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的郑和与一个国家的梦想
【繁体中文】 作者:吴立艳 发布:2007年04月2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郑和与哥伦布在探索“全球化”的过程中,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他们分别代表两种文明体系,郑和代表的是东方儒家的礼仪和秩序,在面向世界比如航海时也贯穿着这套思想。而哥伦布代表的是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在面向世界时是弱肉强食。
纪念郑和,一场超级文化盛宴
7月11日,是中国的第一个“航海日”。上午9点,在中国政府管辖的海洋江河区域内,所有正在航行或者停泊的船舶挂上了彩旗,同时鸣响了汽笛。
600年前的这一天,郑和率领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开始了七下西洋的航行。郑和1371年出生,11岁被征入宫做太监,此后成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七下西洋”开辟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程最长的远洋航线;但随后由此引发的是非之争却使中国开始了300多年的海禁。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认为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的直达航线。
600年后的这一天,对郑和下西洋的纪念达到了最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国交通部、外交部和其它部委、省市的负责人在会议上发言,郑和后裔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各界代表和一些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样大规模的纪念一个人,而且是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郑和属于世界
不仅是来自官方的各部委、各省市、各学会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港台和海外的纪念和学术活动也是一茬接一茬。
由香港大学中文系与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13日在香港大学揭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探寻600年前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种种史实,及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在郑和当年经过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也举办了与郑和相关的活动。7月11日,新加坡举办了郑和下西洋国际展,以“亚洲海事与海外华人(1405至2005年)”为主题,讨论郑和的远征及对海事历史的贡献。
肯尼亚政府7月11日为纪念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举办中国文化节。
7月11日,由阳光文化媒体集团制作的大型电视历史纪录片《郑和》在与美国A&E电视网下属的全球历史频道播出,这是中国本土原创的纪录片精品首次进入西方主流媒体的平台。
可以说,从国内到国外,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人物,郑和已经为全世界熟悉,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当中,他是一个令中国人骄傲的人物。
重走郑和路,重温郑和梦想
和官方举办的活动相符的是,民间对郑和的纪念大致在同一时间内开始。除了举办专题研讨会、摄影展、美术展、文物展,制作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片、动画节目等活动外,最有趣的还是几位勇敢的中国人驾船重走郑和当年航海路的壮举。
华人航海家翁以煊把当年航海环球的信天翁小船改装成了“凤凰号”。与当年郑和所乘坐2万吨级“郑和宝船”不同的是,翁以煊这一回操驾的是一支仅宽4米的孤帆。
35岁的山东人翟墨纪念郑和的个人探险航行更为可贵。翟墨是年轻的现代艺术家,曾旅居法国、新西兰,自驾帆船环新西兰一周,考察当地波利尼西亚土著艺术并举办画展。
翟墨的梦想是能够换一条大船,从青岛出发,完成郑和当年的全球航海旅程。
“这个时代需要有像郑和那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人,我的航线与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基本吻合。我想通过这样的行为重新树立国人的海防意识、海洋观念,唤起人们对海洋探索的激情,我们要实现郑和当年的航海大国梦。”
在经过新闻媒介的频繁曝光以后,个人的旅行故事大大激发了民间老百姓对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的参与热情。
2005年,在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里,“郑和”成为一个被经常提起的名字。
/观点碰撞/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郑和?
正方
郑和七下西洋,是一种文化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帝国回忆与想象,饱含着“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热望——
学者周宁在文章里这样分析中国出现的郑和热:“得意或感奋的时候,我们想到郑和远航辉煌的开始;失意反思的时候,我们想到其悲凉的结束。郑和下西洋,首先从历史变成传奇,然后从传奇回归历史,最后成为现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爱国主义神话的生动素材。20世纪的郑和研究,在学术界持续不衰。整整600年过去了,如今,郑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帝国回忆与想象、失望与希望,寄托着某种国人的自我形象,尤其是在流行的‘太平洋时代’、‘中国崛起’或‘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中。”
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据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明朝皇家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率领的大明皇朝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
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以这样的高规模纪念郑和?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心声。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人经历了从任人宰割、欺负到独立、发展、强大的过程,中国渴望复兴,扬眉吐气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国人的强国梦想从未如此接近。这正是中国人纪念郑和的原因。
郑和七下西洋而不扰邻邦,说明中国人不称霸而谋求和平发展——
学者林长盛这样分析纪念郑和的意义,我国政府希望借助纪念郑和下西洋彻底摆脱闭关自守的状态,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的信号。中国当时舰队这么强大,和西方人的航海去抢夺、去杀人不同,到今天没有听说郑和的舰队到哪里去烧杀抢掠,我们中国人的航海是为了促进友谊,增进贸易,没有烧杀掠抢。
在多数中国学者看来,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历史意义之一,就是证明了中国即使具有世界霸主实力时,也没有寻求武力称霸的“霸道”,而是谋求和平与通商树立威望的“王道”。
郑和七次远航率领庞大的船队及人员,造访四十余国,但并未使邻国感受威胁,纯系敦睦邦交的和平之旅。庆祝郑和远航,可宣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进而打破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迷障。
/观点碰撞/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郑和?
反方
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中国外交,一直到毛泽东时代还保持着那种只重视政治威望、意识形态而不重视经济利益的毛病。而没有经济利益考虑的任何海洋行为,都不会有实质性成果,也不可能持久。
在一片“郑和热”中,一些学者仍保持了冷静。丁松泉在世纪中国网站上发表的文章说,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教训值得当代中国人反思和汲取。
中国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除了明显可以感觉到学术界与媒体的双重炒作外,特别感觉其中的对话已经明显地背离了今日中国所特别需要的反思与启蒙。
丁松泉认为,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中国外交,一直到毛泽东时代还保持着那种只重视政治威望、意识形态而不重视经济利益的毛病。而没有经济利益考虑的任何海洋行为,都不会有实质性成果,也不可能持久。同时,郑和下西洋也没有比较清晰的国家战略,没有能够向整个社会提供新的观念,提出国家发展的战略。
学者汗青认为,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弱国历史和待遇,使得我们都在渴求能尽快从各方面得到改变,能尽快在世界舞台上站起来,因此出现了一些在学术研究中并不容乐观的现象。有人在表达郑和航海这个历史事件时,忽略了学术讨论和历史真实之间的区别,将许多尚是一种观点的学说当作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表达,或刻意忽略回避一些与自己主观意识相抵触的史料和证据。
郑和船队大航海,在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都是一项伟大的行动,而郑和也是一位无可质疑的世界级航海家,为此我们确实应该感到骄傲,但同时我们不妨去思考一下,为什么15世纪时我们具备如此高度发达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实力,却未能以此完成人类史和社会史上的大转折,最后由西方人在16世纪完成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葛剑雄教授认为,今天的我们应该客观认识郑和航海的局限,实事求是地开展郑和航海史的研究,准确认识郑和航海的历史意义。由于史料不足和以往研究中的某些片面性,对郑和到达的范围、船队规模和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但无论如何,应采取实事求是态度,切忌片面夸大郑和航海的成就。
/热点话题/
郑和发现非洲,还是发现世界?
如果孟席斯有关“郑和环球航行,最早发现美洲”的观点得到证实,就意味着整个历史将被改写
2005年5月,一本曾在欧美学术界引发巨大争议、颠覆既有航海历史认知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孟席斯著),在其英文版诞生3年后,由京华出版社引进出版简体中文版。65岁的前英国潜艇指挥官凯文•孟席斯在书中宣称,“郑和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他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人到过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大陆。还到了美洲、澳洲,甚至到了南极;中国人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远远领先欧洲三个世纪。”该书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孟席斯遍访了120多个国家,用几千个证据证明,是中国的航海家郑和率领的船队最先发现了新大陆。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郑明表示,如果孟席斯有关“郑和环球航行,最早发现美洲”的观点得到证实,那么也就意味着整个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进程将被改写,特别是西方中心观念将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也许成为了孟席斯著作出版时反对者众多的原因之一。
孟席斯坦率地表示,他有关郑和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专著在英国出版后,恶评如潮。“最开始,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反对我的观点,他们对我刚写的这部书都给予了非常坏的评价。”但让孟席斯没有想到的是,如此糟糕的评价却没有阻止这本书成为全球畅销书,他笑谈也许是太过糟糕的评价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现在这本专著每45秒就销售一部,他自己也不小心成了畅销书作家。从2002年3月《1421:中国发现世界》出版以后,该书已经出版了66种版本,全球销量累计超过100万册。这本书出版以后在西方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他的观点也被西方的大部分学者彻底否定。
在大陆、港台举行有关郑和的研讨会上,孟席斯的“郑和发现美洲、澳洲”几乎每次都成为中心话题。令孟席斯没有想到的是,《1421:中国发现世界》这本正面叙述郑和发现美洲大陆的书,在中国大陆及港台的学术界被批评为不足取,更无新意:他的三大核心发现,即古代海图新发现、美洲及澳洲有古代中国沉船,以及DNA测试结果表明北美印地安人具中国血统,都是没有确凿事实根据的假设或推测。
郑和最早发现非洲的观点被广泛认同
与郑和发现美洲、澳洲相比,郑和最早发现非洲的观点更能被学术界接受。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16世纪的中国地图上的南非图形是十分正确的,即尖部向南,”而“欧洲人的传统制图是将非洲的尖部指向东方。”李约瑟据此说,这是因为在15世纪初,郑和的船队就先于欧洲人绕过好望角。“郑和是绕过好望角的第一人。”《与郑和相遇海上》作者之一的李二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这一发现已为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武汉晚报的高级记者范春歌从2000年起,分三次只身重走郑和路,先后到达亚非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对航海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在海外留下的踪迹和影响进行了全面了解、考察。在她写的《被遗忘的航行:追寻郑和下西洋》里,有着大量第一手资料和重要发现。
范春歌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中国人早于欧洲人来到非洲。“我在书里收录了一份1402年时的明朝疆域图,这幅图片是2002年我准备去南非时到南非大使馆办签证,从大使馆的一位官员处得知的。他介绍说,当时明朝将这图送给高丽,后来流落日本。四年前,南非领导人到日本访问,由于此图是世界上最早画出南非全貌的图片,因此要求日本政府复制一份带回南非,收藏在南非国会。国会的官员介绍说,这幅图见证了中国人早于欧洲人来到非洲,与白人不同的是,中国人与当地人友好相处,然而,这段史实却很少为人所知,我们大家都有责任还原这段历史。”
《当中国称霸海上》一书的作者、美国女作家李露晔在书中称,当中国可以称霸海上时,却没有称霸,否则历史就会彻底改写。她还认为,“称霸”是一个西方话语。在郑和之后到达非洲的葡萄牙船队,和大明的宝船相比,只是几艘舢板而已,当时中国的造船术至少要领先世界一两百年。15至17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以探险为中心的“大航海时代”。
作为《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一书的作者,兼中央电视台记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的总撰稿人,祝勇对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有着独特的认识。在此书中,作者比较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意义差异。祝勇认为,郑和与哥伦布都在探索“全球化”的过程。但不同的是,郑和和哥伦布代表两种文明体系,郑和代表的是东方儒家的礼仪和秩序,在面向世界比如航海时也贯穿着这套思想。而哥伦布代表的是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在面向世界时是弱肉强食。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义和团二题:捉奸与妖术
- 下一篇:历代状元与黄鹤楼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