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赏年画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年画作为我国民间艺术品,流行甚广,深得民心。著名画家、教育家丰子恺说过:“据我观察,最深入民间的只有两种艺术,一是新年里市镇上张贴着的年画,二是春节间乡村里开演着的戏文。”民俗学专家冯骥才对年画更为看中,他说:“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龙头。”每到新春佳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也无论豪宅别墅还是窑洞草屋,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以寄托喜悦心情和美好愿望。人们为何如此喜欢年画呢?
年画的颜色。新年是喜庆吉祥的民族传统节日,张贴年画的目的就是烘托、强化节日的欢乐气氛。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富贵、热烈。因此,年画尽管青、赤、黄、白、黑“五色”俱有,但都以红色为基调,表达人们庆贺年节的饱满热烈的情怀。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崇尚使用暖色,如丹红、桃红等,显得热烈而奔放。有的“神马”还用“金色”(描金或撒金)。有些用木红饰绘人物的上眼线,如《马上鞭》中的秦琼、《锤换带》里的赵匡胤、《带子上朝》的郭子仪等,以达到张扬人物个性、美化年画效果的目的。
年画的风格。仍以朱仙镇年画为例,它给人以轻重有度、刚健有力之感。从构图上说,画面饱满、紧凑、绵密,留白较多,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布局得体,给人以美感。从人物形象上说,以简洁明快的手法,刻画出人物健康、正直的风格,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全貌中突出头部,在头部又着力于面部和眼神,人物的气质神韵毫无媚态,与生活在黄天厚土环境中的河南乡亲具有的憨厚、质朴、刚正不屈、大义凛然的性格相吻合。从设计雕刻上看,线条苍劲古拙,粗犷豪放,阴粗阳细,对比强烈,刀锋锐利而坚韧,曲折而流畅。
年画的比兴。比兴是一种文学手法,如《诗经》中的《关睢》,相传睢鸠是一种鸷鸟,雌雄相伴相随,从不他想乱群,以睢鸠相比,兴托君子对淑女的由衷羡慕和爱情专一。年画的比兴多采取谐间的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隐喻人们对家庭幸福和万事吉祥的祈祷,如蝙蝠寓喻幸福、有福;莲花和鲤鱼寓喻连年有余;花瓶寓喻平安;鸡、戟寓喻吉祥等等。有的整幅画,就是用比兴的手法设计雕刻的,如《刘海戏金蟾》、《天宫赐福》和《大鸡大利》等,就是对财运、官运、吉祥的渴望和祈祷。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绵阳、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等地的木版年画,都吸纳了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合华夏民族情感含蓄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征。
年画的教说。年画的教说,与空洞的说教不同。它是以画面为中心为议题的。画面中浓缩着故事,一旦故事清楚,教益自然就有了。如朱仙镇年画《三娘教子》,画面上三娘王春娥,坐于织布机旁,教育小儿要认真读书,坚持不懈。如若懈怠,就像她手里的线中断,接不上去,前功尽弃。后来儿子成名,三娘受封,故又名《双官诰》,比喻生动,效果喜人。又如朱仙镇年画《麒麟送子》,画的是孔母夜梦麒麟入室乃生孔子的传说故事,色彩艳丽,喜庆热闹。还有如《长板坡》、《对花枪》、《哪咤闹海》等等,都有生动的故事。年画的题材内容多以描绘历史故事、神话和现实生活为主。福建漳州木板年画《九流图》描绘的是下层社会的热闹市景:货郎手举货架,卖糖人肩挎食盒叫卖不停,路边的剃头匠和店家热情服务,一派繁忙。还有如杨柳青的木版年画《商山早行图》、山东平度的木版年画《发财还家》等,真实而有趣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总之,年画蕴含着真善美,合民心,中民意,老百姓看着习惯、顺眼、高兴。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