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

滇东崇山峻岭中的古长城遗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摘要文章指出地理发现是地理学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在云南省的东部也发现了不为世人所知的一道两千多年前当地少数民族先民建告的古长城遗址。其地理文化内容之丰富是先前所想象不到的。它可以再现云南古代原住民族历史、地理和文明发展的面貌。

在世界各地都发现过曾经辉煌一时,尔后突然湮灭了的古代文明的遗迹。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黑海苏乎米海底的凯撒城文明、撒哈拉沙漠中的“河流乐园岩画”文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楼兰古城文明等。是谁创造了这些文明,他又为什么突然湮灭?科学文明的进步发展和全球地理环境变化的关系如何?这都引起世界各国科学文化界的关注。新近发现的云南古长城遗迹也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古代文明。

一、简述

1、发现经过和初步踏勘结果。1999年6月在云南省与北京大学合作进行的《昆明旅游圈规划优化研究》课题调研中,北京大学在石林管理局的帮助下,考察发现了石林县天生关古长城。2000年北京大学获准《石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开始系统调查踏勘石林古长城。2000年4月至8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当地县人民政府和县文物管理研究所协助下,截至11月中旬止在云南省东部的马龙县、陆良县、石林县、宜良县和弥勒县共五县的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到之处,发现了用粗加工的石料堆筑而成的古长城、古城堡、古石路、石堆、战时祭祀遗址、了望石哨所、烽火台、营盘、敌台、鱼鳞状分布的战墙掩体以及大、小古石房子,与古城堡相连的引水工程、大山尖顶之上天人相通的创世女神庙和彝族先民的“创世女神”石雕像,倮倮山顶武士神石雕像、宜良九乡太阳神石刻和金子洞坡的“舞天岩画”等。自马龙县格里达古城至弥勒县金子洞坡,直线距离超过了160公里,其中仅在陡峻的山梁子上发现的长城断断续续沿山体弯弯曲曲分布,不少地段有复长城,峡谷险关要塞之地长城重重叠叠多至九层。至今在大山深处还残留千余段。长者在石林县有数十公里连绵不断,在陆良县杨梅山长达10公里左右,在弥勒县猴子箐长达15公里以上。短者10多公尺至几百公尺不等。今残留的古长城都基本上呈南北分布。

2、时代断定。它何时所建?又为何湮没?当时的文献完全没有记载。修筑长城时云南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更鲜为人知。在云南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称奇于世的灿烂文化,但无论哪一种文化遗物都不曾有过像云南古长城这样庞大、这样系统的工程。如果深入研究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能看出它阅尽沧桑而魅力永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协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研究员亲临现场看后又惊奇又兴奋,他由衷赞叹昔日长城的雄伟气势。他说:这一长城“从堆筑方式看还比较原始”,“建筑风格与秦长城相似”。著名考古学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看了古长城和女神像的照片说:“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和石寨山的造型一样。高鼻深目,张开的大耳及圆满的脸庞”。他又仔细地看了从古城堡、石房子中找出来的陶瓷片。当看到一种硬陶时,于希贤向他介绍说:“北京大学高崇文教授鉴定为是东汉至隋唐之间”。俞伟超先生表示赞同。另一种厚釉瓷碗俞伟超教授鉴定为隋唐时期,到不了南北朝。俞伟超教授认为云南古长城可能用了几百年。“著名考古学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濒芳教授看了长城古堡的陶瓷片及女神像照片后,推断这是西汉至唐代的遗物。他们都认为测年的工作很重要,都建议要进一步做测年的工作。原云南民族学院院长著名的云南地方史、民族历史学家、九十岁高龄的马曜教授看了与长城相关联的女神像认为“这是某一个古滇国的女王”。他们都推断古长城堆筑时代是从古滇文化时期开始,经爨文化时代至唐代。

二、和长城城墙相联系的其他军事防御工程遗迹

1、石了望哨所。陆良县老空山石了望所:位于女神庙附近老空山顶海拔2400米左右,与老空山喀斯特溶洞毗邻。空山石哨占有地理优势,石哨下是一个天然溶洞,深不可测。从空山哨所能够东望老尖山烽火台,西看牛头山石哨所。

牛头山石了望哨所:最高峰海拔2493.2米,山势陡峭、悬崖绝壁。上有古长城至山顶,并有一古代的石了望哨,石质天然又加人工的窗门、顶盖。今石墙残高1.5米左右,长2.5米,宽1.1米,深1.6米。面向西南,背靠东北,可放眼平川。

弥勒大麦地山顶半月形哨所:直径30米,原立面是用石头垒筑,并高出平台50公分。

可邑村“卓靠来补(彝语)”山石哨所:原有2丈多高,现残留长10米,由三间石房子组成,最大的一间长3米,宽2米,北墙高1.8米,西墙高1.4米。在其南面就是猴子箐无名山,山顶还留有依稀可辨的哨所基脚。

2、烽火台:在弥勒县大麦地乡有烽火台遗址,乡高支书介绍,烽火台全由石块堆砌成,底宽12米×12米,顶宽10米×10米,高3.5米,内空,下有引火装置。像这样的烽火台有三个,还有一个像香炉的建筑,高3米。

3、掩体:陆良县杨梅山古长城,俯视平川,一望百里。长城之下有一道又一道鱼鳞片状的石掩体。古城堡东面缓坡上的掩体较密集,大的掩体长约20米,小的掩体仅34米,防御性能极强,能进能退。仅杨梅山一处的掩体就是数十个之多。

杨梅山地区的大漫坡、土瓜地等众多的大小群山中散落着无数的石掩体,残高1.2米,分布错落有致,掩体相互间的纵向、横向距离均等,掩体构造层次以地段论疏密,是有规划布局的统一建筑。弥勒县猴子箐石掩体交错建筑在长城之间,呈半弧形、圆形或原生石天然造型掩体,构造坚固。

4、“石房子”兵营:在陆良县杨梅山的山内。椅座的石房子外径宽3米,长7米。门残高1.2米,门宽1.1米。估计为军官的住房。老母寨地区的石楼梯、烂山头、小小大地垭口山也发现了三处石房子,大的石房子宽达27米,长过100米,估计为士兵住房。

5、古城堡要塞。格里达古城:马龙古城坐落在离陆良县界4公里的格里达村后山,呈半圆形建筑,有两道护城河,城墙立面向西,城墙高约15米,墙体厚实,外砌石料,内添土,顶部平铺石头,可供人行走。城内面积200米×350米,东面是悬崖峭壁,护城河水源取自悬崖下的寨子箐河水,低水高抬引入护城河长年不断。

陆良杨梅山古城:建于主峰山体中部,耸立在地势险要的西边,成规则的长方形,城墙以土石堆筑,高2米左右,梯形状,面西,居高临下,十分险阻,墙下是望不到底的深山沟壑,形成天然屏障。南面城墙是用清一色块石垒筑,有1.5—1.8米高,至今保存良好,虽经岁月剥蚀,坍塌不明显,风采依旧。在城的西南角、西北角各有一道城门,分别通向山顶和山下,下山路又分两叉,一条向马龙县,一条进入宜良县。古城右有一小城相连,形成大城套小城的格局。

雨补古城:坐落在楼房村、吉龙村相邻的东面的古城山上。山势60度,古城由下向上呈步步高的趋势,有6台之多。最典型有三台,顶台直径有50米,是一个圆形平面的场地,城墙脚下有一个深洞,宽1米,过去常常有清泉水流出。第二台长60米,第三台长70米,三台周长150米,城墙面上宽4米,高6米,面西。古城堡下是一片开阔的田野,从古城方向可以俯视雨补平坝,北面是老尖山女神庙(烽火台),西北面是空山石哨所,西南面是牛头山石哨所,居高临下,遥相呼应,与雨补古城形成信息传递平面三角形格局。

弥勒县可邑村古城:被现在可邑村压在其上。古城基址犹存。

宜良九乡吴桂庄小尖山古城:此古城扼守在百花地小尖山之顶,由山下至山顶有三道古城墙,由于近年来的破坏,保存已很差。但仍然能找到基址,中年以上的当地农民都能说出原来的样子。

6、古道。雨补村古道从古城后山峡谷中向西北方延伸,翻山越岭,纵深十多公里。道旁有断断续续的长城护堤,中途还有方便置灯的土凹台,可防风雨侵蚀,为夜行照明。此古道越山头,过丘陵,下山麓,攀缘向上,进入空山洞,又分三叉分别通往老尖山、牛头山、上花木潭草场,进入马龙县境内,将牛头山哨所、空山哨所、烽火台(女神庙)连接成三点一线。长城所经之地,古道纵横交错,通达四方,险要地段十分隐蔽,有利于战争和屯兵屯粮、轻重运输、部队移动等。

7、关隘。猴子箐关隘:群峰叠嶂,山下狭口折转,弯道崎岖,是连通南北往来的必经之道。古长城就设在无名孤山险要之上,是扼守要冲的关隘,山上的长城有八重之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宜良九乡吴桂庄百花地关隘:在百花地两山之间,关门基址守着一条‘五尺道’古路。杨梅山关隘:在大山汇聚处守着羊肠小道。

8、营盘。大易堡村三道沟的鹦哥嘴营盘山有一古营盘,椭圆状,长52米,宽37米,营盘墙最高2米,宽1米,土石结构。还有杨梅山营盘、老母寨营盘、石林县水塘铺营盘。

9、天然女乳峰及乳头上的女神庙。陆良县雨补村老尖山,高耸凌空,此是山水大物,广布四野。山形远望之取势取形,状如乳峰,媚妩可爱,其庙在乳峰之上状如乳头。海拔2390米,峰峦突出,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步步形移。方圆百里,都可以在视野之内的天际线上。一条狭窄的古老石路直通山顶,其陡峭险峻如神话中的“天梯”,又称为“天阶”。鼓勇直上,山顶仅30平方公尺左右,站在山上向远方眺望,雨补水库在山下,有五条山丘如五条龙,龙头都向着这老尖山,这是“五龙朝圣”的格局。此山南坡陡绝,只有北面有一条路可通。上有石房子,内供一女神像,当地人视为七仙女。这里是一个象征“天人相通”大山,即老尖山顶,上面有石头堆砌的石房子,高3米,外径宽4.5米,外径长4米,墙体厚0.70米。这就是大地母亲的乳头,在乳头之内,里面有一尊石雕的女神像。

10、彝族创世女神。在大地母亲的乳峰之上,乳头位置,伸出了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有一女神。她现在残高1.22米,胸围1.04米,胸直径35公分,头高23公分,面容端庄,女神像是用红沙石雕刻的,石质细腻,头饰有贝币,这是云南古代用贝时代的作品,象征着财富。一边镶嵌着七个海贝。“七”这个数字古代“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月和五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称为“七政”;天地和人叫做“三才”。“七政”和“三才”包罗了天地人和宇宙万物。这女神就是天地万物之母神。披肩凤凰的装饰是金马碧鸡传说时代的产物,只有贵族或公主身份才可以披戴凤凰饰物,象征着她祟高的地位。她的披肩是彝族先民乌蛮或者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昆明人的打扮。半裸露丰满的胸脯,是女性崇拜时代的象征。所以可以称她为云南古代的“维纳斯”。雕刻技法为厚肉质雕。女神身着围裙,下部是百褶长裙盖脚,是鱼尾鳍装饰,背部是鱼鳞装饰。所以她是古代的一位美人鱼。

乳峰山是权力、财富、地位至高无上的表现,也是最为壮观的神权统治中心。她是象征天上仙山仙境,要到这一仙境,必须十分艰难地通过上天之路的“天梯”,也叫做“天阶”。这一条路,半夜就要起身,古道有灯台照明。天方蒙蒙如能进入女乳峰的乳头,定能进入人间仙境。乳峰山的乳头上面坐着一个真命“仙女”。她所处的周围群山托浮在一团团白云绿林苍茫如海的旷野之上。在肃穆、凝重、庄严的气氛之中,金鼓齐鸣、乐声回荡,增添了“天上仙境”的虚幻之感!上有一个吉祥满身、海中涌出的“仙女”。她位于一切群山林海的中心,用大自然的光彩、用自然环境的神秘,使“象征”达到了想象力的高度。

女乳峰的中心是天地相交、阴阳相配生化出万物的中心,也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的象征,意味着女神尊行宇宙天道的造化规律,有处理人间万事的无限的权力。

11、引水工程:在格里达古城堡的上方抬高水位弯环引水做护城河的工程,在水文科学史上是一个杰作。

12、舞天岩画:古长城埂的终点在弥勒县巡检司十八寨的独家寨金子硐坡的断层石壁上。这里海拔1700多米,石灰岩断裂成一个较大的平整崖面,高约20米,宽约14米。崖面向前倾斜,使崖画免遭雨淋。山硐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无常流水。这幅岩画长11米,宽2米,画是用赤铁矿粉搀和动物血脂调制,用手指绘画上岩壁。由于年久风吹土蚀,崖面破损严重。但今仍可辨认的图像仍有66个,其中古彝文可辨认者17个。整个图画有许多小人舞乐姿组成。其中一组画面为从大到小的一组圆圈,弯弯曲曲绕过来。这形状恰与这一座山的古长城弯弯曲曲绕着金子硐坡山峰的古长城形状相似。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舞天崖画是庆祝古长城落成的盛典。有许多修建长城埂的劳动舞蹈。长城的修成除去人祸。另一组画为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伴有八个暗无光彩的圆圈。古有羿射日以解除大旱传说,此当为这一传说的图记。这里是石灰岩干旱区,天灾主要是旱灾。第三组是乐舞图。有的做杂耍舞蹈,弯腰右手左脚各旋转一个圆环:另一人头套圆圈,在舞蹈。左边二人杂耍叉腰等。整个图画的内容当为用长城的修筑保卫和平安宁,用舞庆、乞灵以除去自然灾害。让天、地、人之间和平安宁。文字部分是古彝文。今破译的仅“炎热”、“舞天”和五个菱形符号的堆积。摩崖图画与彝族艺术反映的这是筑石长城。所以彝文和图画反映了彝族修筑古长城的庆典史实。长城末端金子硐坡舞天崖画反映出长城埂的建造。

13、石堆子:例如在杨梅山峻岭之上,有大小不一的“石堆子”。大的石堆直径27米,小的也有56米。这些石碓子,老一辈人叫“战备石”。仅杨梅山一处的“石堆子”,就有65堆之多。

三、发现滇东古长城与深入研究的意义

1、国际意义。它证实了在世界上不仅有非洲埃及的金字塔,美洲的玛雅文化,在亚洲、在中国、在云南都有曾辉煌过一时的古代文明遗迹,玛雅文化最大金字塔的建筑体量是25万立方米;而滇东古长城的石方量粗略估算已超过2700万立方。另已发现5个古城堡,4个石硝所等,如果系统考察,还会有新的发现。1900年斯文赫定发现的楼兰城,是一个1万多平方米1600年前的古城。在建筑体量上也远赶不上滇东古长城。深入研究可以极大地加强中华民族文明古国和历史文化大国的地位。文明突然毁灭是世界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突变现象。云南古长城经过的地区正好是古代云南境内农牧交错地带。也是众多喀斯特溶洞分布的地方。为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突变与渐变提供了一个良好范例。

2、历史文化意义。滇东古长城是是中国和云南历史文献上没有记载的文化遗迹。此前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都不知道这一重要的遗址,因此立项深入研究将会改写云南的历史。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加崭新的内容。云南少数民族先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滇东古长城文化,这一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产物。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丰硕的遗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