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滇西:历史的最后守望者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1年01月0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若非亲自踏上滇西的土地,否则很难相信在这个边陲之地,竟然保留了如此完整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古旧的城墙,老式的房屋,朴素的民风,传统的信念……处处流露出对历史和传统的固守。我感到震惊的不是那些名胜之所,如崇圣寺三塔,这些标志性的、符号性的人文景观每个地方都有,它是被人们刻意保留下来的历史标本;我所感到震惊的是那些平常人的生活方式、平常人的衣食住行、平常人的精神信念,竟然还那么古朴,那么执着,唯有他们,在演绎着鲜活的历史。在滇西这个差点被人们遗忘的地方,我看到了鲜活的传统文化,看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看到我们曾经血性、睿智、渊博、深刻的一面。
    大理古城:贵族精神的坚忍
    大理的风景很有条理,很有传统诗词与国画的韵味,概括起来是“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大景观。更重要的是,来到大理古国,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以白族为主,还居住着彝、回、苗、傈僳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无论语言、服饰、风俗、生活习惯上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征。并且,这里的每一个民族,包括汉族,大多数人都保留着传统文化与信仰。居民的房屋作为精神与文化的物化形式,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大理几乎看不到现代建筑,居民的房子都保留了传统的风格,以木梁、砖墙、青瓦、翘檐、画壁、花窗、雕门为特征,宅子的规模大小还透露着主人的贫富与等级。就在这里,我见识了什么叫做贵族精神。
    为了感受大理历史文化的底蕴,导游根据我们的要求,将团队安排在一户有名望的人家用晚餐。这户人家并不是开餐馆的,而是做茶楼与茶叶生意,主人出于古道热肠,答应了我们的要求,给我们准备了物超所值的丰盛晚餐。晚餐结束,我们参观主人的古玩、玉器收藏室,在这里认识了主人严先生。严先生60多岁了,但精神矍铄,气度非同一般。在闲聊中我知道了他们家族的故事。严先生的祖上在当地很有名望,早在明朝洪武年间,祖上就有人被封为千户侯,此后几百年间,家道昌盛,人丁兴旺,书香不断,无论仕途还是经商,均有建树,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但到了1950年代,土改运动来了,严家被抄家,所有财产全部被没收,连严家几百年的老宅子,也被充公。从此严家人流落四方,悲惨万分。然而,作为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贵族,物质财富可以没收,但贵族精神却根深蒂固。重振家门的重担落在严先生这一代人头上。严先生牢记长辈教诲,以顽强的信念走南闯北经商,漂泊江湖、历尽艰辛,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终于在6年前将原来被没收的宅基地重新买回来,然后按照当年的风格重新盖了一座大宅子,这个宅子光装修就花了300多万!
    我看着严先生那沧桑而坚定的目光,我发现了人生原来还有另外一种境界,另外一种精神,那就是贵族精神。贵族精神可能是学不来,因为它需要历史的沉淀与滋养,在大理古城,在历史文化得到承接的地方,才可能存留这种贵族精神。
    和顺古镇: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到腾冲的和顺古镇,仿佛时光倒流至100年前。这里的一切都保留了明清时代的模样,老宅子、家族祠堂、贞洁牌坊、几百年的老树、幽幽的小河、石头拱桥、麻石板路面、清末图书馆、垂柳依依的池塘和洗衣亭……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最完整的保存。
    导游带领我们来到“弯楼子民居博物馆”,所谓民居博物馆,其实就是一座上百年的建筑群,为三进三房一照壁的庭院组合。这座老宅子的主人便是拥有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在腾冲商界,“永茂和”有着极高的声誉。清朝道光年间商号主人到缅甸经商谋生,逐渐发展成为跨国商号,总号设在缅甸曼德勒,商号经历5代人,已有100多年的辉煌历史。在老宅子中,我们见到了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负责留守李氏家族的祖传家业。老人显然是见过大世面的,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李氏家族的光辉历史。桌上有李氏族谱,上面记录了近代所有李氏家族的人和事,包括姓名、照片和世系图表等等。还有资料记录,李家的人作为华人商界代表,参加过全国政协会议,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老太太说李家目前有300多人在国外经商,这里是他们的根,所以要将祖先遗留的财富与文化保存下去。我在李家的大堂上,还看到了“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常年设有香案供奉,这是典型的儒家文化传统。小时候,我记得我爷爷也是每天必向堂屋上的“天地君亲师”位烧香作揖。
    在和顺古镇,到处可以见到对联、牌坊和亭阁等文化景观。每家每户都有门联和中国画风格的壁绘,村中有贞洁牌坊、百岁坊多座,还有湖心亭2座、洗衣亭6座、清凉亭7座。洗衣亭是和顺独有的、最温柔的建筑,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辉。据介绍,那些出国“走夷方”的前辈因为牵挂家中亲人,为了让家乡妇女洗衣时不受风雨和烈日之煎熬,于是从清光绪年间开始,沿河建立了6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洗衣亭与池塘、垂柳、古树融为一体,妇女们在这里劳作心情非常愉悦,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国殇墓园:民族血性的延续
    在腾冲,你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血性的延续。就像韩国导游会明白地告诉异国游客:咱们韩国人呐,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腾冲的导游也同样明白地告诉外地游客:我们腾冲人呐,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民族血性的存留,源于对历史的尊重。腾冲人能够客观直面历史,谁为国家做过贡献,谁为抗日流血牺牲,他们都时刻牢记着,绝对不会歪曲历史,也不会隐瞒历史真相。所以,腾冲有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烈士墓园,有滇西抗战博物馆,有同盟会组建的“咸新社”(现为图书馆),连导游小姐都明确地表示,她最拥护国民党,因为国民党打跑了日本,收复了西南国土。
    除了滇西,你在全国很难再找到一个地方将国军抗战烈士墓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国军抗战烈士墓园就是著名的“国殇墓园”,如果你不走入墓园,就无法体验到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在一座小山包内,埋葬了收复腾冲最后一战牺牲的9168名国军将士和19位盟军友人的遗骸。在小山上,耸立着巍峨雄伟的纪念塔,塔身呈方锥体,犹如一柄出鞘的长剑,直指云霄。以塔为中心呈辐射状,按作战序列成纵队排列,排列着3346块墓碑,碑上都刻有烈士的英名及军衔。
    收复腾冲之战,国军与腾冲百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据国军二十军预备二师六团团长方诚在回忆中写道:“本师开始攻击之际,白发苍颜之老先生,西装革履之少爷公子,男女学生、乡镇保甲长和民众等成群结队跟在部队后面观战,好像赶会看戏似的,此时官兵精神异常振奋,几不自知是在打仗。”有了几万百姓组成的战场啦啦队助阵,国军将士岂有不英勇作战之理?腾冲最后一战极为惨烈,相当于对中华民族的血性与精神,从军人到民众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考验,国殇墓园就令人骄傲的答案。
    我在黄昏时来到墓园,夕阳斜射在墓碑阵列上,每块墓碑都留下深深的影子,像烙在土地上那么深刻,我仿佛看到一支英雄的军队那永远不屈的身影。除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里再没有其他任何声响,在静谧中,我为烈士鞠躬献香,然后在墓碑旁沉思。国殇墓园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尊重历史才有希望,篡改历史都是邪恶的,是反人类的。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