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千年古湖话沧桑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遨游在万米高空俯瞰齐鲁大地,会看到鲁西南丘陵向平原延伸边缘地带上一片亮晶晶的水泊,犹如镶嵌在绿山沃野中的一颗明珠,这就是黄河下游仅有的天然湖泊,古梁山泊遗存水域――东平湖。湖东大汶河咆哮着抛脱群山的羁绊,翻越古老的戴村坝融入平湖,如龙似蟒的黄河在其北面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玉带般的古运河在西面蜿蜒盘行。三大水系在此融会贯通,蓄滞补充,又缓缓汇入黄河,东流入海。东北的青山葱岭向远方延伸,北、西、南是广阔无垠的华北大平原,山地、平原、河流与古老的湖泊形成这里丰富多彩的地貌特点。近观东平湖,群山环抱,山水相映,碧波万顷,渔船点点,菱芡铺绿,芦花飘飘,蜿蜒百里的环湖大堤,青石护坡,绿树成荫,雄伟壮观。

  东平湖孕育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悠远的多个历史时代,而走每一步、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都与母亲河发展壮大及命运波折息息相关,牵手走过数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时代,黄河水盛,东平湖则蓄洪发育,烟波浩渺,巨浪排空,气吞河山;黄河水枯,东平湖则输水入黄,良田渐出,草木葳蕤,微波汤漾,碧浪磷光。无论是水枯水盛,都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东平湖地区的繁荣与衰退。正如《周易》中所说:“国有大泽,涝可为容,不致骤当冲溢之害,旱可为蓄,不致遽见枯竭之形。”

  据《东平湖志》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支流汶、济水汇于东原,形成一个浩瀚的天然湖泊,史称“大野泽”,这就是东平湖的前身。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水籍之一的《尚书●禹贡》就有“大野既潴,东原底平。”《禹贡锥指》称:“东原乃汶水下游,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游之患以纾,又浚东原之畎浍,注之济汶,然后其地平,可发耕作也。”这是东平湖地区治理开发传说的最早记述,也说明远古时期就已对东平湖进行了兴利除害治理,东平湖已发挥蓄水除患的作用。

  在之后的年代里,由于黄河频繁决口改道,大野泽受泥沙淤积不断演变,至北宋末年,逐渐形成了以梁山为主要标志的湖泊,此时古人已改称“梁山泊”,造就了无数令贪官污吏为之胆寒的英雄好汉,梁山好汉们以水泊为屏障,杀富济贫,除霸安良,笑傲江湖,演绎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壮举,更重要的古东平湖塑造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一种反抗精神。

  北宋以后的数百年间,黄河又进入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梁山泊从盛到衰,水至“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沽为平陆,安置屯田”。沿湖一带的人民傍湖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以耕种为生,或以捕鱼为乐,东平湖的水产,东平湖塑造的万亩良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造就了古远深厚的运河文化、大汶口文化代。现在东平湖畔的群众仍守湖而居,以捕鱼捞虾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方式。

  古东平湖历史上为京杭大运河漕运发挥了重大作用。东平湖地区自古是济、汶诸水汇集之地,河道纵横,水运发达。元朝建都北京之后,所须财物“无不仰给于江南。”故元初先后开渠同运,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为保证运河水源,元政府开渠引水,设闸调蓄,解决“地浚涣散,不任负舟”的问题。明代在“遏黄保运”和“避黄通运”的方略指导下,切断了黄河至梁山泊的水源补给,设立安山、南旺、马场、昭阳四大水柜常年蓄水,并修建戴村坝,引汶以济漕运。于是,东平湖地区形成漕运繁忙,舟楫如织,商贾云集,盛极一时,为南北货流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清咸丰五年,黄河汹涌的洪水在兰考铜瓦厢冲决,三股并进,直奔东北,在山东安山湖附近夺大清河入海道,这次黄河又一次大变迁,成为东平湖形成的决定因素。黄河进入大清河后,大清河、大运河等诸多河流汇流处两岸形成新的积水区,形成东平湖的雏形。民国时期方有了“东平湖”之称。
  翻阅古东平湖古远历史,看到了文化、经济发展的繁荣,也看到水患罹祸人类的悲惨和凄凉。尽管历代对古东平湖均有治理记载,但由于它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上社会制度等原因,水患大于水利,在长期内未能得到全面的综合治理。直到新中国成立,东平湖才开始了新的纪元。东平湖沿岸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努力,筑堤坝,建涵闸,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沿湖军民的严密防守,战胜了历年的大汛,改变了历史上的频繁泛滥的局面。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