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隐含哲理的黄河传说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黄河缓缓流过兰州之后,河床突然见陡。流速骤急,汹涌澎湃,舟楫忌往,唯有羊皮筏敢过。据曾乘筏路过此地者称,每到此时,筏前倾,几近陡立,令人魂飞魄散。稍倾,流速减缓,不觉已置身十里之外。这才方知虚惊一场,感觉如同坐了空中飞车。但在惊恐中须牢记保持镇静,稳座筏中,人筏时刻不可分离,才可确保平安。
就在这处急流的河心,有块一间房大小的礁石,后因一起事故而得名。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行抵兰州,乘租羊皮筏,欲作黄河游。当皮筏子漂流到这一险段,洋人误以为将临灭顶之灾。他反应敏捷,身手不凡,急忙纵身凌空一跃,稳稳地跳到那礁石之上。但他马上就明白了这一跳的后果:虽然暂时脱离了险境,缺陷入了再也无法摆脱的绝境之中。那时候,直升飞机尚未问世,舟楫无法靠近,没有任何有效救援措施。说不清洋人在礁石上呆了有多久。筏子客们每每见其招手呼救,也只能望礁兴叹。唯一能做的,不过乘筏子过礁石的一刹那,给他投掷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食物。从此,这块无名岛礁便有了名字——“洋人招手”。
笔者多次路过兰州,每当听到这个传说时,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如今,“洋人招手”之礁犹在。而那位可怜的洋人,自然早就没有了踪影。是死是活,更无下文。岛礁无可奈何地充当起一幅告示牌,供游客凭吊感叹。
这则传说愈回味,愈觉得它隐含着深刻的哲理,使人顿悟生活的真谛。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正发生过,似乎已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它为我们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提供了前车之鉴,发人深省。
假如洋人当时没有跃上礁石之举,自然也不会出现他的悲剧。不能不承认,洋人跃上礁石的举动很不简单,确实有点超乎寻常的能耐和勇气。这也可以叫做“急流勇退”。不过,“急流勇退”这句成语,含有“功成不居”的意思,往往是赞许人的明智,是褒意。然而洋人的“急流勇退”的之“勇”,不过是求生的本能罢了。实际上,在急流中不可能容人勇退。退不仅危险,而且是愚蠢的。对于乘坐皮筏而言,只有“急流勇进”方可化险为夷。广而言之,人生一世,罕见有人事事如意,始终一帆风顺的。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而这种挫折,又往往会决定人的命运。关键在于经历挫折之后,人所采取的态度。有的人因挫折而奋起,有的人因挫折而一蹶不振。其实,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难怪国际歌也强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
敢于直面人生,并以坚韧的毅力接受种种挫折考验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生活中,人们少有遭遇有形急流的机会,而无形的急流可能与你多次相逢。此时,你必须舍弃任何退路的诱惑,因为无形的“洋人招手”更为可怕;你别无选择,唯有“急流勇进”,勇往直前,才会出现“柳暗花明”。难怪古人发出“自古英雄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感叹,可见,人生经历一些磨难,并非是坏事。如果一个人碌碌无为,虚度一生,纵然苟活百岁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洋人因逃生而陷入绝境之中,度日如年,苟延残喘,确是行同活着的死人一般。因此,那陷入绝境的洋人所留下的“洋人招手”的悲凉故事,分明是应了古代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应予诫记。即使是传说也罢,能够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催人奋进,也算是一项精神收获。如果有人能对这个传说故事,细品三思,大概也会认同我的感受,以为这非牵强附会之言了。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