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流星划过夜空之西蒙.德.波伏娃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11月30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浅黄色的墙壁,浅灰色的窗纱,深红色的帷幕。墙壁四周的上方是悬空的书架,书籍繁浩的卷数和式样又必然带着缤纷的色彩。屋内的陈设琳琅满目,各种美术作品,东方和西方的古董。沙发、灯罩、茶几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鲜花也有好几种:洁白的兰花,鲜红的玫瑰……墙壁四周的下方,是一圈着地的书架。除了书籍外,还有数不清的唱片和更加数不清的小摆设。其中有中国的皮影和泥人。室内到处都有她和萨特的照片,有的挂在墙上有的放在书架上、茶几上或书桌上。这是她的客厅也是她的书房。她的书桌放在一个角落里,那里更是集中的摆着萨特的照片。房屋的中央,有一架好看的绿色螺旋型楼梯盘旋而上,通往一套房间。显然那是她的寝室和其它用房”
    这就是西蒙.德.波伏娃的家。1981年的情景。
    “女人不是生成的,是变成的。”这是《第二性》里提出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那么,西蒙。德。波伏娃这个“女人”是如何变成的呢?
    1908年,西蒙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就过着舒适、安定的优越生活。
    1929年,在法国的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哲学会考第一名,西蒙获第二名。这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二十一岁。而此时,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只是智力上的相互敬慕。据西蒙晚年回忆:他们一开始的恋情主要是字语的(ver-bol),而这“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
    考试结束后,萨特与西蒙的来往频繁起来。当西蒙准备到乡下家中去渡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几天之内,他们间的关系从智力的讨论变化为肉体的吸引。西蒙后来回忆道:“那个夏季,我好象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在乡间的日子里,西蒙极为苦恼。或许是真诚的爱感动了上天,一个清晨,她的表妹跑进来轻轻告诉她:有个青年男子在田野里等她。果然是萨特。
    可是她的父母却无意邀请她的朋友共进午餐。靠着热心肠的表妹送食物,可怜的萨特在田野里孤独的捱过了几个夜晚。终于,爱驱使着西蒙,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带着食物前往野地里与萨特相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真正的一天。这一天,他们第一次做爱。那天晚上,西蒙回到家里“没有人说话,父亲不理睬我,母亲在房中哭泣,表妹认为我们的事件极为罗曼蒂克。我宽了心,一切已很明晰。我的父母已不能再控制我的生活。现在我真的要为自己负责,我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不能再管制我了。”
    是的,萨特再也无法离开她的一生了。从他们相爱的1929年起,一直到萨特1980年逝世。他们一起共度了51个春秋。尽管他们一直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甚至一直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住房。
    1931年,西蒙到马赛教书。萨特则到勒哈佛尔任教。这期间,一个名叫奥尔嘉的女子走进了他们俩的生活。这个三角关系虽然在二人的爱情旅途中占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却留给西蒙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的处女作《不速之客》。
    1939年,二战爆发。萨特上了前线。在炮火的间隙里萨特每天都给他“亲爱的迷人的河狸”写情书。(“河狸”是西蒙的昵称)
    1945年,萨特与西蒙及几个朋友共同创办“存在主义”哲学的《新时代》月刊。
    1949年,被后人奉为“女权运动”的“圣经”的《第二性》出版。
    1954年,以《达官贵人》获龚古尔奖。
    五十年代访问中国。此行的结果是《长征》的问世。
    西蒙晚年将萨特给她的情书刊行于世。书名《致河狸的书信》。可惜的是:“河狸”的回信却一封也没编进去。
    1986年4月14日,西蒙.德.波伏娃于巴黎去世。享年78岁。西蒙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响。各种美誉纷纷而至。而当时的法国共产党总书记马歇的话尤其深刻:“波伏娃远不同意共产党人的所有观点,她同我们的争论是毫不动摇的,但我代表法国全体共产党员向她致意,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我们社会进步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