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流星划过夜空之戈登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11月30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1860年9月17日,英国皇家工兵军官戈登在上海上岸。这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他此次登陆的意义。更不知道这片神秘的国度将使他名传千古。
    戈登抵达上海的第二日,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外,英法联军与僧格林沁王爷的蒙古骑兵交战了。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八里桥”战役。是役,僧王全军覆没,联军包围了北京。10月18日,戈登率领他的工兵队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与毁灭。在那里,他们见到了1790年英国公使马嘎尔尼献给乾隆大帝的加农炮及整箱从未启封的炮弹。1860年,是这个伟大的清帝国的苦难之年也是大厦将倾的开端。
    在南方,是一伙行为古怪的叛党在盘据。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帝国的大皇帝与官僚们还让西方人看不明白。仅一件小事便可看出这政权的荒唐:1861年英国海军提督向天王提出要求,请允许一艘英舰停泊在天京(南京)附近。而天王的答覆是:天父显灵,不同意这一请求。英人说:不行,天父必须再显灵一次。天父果然又显了一次灵。而这一次的神启是:同意。
    上海,这个已经初现光芒的东方之珠。是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为了不同利益集团的私欲以及不同政府的觊觎所在。一支由各色洋人组成的“洋枪队”在1860年也卷入了清军与太平军的战斗中。而当时的司令员是美国人华尔,副司令员是美国人白齐文。
    戈登是1862年5月3日回到上海的,迅即被编入华尔的部队。而此时华尔的“洋枪队”已经是连奏凯歌的“常胜军”了。
    戈登参与的首场战役是青浦攻坚战。这个职业军人在是役所体现出的优良素质使他名声大振:当守城的太平军看到这个勇敢的英国人在他们的火力下坚持在城垣下画图计算时,一定不明白这和英军的准确无误的炮火有关。由于计划的精密,英军以一死两伤的战绩攻克青浦。
    1862年9月20日,华尔在慈溪阵亡。
    1863年3月24日,戈登被任命为“常胜军”统领,戈登正式成为大清帝国的将官,也从此揭开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而从上任那天起,他就发现他的主要敌人不仅仅是太平军,同时还有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军以及他的手下的一伙乌合之众――常胜军。
    戈登上任后,率军先后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重镇。李鸿章曾感慨道:“观此英夷讨逆,眼目清明,胜服灵丹”。而在攻昆山之前,戈登刚刚平息了一场兵变。但真正的坏消息是在胜利后传来的:被清廷解职的白齐文正在为太平军招兵买马。1863年8月1日,谣传变成了现实:正当戈登准备进攻忠王的大本营苏州时,白齐文率三百洋兵加入了太平军,临行时一并抢走了配备有十二磅火炮的WZ汽艇。并且在苏州郊外的宝带桥战役中已经有洋兵出现在太平军中。无奈的戈登只能以金钱使这个无赖的美国人回心转意了。
    1863年11月,戈登的军队彻底包围了苏州。而苏州是天京的最后屏障,忠王也是“天王”的最后倚靠。在11月29日最后的激战中,两军的主帅都站在了火线的最前沿。这也是勇敢的戈登唯一一次在沙场上见到伟大的忠王本人。这场战斗,戈登的死伤军官十三人,士兵一百五十四人。忠王当晚逃离苏州。纳王等五王谋杀了尽忠的慕王,献城求和。
    12月,李鸿章背信弃义。杀五王并纵兵屠城。戈登追杀李鸿章未果,便以将城池归还太平军相威胁,迫使清廷治李鸿章罪,为英军提督伯朗所阻。李鸿章自述:杀伪王六、伪天将五,稍可自娱。而鬼方大不谓然,几欲构衅,今已稍就安帖,但常胜军终无结局。(见复曾沅帅(国荃)书)清廷赐戈登总兵衔并赐穿黄马褂。
    戈登回到英国后,曾以传教为业。终于,不甘寂寞的他又上战场了,这一次是在苏丹。1885年,他死于喀土穆附近的一次战斗中。
    孙文曾说:洪杨举义,为英人戈登所败。终亏一篑。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