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粗犷的陕北服饰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衣着服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今中外,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衣着服饰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由此构成了衣着服饰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陕北是黄河流域很有代表性的一片土地,这里人们的服饰及其演变过程极富特征。
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一批东汉墓葬画像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秦汉时代,陕北一带经济有较大的发展。那时,达官贵人的衣着显然以丝绸为主,宽袍大袖高冠;农夫着长裤短袍,头顶平冠或葛巾;狩猎者着紧身衣裤;舞女则长舒衣袖,软裙飘逸。宋元之前,众多民族杂居,汉与匈奴、羯、氐、羌、党项、回纥等民族先后共同生息。在喜猎牧骑射的部族中,皮毛以及毛织品的使用比较常见。棉花在我国的引进栽培和兴起,大致是在元代之后,且先见于南方。因此,明代之前,陕北人不会有棉布衣着,一般用麻、绸、皮、毛制装。至于款式花样,我们只能从传统戏剧、古典小说、文史资料中大致领略了。
到了清代,陕北人的衣料以棉布、丝绸为主,服饰受满族影响较大。官场中是统一例制的针绣蟒袍、顶戴花翎和青衣短袍,足登官靴或吏鞋,以职品身份区别。豪门贵妇穿旗袍者较多,绅士商人多穿长袍马褂,戴瓜壳帽,农民贩夫着长裤短衫。
近现代,陕北人的衣着服饰注重简朴、实用、大方。县城受外地影响较大,流行服饰很容易传入。出外做官、经商、读书的人把别处的时髦着装带回来,自然会影响绥德、米脂、榆林、府谷、神木等县城中上层人士。20世纪30年代,米脂女校学生着校服,一律白衫黑裙线袜黑鞋,连当时来陕北采访的上海《大公报》记者也感慨米脂的服饰开化,广大农村则长期保留传统服饰。很长一个时期,陕北老百姓的典型着装是家做衣裤。农家用自织自染(或送染房漂染)的黑、蓝、灰褐色的土布(也叫老布或粗布)做衣料,城镇居民用土布或机制布制衣。男人上衣,不论单衫、夹衣、棉袄,一律低领对襟式,方言叫“对门门”,纽扣是布条挽制的“核桃疙瘩”;女人上衣则是低领偏襟式,俗称长襟襟,纽扣也是“核桃疙瘩”。男女裤皆为大裆裤,白布为腰,相当宽大,前不开口,穿时折叠系布带或线织裤带,这种服装通用于男女老幼。后来女孩子开始自己缝衣服,用红布缝成夹层菱形的“红肚兜”,手巧的还在上面绣花,用它挂在身前护腹,代替衬衣,避免腹部受凉,这也是男女老幼通用的。现在,红肚兜只偶尔见于儿童们在舞台上表演用。陕北冬季长,人们有5个多月穿棉袄。小娃儿胸前系帔帔,防口水或食物弄脏棉袄,便于洗换;臀部系棉布“屁帘”,可为穿开裆裤的幼儿遮寒挡潮;农民用山羊皮或绵羊皮缝制老皮袄,虽不漂亮,但很暖和!
陕北农民从前很少戴帽,通常用一块粗白布或白毛巾包头朝前扎,以巾代帽,称做拢手巾,夏遮晒冬御寒,又可擦汗、洗脸,一举三得。民歌中唱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怪好看……”正是指此。
陕北人穿的千层底布鞋,美观大方舒适耐用。做鞋是婆姨们的巧拙标志之一。过去女娃娃一长大就要向母亲学做鞋。巧媳妇将平日积攒下的布片,打浆糊在案板上粘成厚片,晒干揭下,叫袼褙。拿事先备好的鞋底、鞋帮纸样照着剪,鞋底袼褙三五层,用白布沿边,上下层蒙白布,摞起来用麻绳密密地纳成鞋底。鞋帮一层袼褙,用黑春服呢、卡叽或条绒布蒙面扎边。然后将帮、底绱合。一双新布鞋,不论方口、圆口或女式长带鞋,都是白底黑帮。过去姑娘要给未婚夫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一则盼他心诚意浓,二则显露一下心灵手巧,俗语称送“稳跟鞋”。鞋底袼褙不用白布沿边,叫“毛底鞋”;鞋帮若用蚕丝线密密纳过,叫“实遍纳鞋”。这两种鞋虽不及千层底鞋美观,却更结实耐穿。
20世纪50年代,干部职工多穿灰色或蓝色中山装,这种八路军穿过的四兜“制服”是公安人的标志,当年很让百姓羡慕。60年代到70年代,土布渐渐退出生活舞台,而机织布、斜纹布、卡叽布、条绒布充满市场,花色品种数不胜数。男青年兴穿不同布料缝制的中山服、工人服、学生服、军便服;姑娘们喜爱圆领服、大翻领。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获得极大解放,衣着服饰上更是紧随潮流、异彩纷呈。服饰的变化缩小了陕北人与外地人的着装差别,原来具有陕北特征的“对门门”、“长襟襟”袄、羊肚子手巾、千层底布鞋、老羊皮袄等越来越少见了。传统服饰渐渐淡化,有的正在消失……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服饰只会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兰州老人的“高古玉”情怀
- 下一篇:长安古乐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