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从“大字本”注释看毛泽东晚年心态

繁体中文】  作者:张化 苏采青   发布:2013年01月16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大字本”古籍是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按毛泽东的要求校点注释的古代历史文献。晚年毛泽东在特殊政治背景下健康情况不佳和心境不宁,选读了大批古典辞赋诗词,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对“九·一三”事件反思
    毛泽东不愧是经历过大风浪、意志坚强的伟大人物。“九·一三”事件的沉重打击,使他终于能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文化大革命和相关的许多问题。
    毛泽东1972年10月1日布置注释的《晋书》中的谢安、谢玄、桓伊、刘牢之传,就带有反思的特定意义。这四个历史人物均与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有关。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泽东显然是用《晋书》史传昭示当时领导层,“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九·一三”事件后力图促成上层团结一致的一片苦心的表现。
    鉴于“文革”中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打倒一批老干部,毛泽东也从历史中吸取某些教训,并要求极“左”派正确对待“解放”出来的老干部。1972年12月31日布置的《史记·项羽本纪》,一个重要意图是:项羽之所以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原因之一,是他在战争中不断地杀降,失掉了人心。争取敌人营垒中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代表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大字本是1973年2月7日布置的《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三国志·魏书·张合传》和《旧唐书·李訫传》。毛泽东用这些史例昭示极左派:要争取和团结曾反对过自己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作为这种反思和告诫的实质性落实,是在布置这几篇大字本古籍注释(1973年2月7日)以后的一个月零三天,即1973年3月10日,重新任命邓小平为副总理。在另一方面,毛泽东又要求曾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和磨难的老同志,要正确对待“文革”中所受到的打击,反映在大字本古籍注释上,是1973年6月中旬布置的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这是毛泽东以前多次提到的一篇文章。他在新的情况下,重新用司马迁含冤忍辱的事实安慰曾受到严重迫害的老同志,希望他们振作精神,重新革命。
    多次计划结束“文革”
    1967年7月毛泽东在武汉提出,文化大革命一年开张,二年看眉目,定下基础,三年收尾。然而,三年过去了收不了尾。1969年4月,在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他希望“大会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又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发出“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号召。可是就是团结不起来,还发生了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以后,由周恩来主持工作、邓小平复出的短暂调整时期,很快又被反右倾复辟、“批林批孔”所冲击。通过艰苦努力刚刚趋向稳定的政治局势和有所发展的国民经济,重新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已不能按毛泽东的意愿“胜利结束”。毛泽东的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从1971年春天起,毛主席每到开春和入冬总要生病,而且是比较严重的老年性疾病。”
    1972年5月,周恩来检查身体时发现癌症,1974年6月又因病重住了院,这对不能不依靠周恩来处理日常工作的毛泽东是一个巨大震动。1974年春,毛泽东又患了老年性白内障,1975年8月,动了手术。1974年7月,毛泽东到长沙养病,前后达10个月之久,1975年5月才回京。1974年10月11日中央发通知传达他的指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然而,国内形势仍然那么尖锐复杂。
    江青一伙为篡夺更大权力,加紧了阴谋活动。江青同毛泽东思想上的不协调和干扰,使毛泽东十分烦恼(毛泽东离京赴长沙休养前,在7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批评了江青和“四人帮”)。政治,社会;理想,现实;疾病,家庭;壮志,暮年,这一切,在晚年毛泽东的感情上掀起巨大的波澜,造成他错综复杂的心态和至深且巨的精神创伤,使他不得不从中国古典辞赋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寻求心志的抚慰。
    1974年5月10日布置注释的大字本庾信的《枯树赋》、谢庄的《月赋》、谢惠连的《雪赋》,江淹的《别赋》、《恨赋》,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晚年的感情和心态。《枯树赋》的寓意十分明显,毛泽东联想到饱经风吹雨打、水火摧残、虫蛀鸟啄的老树“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的惨状,深感自己的晚年不幸,从心底里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喟叹。
    情寄古代诗词
    毛泽东晚年曾说过他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打败蒋介石,第二件是文化大革命。对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文化大革命,他的总体评价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不承认文化大革命搞错了。烈士暮年,志在千里,却又疾病缠身,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也在经受着成功与挫折、无限事业和有限生命的矛盾与考验,同样会陷入烦恼。在已经没有诗兴、不能动笔的情况下,他只能把万种情思寄托于古代诗词。
    毛泽东因此选读了汤显祖的《邯郸记》中的“度世”,王安石的《桂枝香》表达的意思与此相同:“念往昔繁华竟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他借张孝祥的《六州歌头》抒发情怀:“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成为抚慰毛泽东壮志未酬悲怆胸怀的良药。
    1975年4月18日布置的张元干的《贺新郎》词,显然与病中的周恩来有关。“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毛泽东把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不须顾。”他已清楚地意识到周恩来病情的严重性。这首词,寄托着他同这位相处几十年、对自己无限忠诚、在处理国家大事上须臾不能离开,然而在思想上又不能完全同自己一致的老战友的复杂感情。
    毛泽东晚年这种情绪,具有与时俱增的特点。“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张元干《石州慢》)暮年老翁好思故乡:“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归去。”(张元干《点绛唇》)他思绪万千,长夜难寐,“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陆游《渔家傲》)他痛感自己晚年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但又能向谁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陆游《双头莲》)
    以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大字本不再注释。前后近4年的“大字本”古籍注释工作至此告终。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