辛亥革命前互挖墙脚 孙中山与梁启超撕破脸皮
【繁体中文】 作者:裴钰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本文摘自《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裴钰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革命和保皇好比两座山峰,在山峰间走钢丝的人,无论动机多么善良,都往往摔得粉身碎骨。
<!--SE NEWSADSTART SS--><!-- /zh_cn/etc/endpage/ep_left3.shtml Start --><!-- /zh_cn/etc/endpage/ep_left3.shtml End --><!--SE NEWSADEND SS-->
1899年,革命党决定联合各地会党,在湖南、湖北、广东同时发动起义,是年冬季,会党各大门派的头领齐赴日本,拜见孙中山,决定将兴中会、哥老会、三合会合并,组建“ 兴汉会”,孙中山为会长。革命党有了WZ,有了人马,但是,唯独自身财政困难,苦无经费,没有财力补给会党,会党头领不管什么革命理想,见饷才出力,革命党没钱没饷,这让各大会党头领大为不满。
梁启超闻讯,心生一计,极力劝说康有为用资金“买”下这股会党力量。在北美华人圈里,康有为深孚众望,四处募金,所得很多,财大气粗。这时,康有为有了巨资,正想招募一支WZ,起兵勤王,所以,他采纳梁启超的建议,对会党组织许诺加以巨资援助。言必行,康有为交给维新派骨干唐才常2万银元,由唐才常出面,交际会党,各大头领见钱眼开,纷纷脱离兴汉会,转而接受保皇党的指挥。趁着革命党经费困窘之际,保皇党挖了墙脚,夺走了这支WZ,开始制定自己的勤王计划。
孙中山见保皇党用金钱拆散了自己和会党的联盟,并不着急,因为,保皇党有钱,革命党有将,有本领上阵拼杀的军事主将,都是革命党人,比如留日学生吴禄贞[注: 吴禄贞(1880-1911)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绥卿,湖北云梦人。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林圭。而且,孙中山需要联合一切反清的力量,决定委曲求全,继续向梁启超示好,退而求其次,辅助保皇党发动这次WZ起义。革命党在日本镰仓开会,坚持推进自己的湘鄂粤起义计划,并派吴禄贞面见唐才常,表示革命党全力支持你的起义。
唐才常有饷无将,正在发愁,见革命党如此宽宏大量,极为感动。1899年秋,经革命党人毕永年的介绍,唐才常来到日本横滨,将自己的起义方案提交给孙中山。孙中山认为可行,便派吴禄贞、林圭、傅慈祥三人加入唐才常的队伍。梁启超乐见革命党襄助起事,因为,保皇党人多为秀才、官僚和工绅,不懂领兵打仗,他默许唐才常接近革命党。
保皇党出钱,革命党出将,两派鼎力支持唐才常,这让唐才常大为兴奋!
唐才常,字伯平,号绒丞,又号佛尘,湖南浏阳人,是谭嗣同的挚友,湖南维新派得力干将,与谭嗣同等人合办湖南时务学堂,全心投入戊戌变法[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变法失败后,唐才常的思想非常矛盾。一方面,康梁是他的老师和同志,自己必须遵循他们的保皇主张;另一方面,慈禧太后[注: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名杏贞[1]。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诛杀谭嗣同等人,又让他对清廷极其愤恨。光绪与共和,哪个更重要?保皇党选择前者,革命党选择后者,而唐才常则十分困惑,他对保皇党就说“起兵勤王,迎接光绪复辟”,对革命党则讲“保国兴汉,推翻清朝”,思想游离,立场两面,时人批评他是“两面派”,他自己也有苦难言,不胜烦恼。
11月,颇为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芝区红叶馆,梁启超举办送别会,为唐才常、吴禄贞、傅慈祥、林圭等人归国起义壮行。孙中山出席,梁启超举杯豪言,两派起事成功,会师北京!双方都力捧唐才常一人,一时间,革命党和保皇党亲密合作,气象一新。
唐才常兴冲冲地回到上海,与林圭等人创建“正气会”,秘密展开反清活动。拿着保皇党的饷银,自然要贯彻保皇党的主张,康有为认为正气会纲领的革命色彩太浓,应该突出保皇思想,便让唐才常增加一句“ 君臣之义如何能废”,令忠君保皇的思想成为基调。康有为又觉得正气会的名字不佳,便改名为“自立会”,表明要自立勤王,应还光绪之意。
1900年7月,在上海张园,自立会举办了“中国国会”,由容闳任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帝党干将文廷式成为中坚人物,众多地方官吏和地方乡绅纷纷加入,成为保皇党在内地的核心机关。康有为见如此气象,复辟大业有望,意气风发,专门给各埠保皇会写了一封豪情万丈的信,高调宣称“已于上海设立国会,预开新政府,将来迎上南迁”,表明自己的政治计划是,在上海成立保皇新政府,迎接光绪帝南下。
在成立“中国国会”之前,康有为决心踢开革命党,自己单干一场。1899年12月19日,梁启超启程去檀香山,准备筹建保皇会。出发前,梁启超哄骗孙中山说,自己去檀香山游历,想拜访孙眉和当地兴中会同志。孙中山不明就里,便慷慨引荐,在檀香山,梁启超被当地党人引为革命同志,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和尊敬。这时,令革命党万万没有准备的是,梁启超对当地党人说,自己名义上保皇,实际上革命,不用分得非常清楚,哄骗党人加入保皇会,很多同志不明真相,纷纷中计。三个月间,梁启超竟然挖走了当地兴中会的多半会员。孙中山再也无法容忍,公开发表文章,抨击梁启超背信弃义,梁启超也猛烈反击。于是,双方撕破脸皮,分道扬镳。
这时,北方义和团兴起,陆续涌入北京城。局势骤然紧张,康有为命令唐才常加紧起事,唐才常不敢耽搁,迅速赶赴汉口,在前花楼宝顺里设立起义司令部。唐才常搞军事,还得依靠革命党人,在林圭的协助下,组建自立军,分为中、左、右、前、后五个军,布置在湖南、湖北、福建和江西等地,唐才常自任总司令。五个军的统帅无一人是保皇党人,革命党在事实上控制了“自立军”。孙中山立刻部署起义方略,下令“在广州、惠州同时起义,以相策应”,预定8月9日,在汉口、汉阳、安庆,大通、江西、湖南同时起义。
康有为恍然大悟,发觉唐才常队伍,已然变成革命党WZ,难道自己出钱出饷要为革命服务?!他越想越气,恼羞成怒,严令唐才常要么撤换吴禄贞、林圭等人,要么解散自立军,重新组织保皇党自己的军队。唐才常据理力争,起义已然万事俱备,现在不应拘泥于党派纷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康有为认为唐才常“变心”,一怒之下,掐断了唐才常的经费接济,给自立军以致命一击。
康有为临阵断饷,大大激怒了前线革命党人,纷纷要求唐才常删去国会纲领中保皇忠君的词句,与康有为决裂,但唐才常执意不肯,将起事延期,改在8月23日,然后,连续向上海拍电报,苦求康有为重开接济。
就在自立军内讧之际,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8月9日,大通义军竟然自行起义,唐才常的部署全盘大乱!
原来,8月上旬,唐才常派维新派干将秦力山,到大通秘密联络,收效很大。哥老会会员、安徽巡抚署卫队管带孙道毅向义军秘密运送军械,大通哥老会首领符焕章、秦老耀等人散发“富有票”,广泛扩大组织。秦力山又广泛联络南陵,青阳,裕溪等地会党,策反了清军长江水师驻大通的一营士兵。可是,会党成分极其复杂,8月7日,起义机密被泄露,此时,秦力山并不知道唐才常已经推迟起义,便于8日上午,率领自立军数百人“如期”发难。清军大通水师的四艘炮船,首先反戈,炮轰督销局、厘金局,清营参将张华照被迫投江自杀,反正的水兵一举俘获八艘厘卡炮船。自立军迅速攻占大通镇。为了壮大声势,秦力山将准备好的文告和号令,迅速赶印张贴,这些文件的核心主旨是:请光绪皇帝复位,革除苛政,共进文明而成一新政府。
秦力山“迎光绪复辟”的告示,让自立军内部矛盾总爆发,革命党人不可能为光绪帝卖命,章太炎愤然剃发,以示决裂,党人毕永年和唐才常激烈辩论,力主去掉保皇主张,未成,痛哭而去。党人吴禄贞任前敌总司令,见此告示,感到自己为光绪复辟而战,是奇耻大辱,愤而出走,回到日本。革命党一撤,自立军也就垮了,湖广总督张之洞[注: 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顺天府解元,十八岁中举人,廿六岁中进士。]闻知大通起事,迅速搜捕反党,一个剃头匠认出了唐才常,向官府告密,清军随即破获宝顺里的总机关,唐才常被捕,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头颅被高悬示众。张之洞大开杀戒,屠杀了200名湘鄂维新派人士。
8月9日,福建巡抚王之春迅速调集重兵进攻大通,两江总督刘坤一调派“龙骧”、“虎威”、“策电”三艘兵舰,会合长江水师,水陆会剿秦力山部。自立军大败,退出大通,在横港、杨家山、汀家洲、南陵等地,势单力薄,屡战屡败,秦力山一人力战突围,全军殉难。
康梁临阵断饷,背信弃义,不久就遭到清算,秦力山、陈犹龙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日本,秦力山毅然宣布和康有为、梁启超“绝交”,陈犹龙更是率众要找梁启超“算账”,梁启超羞愧难当,被迫藏匿到横滨。不久,陈犹龙和章太炎发起成立“支那救国会”,和保皇派正式决裂。由于做出临阵断饷的大不义之举,康有为在国内名誉扫地,再无一人支持他起兵勤王。而张之洞的大屠杀,更令国内改良派、保皇派人士对清廷彻底寒心,无论他们是倾向立宪,还是倾向革命,总之,唐才常的人头,血淋淋地告诉时人:清廷专制必须结束!
【来源:作者原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