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

中国古代清官的的价值取向

繁体中文】  作者:万瑞林   发布:2013年02月26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一、忠君爱国:清廉的价值基础
  食君禄而忠于王事,这是古代清官提倡节俭清廉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宋朝被真宗皇帝称为“忠良纯厚,始终如一”的中书侍郎李沆,在太宗朝即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朝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咸平初年改中书侍郎,又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是两朝元老,官高爵显。但是,李沆始终清廉,史书记载,李沆的宰相府第,厅事前仪容旋马。有人说太窄了,李沆笑笑说:“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至于垣颓壁损,就从不去考虑修葺。家人屡屡劝说李沆修建居第,李沆从不答应。他的弟弟更是不停劝说,李沆说:“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白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身居高位而安于清廉,始终勤于王事。李沆曾对不理解他的人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领,由于皇上偏爱,我才做了中书侍郎,提倡节俭是我的责任。在这里,李沆把忠君和清正廉洁联系起来,忠君是他为官清廉的思想根源。
  值得提出的是,古代清官头脑里的君王、国家和天下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清廉与忠君和心系国家安危、先天下之忧而忧是高度统一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言:若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而早他一千多年的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季子文为官清廉,他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百姓齐心,这个国家必然会越来越强大。
  虽然在王朝专制制度下,君王都会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即天下”,天子拥有一切。但是,清官们那种把忠于君王与为国家尽责统一起来,与那种只会投皇帝之所好、只忠于君王个人的忠君完全不同。在中国古代,贪官中也不乏忠君者,清代乾隆朝著名的大贪官和坤对其主子乾隆皇帝就非常忠心,史书记载:“高宗若有咳唾,和坤以溺器进之。”作为首席大学士,和坤对乾隆居然体贴到连太监们做的事也做。但是,他对乾隆的忠心,忠的只是皇帝一个人,为的却是自己难以填满的私欲,而不是天下的安危。他大量搜刮民脂民膏,据为己有,极大地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这与清官的忠君有天壤之别。
  二、造福百姓:清廉的价值追求
  如果说忠君爱国是着眼于国家或者天下这个整体的话,那么,造福百姓作为清官廉洁的另一个价值追求,就是关怀一个个具体而活生生的人。“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既是百姓对官员的期盼,也代表着古代清官自觉的价值追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就是要能够造福百姓、利于天下苍生。怎么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清正廉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唐朝清官李日知,曾在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为官,官至宰相。史书上说他"事母至孝,廉洁奉公,不治田园,家产屡空。”李日知虽为高官,心中念叨的常常是百姓的疾苦,他常告诫家人:国家还不富强,百姓温饱尚未解决,我要金钱何用。李日知深刻认识到,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因此,更要清正廉洁,他说:我身为朝廷命官,吃的是百姓种的五谷,穿的百姓织的布帛,住的是百姓盖的房舍,理当忠直清廉,奉公守法,怎能以私废公,图谋私利呢?正因为有这种认识,为官清廉,造福百姓成为他一生的价值追求。通读其他清官群体,如清朝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汉朝悬鱼太守羊续、太守刘宠等等,人们很容易从他们身上解读到这种共同的造福于民的价值追求。北宋名臣范仲淹有一句话概括了清官的这种为国为民的价值取向,他说:人生应以效命国家,服务社会为乐,岂能重视物质和居室的享受呢?有了多余的俸禄,就应该拿出来济助穷人,那不是比自身享受更好得多吗?相反,如果没有这种为民的价值取向,那就万万不能产生为政清廉的行为选择,古来多少贪官赃官,莫不是视百姓为草芥,漠视民众疾苦。
  三、坚守节操:清廉的价值定位
  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行动的准则,是古代清官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何为君子?君子是古代哲人对人所提出了一种道德评判,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呢?所谓安贫乐道,斯为君子。乐道,即是前面所提到的忠君爱国、造福百姓苍生。而安贫,则是要求倡导节俭清廉,安贫与乐道一样,都是做君子的价值目标,自然也是清官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为了追求君子清廉的价值定位,古代清官往往把名节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在清官史话中有个著名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东汉太尉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史深夜静无人之机,将白银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我若收下你的黄金,被外人知晓,岂不坏了我一生的名声吗?”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昵?”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在这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已经超越了他人的道德评判,而化为自身的一种道德警醒和自律。这种节俭清廉的君子之德在很多清官那里都得到到过显现。清代被康熙颂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在任福建巡抚时曾写下“禁止馈送”檄文,其中有这么几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得益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并把这几句话写成匾额挂在衙门口。清正廉洁与做官的名节、做人尊严的之间的内在逻辑在这几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不得不让人们对清官们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肃然起敬。
  四、为人楷模:清廉的价值目标
  以自身的清廉影响世风、为人楷模,是古代清官的又一价值目标和追求。汉灵帝时羊续为南阳郡太守为了拒贿,把乡人送的鱼悬挂在衙门口,表示连一条鱼这样的礼也不收,从而彻底堵住了贿赂之路,被人们称为悬鱼太守。他认为,官员的清廉能影响社会风气,要正南阳一郡之风,首先要从郡衙、县衙做起;要正郡衙、县衙之风,首先要从我羊续做起。宋辽时人张俭为辽圣宗宰相,为了匡正当时流行的奢靡之内,带头提倡节俭。北方天寒地冻,但他不穿貂皮袄,只穿普通的羊皮袄。搞得皇帝和大臣都很不理解,他解释说:现在大家的生活很奢侈,不知道节俭。我作为宰相,应该做个榜样,好让大家改变这种风气。他身为宰相衣食俭朴,其他大臣也只好跟着降低了衣食标准。
  有的人会尽其可能为子孙多留一些物质财富,这也是有的巨贪为什么聚敛起几辈子也用不完的财富的根本原因。而另些智者则深深地明白富不过二代的道理,因此会更深入地思考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的问题。为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比为他们留下物质的财富更好,这是古代清官一致的价值判断。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对劝他为子孙积财的人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既然如此,官员该为子孙留下什么呢?那无疑是精神财富了。
 
  (本文作者:万瑞林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