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青海苏木世村农事祭祀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在我省湟中县共和镇,有一个叫苏木世的山区村落,这里四面环山,山沟纵横,风景优美,汉族群众和藏族群众世代在这里和睦相处,不分彼此,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汉藏交融的民间风俗、文化。其中,有一种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农事祭祀活动,包含着极其丰富且重要的民俗学、文化学和民族学研究价值。

    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是为祈求农业丰收、人畜平安而开展的民间活动,围绕着庄稼的种植、养护、收割、打碾等各环节展开,祈求风调雨顺;

    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从每年春节即开始,贯穿全年,仪式较为完整,在青海农业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保留有古老的民间信仰仪式,是在汉族和藏族民间信仰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民俗信仰仪式。

  渊源及相关器具

    《青海文化》编辑部主任霍福是地地道道的苏木世人,从他记事起,从每年除夕夜的祭碌碡,到丰收后的窝碌碡,父辈们对这种农事祭祀活动表现出来的虔诚,便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深处。为何家乡人会对此怀有极其虔诚之心,这种祭祀活动从何而来,其后有何文化内涵呢?霍福对自己家乡的这种农事祭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之作了长期调查。

    苏木世村祭祀活动主要分布在南村和北村,并且以南村为主。而周围的汉族村落和藏族村落中并无此俗。霍福告诉记者,这一祭祀活动是为祈求农业丰收而进行的民间活动,历史悠久,是世居苏木世的汉、藏族群众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谐相处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民俗信仰仪式。如从“夏甲群”的形象和祭祀仪式看,明显遗留有原始本教的内容。“送毛祭”的仪式是苏木世村汉族群众的信仰,这与汉族古代的“茅祭”有关;“试犁”之俗早在我国商朝时即已有之。这说明这种祭祀活动具有原始而古老的特征,在青海农业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苏木世的农事祭祀活动过去是由村民共同选举产生的组织负责的,由老哲、红牌、苗头、乡老等人组成,一般情况下,老哲为若干人(不超过10人)、红牌1人、苗头2人、乡老4人,其中,老哲是一个组织,可与红牌行使对活动的组织管理权,苗头、乡老则是从事服务事宜的。现在,这些称呼已退出了舞台,由村民选出的活动组织管理人员被称为会头、护林员、护青员等,大多为中年人和老年人组成,任期一年,一年一选。

    由于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因此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器具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马车、碌碡、碾杆、犁等用具;而毛祭、夏甲群等用品用毕后可重复使用;此外,旗帜、锣、钹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祭祀活动贯穿全年

    苏木世的农事祭祀活动是一项贯穿全年的活动,祭祀仪式围绕着庄稼的种植、养护、收割、打碾以及祈求平安等展开,与春播、秋收紧密相关。纯朴的村民们赋予这些活动以各种富有汉藏结合特色的名称,主要有:

    炒大豆 农历二月初二早上,苏木世的汉族和藏族家庭都要炒食大豆。人们认为,炒大豆时,爆裂的声音越响越好。据说炒大豆就是为了惊虫王,禳虫害。

    试犁 在耕种前村民要试犁,也称为祭铧,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的某天上午。这一仪式表明动了土,可以种田了,同时祈求一年中犁铧不要被折断。

    送“毛祭”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村民都要送“毛祭”(即轿子),也叫抢“毛祭”。届时,做两顶轿子,并用五色丝线织成如蛛网般的轿顶,意为禳虫害。这天人们还要在自家田中煨桑,据说这样做是在祭虫王,以求一年中庄稼不受虫害。此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夏甲群 做夏甲群的日子一般定在农历五月初八,届时手艺好的村民便会主动请缨。做好的夏甲群是牛头、鸟嘴、人身、鸟腿,红色的鸟嘴中咬着一条黑色的蛇,黄绿色的冠羽向上刺出。这一活动是为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

    拉毛雷 五月初十这天,人们要在一座名叫“拉毛雷”的山头上煨桑并宰羊祭祀,祈求风调雨顺。

    交苗 此仪式是把全村的庄稼交给山神爷来管理。时间在农历五月十九,从交苗当天起直至收割完成期间,严禁伐树、割草、动土建房等活动。人们一般不敢得罪山神,也就不敢违背乡规民约。

    背经 背经即背负藏文经文行走祈求风调雨顺。每部经文都是在两块木板中间夹上纸经文,一部经文可厚可薄。农历五月二十那天,不管是汉族还是藏族村民,只要不怕累且家中不忙的男女,都要去庙中背经。此活动从上午8点开始,一般需要一天时间,背经队伍边走路边念着六字真言,要沿着山脊,围绕苏木世村走一圈。

    谢降 谢降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某一天。这天早上6点起,庙管爷在大庙内放桑,点灯敬神。早饭过后,念经的老人们像往常一样陆续来到大庙中,集中起来念最后一次经,经文的内容都是祈求平安的。

    窝碌碡 打碾完最后一场后,村民要把碌碡的鳍(安装在碌碡两边的木棒)卸下来,再将碌碡存放在一起。这之后,要大吃一顿以示庆贺,叫“窝碌碡”。

    祭碌碡 人们认为碌碡是有灵气的,所以每年除夕夜要向碌碡献祭,以求它来年不断、不折,打碾时不出事故。

  重要性未被认识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逐渐大量消失了。其中,试犁、夏甲群、送毛祭等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活动至今没能恢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祭碌碡、窝碌碡等仪式相继消失,村落祭祀活动正处于消亡的边缘。这主要是由于:一、过去,大家对冰雹等自然灾害毫无办法,只能望天兴叹,祈祷“天公作美”。但科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在提高,对祭祀活动的信仰便有所减弱。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年轻人与老年人形成了明显的文化差异,随着老年人相继过世,懂得祭祀仪规及其文化内涵的人越来越少。仅2006年,就有8位老人相继去世,使得祭祀活动处于消亡的边缘。

    可是,在共和镇苏木世南村和北村,世代居住于此的汉族和藏族群众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中,不仅形成了富有地域气息的语言、服饰等特色,还在文化交融等方面形成了“苏木世特色”。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传承人的日渐减少,如何使这种具有“苏木世特色”的农事祭祀活动能传承下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