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字了解中华思想文化!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诚”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基本含义是真实无妄。儒家认为,“诚”是“天道”或“天理”的本质,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同时,“诚”也是道德的本原和基础,一切道德的行为必须建立在内心真实无妄之上,否则便是虚妄,《中庸》称之为“不诚无物”。圣人以“诚”为本性,其言行自然与“天道”“天理”相合;君子则以“诚”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以及达于“天道”“天理”的途径。
例句: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诚”,是天的法则;达到“诚”,是人的修养路径。)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朱熹《中庸章句》)
(“诚”就是真实不伪诈,是天理本来的状态。)
本义指人所行之路,引申而有三重含义:其一,指不同领域的事物所遵循的法则,如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称为天道,人事活动所遵循的规律称为人道;其二,指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超越于有形的具体事物,是万物生成的基始,又是万物存在和人类行为的根据。儒家、道家、佛教等都谈论道,其内涵差异甚大。儒家之道以仁义礼乐为基本内容,佛教和道家之道偏重“空”“无”方面的意义。
例句 :
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天之道遥远,人事之道切近。)
形而上者谓之道。(《周易·系辞上》)
(有形之上者称为道。)
“德”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指个人的良好品格或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良好品行。“德”原初的意义与行为有关,主要指外在的道德行为,后兼指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内在的情感、意识,“德”被认为是外在的道德行为与内在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的结合。其二,指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性,是幽隐无形的“道”的具体显现,也是事物产生和存在的内在依据。
例句: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烝民》)
(上天降生众民,有事物就有法则,民众遵守普遍的法则,崇好这样的美德。)
道生之,德畜之。(《老子·五十一章》)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
本义指玉石的纹理,引申而有三重含义:其一,指具体事物的样式或性质,如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等物理属性;其二,指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后两种含义与“道”相近。宋明时期的学者特别注重对“理”的阐发,以“理”为最高范畴,因此宋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学术体系被称为“理学”。
例句 :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王弼《周易略例》)
(事物没有随意而为的,必然会因循其理。)
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二程遗书》卷十八)
(每一事物的存在必有其法则,但所有事物都须有万物皆同的理。)
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物质实体,是构成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物质材料,同时也是生命和精神得以发生和存在的基础。此外,某些思想家还为“气”赋予了道德属性。“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气”的凝聚意味着事物的生成,“气”的消散意味着事物的消亡。“气”贯通于所有有形之物的内外。哲学意义上的“气”与常识性的“气体”概念不同,“气体”指各种非液体、非固体的存在;而从哲学层面来看,液体、固体既是有形之物,其生成、存在也是“气”凝聚的结果。
例句:
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贯通天下万物的就是一个“气”罢了。)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论衡·自然》)
(天地之气相互交合,万物自然而生。)
“情”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泛指人的情感、欲望。“情”受外物感动而发,是人的自然本能,不是后天习得的。其二,特指人的某些情感、欲望,通常被规定为好、恶、喜、怒、哀、乐等六者,或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者。前者也被称作“六志”或“六情”,后者被称作“七情”。其三,指情实或实情。对于前两个意义上的“情”,历代学者持有不同态度,或主张抑制“情”,或承认“情”的合理性而加以引导和安处。
例句 :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记·礼运》)
(什么叫做人之情?就是喜爱、恼怒、悲哀、恐惧、爱慕、憎恶、欲求,这七者不用学习就能产生。)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地位高的人讲求诚信,则民众没有人敢不以实情相待。)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情趣、意趣等。作者的“趣”决定他们对自然、人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以及对作品主题的选择和作品的表现风格。“趣”是作品中无形的精神韵味,通过审美活动而体现出它的价值与品位高下。
例句 :
(嵇)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晋书·嵇康传》)
(嵇康善谈玄理,又擅长写作,他的情趣高雅,率真而旷远。)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世人难以领悟的只有“趣”。“趣”好比山的颜色、水的味道、花的光彩、女人的姿容,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趣,如果从自然之性中得来,那是深层次的“趣”;如果从学问中得来,往往是肤浅的“趣”。)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天地万物之间一体的状态。“仁”既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依据,又是一种内在的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心理意识。大体来说,“仁”有如下三重含义:其一,指恻隐之心或良心;其二,指根源于父子兄弟关系基础上的亲亲之德;其三,指天地万物一体的状态和境界。儒家将其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仁”理解为有差等的爱,即爱人以孝父母敬兄长为先,进而关爱其他家族成员,最终扩大为对天下之人的博爱。
例句: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言语行为都合于礼,就是仁。)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朱熹《论语集注》)
(仁,是爱的道理,心的德性。)
“天”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神圣性和终极意义的一个概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自然意义上的天空或人世之外的整个自然界,其运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其二,指主宰万物的具有人格意志的神灵;其三,指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同时也是人的心性、道德以及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依据。
例句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的运行有其固定的规律,不因为尧的贤明而存在,不因为桀的暴虐而消失。)
上天孚佑下民。(《尚书·汤诰》)
(上天信任并保佑百姓。)
天者,理也。(《二程遗书》卷十一)
(天就是宇宙的普遍法则。)
本为夏、商、周三代天子的称号,春秋以后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遭到破坏,至战国时期列国君主皆可称王。秦汉以后,“王”一般是皇帝对自己直系男性亲属的最高封爵。在儒家特别是孔孟的政治哲学论述中,“王”一方面代表上天的旨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被赋予了极强的道德特质和政治理想。儒家认为,用仁义治理或统一天下、以道德手段使天下人都来归顺叫做“王(wànɡ)”,依靠仁义道德形成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叫做“王道”。
例句:
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荀子·正论》)
(天下人归顺他,就可以称王;天下人抛弃他,就只会灭亡。)
“物”一般指天地之间有形有象的一切存在,大体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指有形的具体存在物,包括各种自然物、人造物,也包括各种生物和人。其二,指人伦关系中发生的事务、事情,如侍奉父母、为政治国等,这个意义上的“物”相当于“事”。其三,指具体存在物或人伦事务的总和,通常称“万物”。
例句: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周易·序卦》)
(先有天地,然后万物化生。充满天地之间的只是万物。)
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传习录》卷中)
(良知感应运用,必然用于“物”上,“物”就是各种事,如良知感应运用于侍奉双亲,那么侍奉双亲就是一个“物”。)
“心”是人之情感、认识和价值的基础,生命的主宰。与耳、目、鼻、口等被动地感知外物不同,“心”具有思考的能力,可以辨别和整理感官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知识和道德判断。孟子认为“心”包含恻隐、辞让、羞恶、是非等四端,道德实践的核心就是保存并扩充人固有的善心。道家则认为虚静是心的根本状态,如静止之水,由此可以把握天地万物的本原。
例句 :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耳目等器官不能思考,因而被外物的表象遮蔽。耳目与外物相接触,就会被其引向歧途。“心”这个器官能够思考,思考便能有所得,不思考便无所得。)
心者,一身之主宰。(《朱子语类》卷五)
(心是人身体的主宰。)
古人所讨论的“性”的观念,主要指“人性”。“性”的概念包含两个要点:其一,是事物天生所具有的属性,非后天人为;其二,是某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属性,非某些个体所特有。据此而言,“人性”观念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人天生所具有的普遍属性,包括身体上的各种生命特征及欲望、知觉等;其二,指人天生所具有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亦即人区别于禽兽的道德本性。历代学者对人性善恶的问题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性善,或性恶,或性无善恶,或性有善有不善,或有性善有性不善。
例句: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对饮食和美色的追求是人的本性。)
性即理也。(《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
(性就是理。)
“虚”指世界或者心灵的一种状态。大体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世界的本原,万物皆由虚无中来。但古人对“虚”的这一含义又有不同理解:或认为“虚”就是空虚无有;或认为“虚”指“气”的存在状态,因为“气”的存在隐微无形,故以“虚”称之,但并非完全空无。其二,指虚静的或没有成见的内心状态。
例句 :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张载《正蒙·太和》)
(“虚”是无形的,是“气”的本来状态。)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只有道汇集并呈现于虚静的心灵,“虚”就是心斋。)
“义”的基本含义是合理、恰当,引申而有两重含义:其一,指人行事的合理依据与标准;其二,指在道德意识的判断与引导下,调节言行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以获得合理的安处。宋代学者用“理”或“天理”的概念来解释“义”,认为“义”就是“天理”所规定的合理的标准,同时要求言行符合“天理”。
例句: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
(君子知晓并遵循义。)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孟子集注》)
(义就是约束自己的内心,使事情合宜。)
来源:国际儒学网
【来源:国际儒学网】
- 上一篇:要知道:什么是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 下一篇:关于思想文化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