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敦煌学的开拓者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敦煌学的开拓者

保罗·伯希和,1878年5月28日生于法国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慧,尤其对东方文化甚感兴趣,少年时即考入国立现代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汉语专业,毕业后又投师于法国博学多才的世界著名东方学大师沙畹等人,为他学习了解亚洲和中国古代文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伯希和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除了欧洲母语外,他还精通古汉语、梵语、蒙古语、突厥语、藏语、波斯语、吐火罗语等十几种语言。由于他掌握了丝绸之路众多民族的古语,这对于他研究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伯希和在莫高窟期间,除了花去大量的时间翻检藏经洞中的经文遗书外,还对莫高窟的洞窟首次进行了编号,对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伯希和和他的摄影师在洞窟中拍摄了大量的壁画、彩塑照片。识别记录了壁画中的榜题,其中榜题有汉文、蒙古文、回鹘文等,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没有多少种文字功底,是不可能完成这项难度极大的工作。伯氏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做了如此大量又复杂的工作,的确是难能可贵。

1908年10月,伯希和历时两年多完成了他在中亚的考察工作,并将运回的所有文物交给了国家图书馆,敦煌的文物在那里找到了安身之地。伯氏抓紧时间进行整理工作,出版了六卷本的《敦煌石窟》大型画册,并先后出版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论文集,这对于后来的敦煌学研究起了先导作用。

敦煌艺术得到了世人的注目,敦煌学能遍及全世界,这其中与伯希和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伯希和运抵法国的敦煌文物能够完善无损地保留下来,也反映了伯氏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一个学者的人格风范。

1911年,33岁的伯希和重返法兰西学院,专门讲授中亚语言、历史和考古学。他在这个职务上一干就是20多年,直至逝世。他用毕生的精力,对亚洲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传播、弘扬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受到了世界的高度赞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