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风韵豪迈情怀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黄河下游岸畔,山东济南郊县,有一种堪称“齐风鲁鼓”的民间艺术——济阳鼓子秧歌。
铿锵有力的锣鼓,粗犷豪放的舞姿,酣畅淋漓地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风韵;恢弘磅礴的气势,纯朴热烈的激情,形象生动地彰显黄河儿女的豪迈情怀。它从黄河之滨、鲁北平原,跨越历史时空,走向世界,以诸多级别的“金杯银杯”奖项和广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褒奖口碑,受人注目。
根深叶茂
地处古济水北岸而得名的济阳县,置县已有八百多年。作为民间艺术的济阳鼓子秧歌,却是起源于更早的人类劳动生活。远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鲁北大平原上的先民们,每逢丰收之后,便情不自禁地拿起耕作收种的杈耙、棍棒等劳动工具,一边撞击敲打,一边手舞足蹈。这里面既有祭祀天地崇尚自然的意识,又有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男女老幼,参与其中,群起舞动,形成了比较原始的鼓子秧歌。
伴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内容的丰富,鼓子秧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发展变化。秧歌道具越来越多,舞蹈动作花样迭出。到唐、宋时期,舞蹈套路逐渐成型,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鼓子秧歌伴随着庆祝解放胜利的锣鼓,又得以复苏活跃起来。最先复苏活跃的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济阳北部地区,即黄河岸畔与惠民、商河等县接壤的仁风、姜集、三教、曲堤、索庙等周边的众多村庄。鼓子秧歌成为这一带百姓文化生活的一项内容。尽管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食不果腹,无遐顾及鼓子秧歌;“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四旧”的帽子和棍子,使人们不敢涉及鼓子秧歌。但深深扎根于百姓生活之中的民间艺术之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社会风雨,始终没有断根。一旦遇到阳光和雨露,便会发芽、开花,飘香四野。
异彩纷呈
济阳鼓子秧歌是山东的三大秧歌之一,其艺术风格流派,可谓异彩纷呈。
它是群众自编自创、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既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民族风格,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每逢过年过节,在鼓子秧歌的兴盛地,村民动作起来,套路、跳法及风格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派。
一是旧派,也称“慢板”秧歌。节奏较慢,动作舒展飘逸,刚柔相济。大鼓大锣伴奏,气势雄浑磅礴,耐看耐听。这一派颇有看头的是“头伞”。头伞为老者扮相,既是演员,又是指挥。旧派鼓子秧歌在发展过程中,增添了女角上场表演。女角称作“花”,“踩高跷”上场使场面更加活跃。由男性青壮年扮演的“花伞”角色也很有特点。“花伞”头裹毛巾,额戴“头镜”或“英雄缨”,一身“短打”装扮,表演起来生龙活虎。
二是新派,也称“快板”秧歌。节奏欢快热烈,舞步矫健潇洒。角色若以所持道具来分,则“伞、鼓、棒、花”,一应俱全。“伞”角有“黑伞”和“花伞”之分。新派鼓子秧歌中的“花伞”角色不踩高跷,而是跑地场,表演时手拿花扇和花巾,伴舞步变化,做出各种动作。“棒”是新派鼓子秧歌中最具特色的道具,扮演者均为青少年,表演时两手持棒,有节奏地敲击。
第三派是“小伞派”鼓子秧歌。因用小伞做表演道具而得名。以小伞领舞,多以两队和四队出场,舞蹈动作多,场面变化快。演员扮相借鉴吸取了传统戏曲的人物扮相。欢快活跃,滑稽幽默,是小伞派与新、旧两派鼓子秧歌的显著区别。
济阳鼓子秧歌三个流派的共同点,一是表演中都有“丑角”,以“丑”逗笑的“丑角”成了鼓子秧歌中的一个特色。二是舞蹈伴奏以大鼓、大镲、大钹、手锣为主,远隔十里八里,也可闻其声响。
无论哪一派,无论庆丰收、过新年还是闹元宵,铿锵有力的锣鼓,粗犷豪放的舞姿,把黄河下游农家淳朴的民俗民风、黄河儿女憨厚热烈的激情展现得酣畅淋漓。
享誉中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济阳鼓子秧歌经过国家、省、市等舞蹈艺术专家学者及各级专业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挖掘整理和加工提高,整体品位得到了提升。在山东省暨济南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济阳代表队表演的“齐风鲁鼓”轰动了省城。1991年,在“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济阳鼓子秧歌队为到会的30多个国家上千名外宾进行了精彩表演。
1993年6月,受“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的邀请,济阳鼓子秧歌队作为友好使者出访德、法两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此次出访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人们称中国济阳鼓子秧歌是“民间舞蹈经典之作”、“迷人的东方芭蕾”。2000年10月,又应日本山口市之邀,济阳鼓子秧歌进行了访问演出,为促进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济阳鼓子秧歌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赢得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获得许多荣誉。在德国尤特森国际玫瑰节、司图加特世界园艺节、法国瓦隆国际民间艺术节、法国马塞普鲁旺斯国际艺术节等众多国际性活动的演出中受到好评。
春来天地暖,日照山河新。含黄河文化底蕴、彰显中华民族风骨的济阳鼓子秧歌,正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走向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