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银川的变迁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公元1038年,党项羌人李元昊经过对北宋、辽国十多年铁骑征战,终于圆了自己的“皇帝梦”,建立了西夏王朝,帝都建在兴庆府,也就是现在的宁夏银川。

 银川这座城池,900多年前,就是西夏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兴庆府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雄踞塞上,气势不凡。

 李元昊称帝后,大规模扩建兴庆府。因受银川平原南北湖沼洼地的限制,西夏王朝的都城横向修筑,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城郭。据明代宁夏地方志载,兴庆府故址相传为“人”字形,即以城郭为躯干,以城东黄河西岸的高台寺为头,双足直抵贺兰山。这种“人”字形城池的建筑形制和左右对称的布局,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整个城市有明显的纵轴线和横轴线。城门、道路、宫殿、坊里、市集及各类建筑物均前后有别,上下迥异,显得十分和谐、整齐。今天的银川市老城区,正是在西夏故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兴庆府作为西夏都城,与中原王朝的都城相似,有宫城和外城两种。城中不少地方的命名,借鉴了唐代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的名称,这反映了西夏文化与中原文化内在的渊源关系。宫城位于兴庆府的西北部,四面置城门,上有门楼,门曰“摄智门”、“广寒门”、“车门”、“南怀门”和“北怀门”。兴庆府南北各两门,东西各一门,每门上建门楼,城内还设有众多的街坊巷市。另外,兴庆府内还有李元昊避暑宫、戒坛寺、承天寺、军营、仓库、民舍、内学和太学等,加上各种政府机构,都城的职能十分齐备。兴庆府最突出的特点是宫城位于外城的西北部,并非中原地区常见的以宫殿为中心,规整对称。贺兰山东麓西夏陵区的帝王陵园亦如其都城布局。这种规划布局可能与西夏的社会习俗有关。

 近年,在贺兰山一带发现多处西夏宫殿遗址。从有关资料记载可以看出,李元昊殿宇宽敞宏伟,陈设富丽堂皇。这些宫殿的建筑,反映了西夏人的建筑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

 再美、再大、再结实的城池,也抵不过战争或自然灾害的摧残,兴庆府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1206年,铁木真称王,这个号为成吉思汗的人,统一蒙古后继续南进,意欲统一中国,并首先把矛头指向了西夏。在此后的22年间,成吉思汗4次亲征。锐不可挡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1227年,蒙古大军包围兴庆府达数月之久,西夏王朝守军最终因弹尽粮绝,于1227年6月缴械投降。然而,在西夏王朝灭亡之前,成吉思汗却因中了党项人的毒箭而毙命。处于战争癫狂状态的蒙古大军,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不但血洗了兴庆府这座都城,而且将宫殿、史册付之一炬。

 到了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国君赫连勃勃在兴庆村建王家园林,称为“丽子园”,使之成为一座风景优美的游乐之地和大夏国驻军、屯粮重镇。相传银川北郊的海宝塔即为赫连勃勃重修。北周在此设怀远郡、怀远县,隶灵州管辖,此为银川设县级建制之始。隋唐时期,今银川仍属关内道灵州灵武郡辖地。此后,兴庆府改为中兴府。元朝改中兴府为宁夏府城。明朝,银川为九边重镇之一,当时银川为宁夏卫城所在地。清代时,今银川亦为宁夏府城。中华民国元年,宁夏府称为朔方道,今银川为朔方道郡城。1929年,宁夏省政府成立,今银川市为宁夏省会。1949年9月23日,银川解放,9月29日,银川市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目前辖城区、新城区、郊区3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千年古城银川又名凤凰城,有宁夏明珠、“塞上江南”之美誉,自唐代以来即为华北通向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一直都是宁夏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如今在此居住的有回、汉、满等26个民族的人民。

 几千年过去了,银川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华夏文明,产生了宝贵灿烂的文化。大漠金沙、黄土丘陵和水乡绿稻、林翠花红,这些截然相反的景色,却在此巧妙融合,相辅相成,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西夏王朝历史文化、穆斯林风情、戈壁荒漠奇景、塞上江南自然景观,在这些厚重而博大的历史、文化气息中,既渗透着千年前帝王的梦想,也渗透着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富有朝气的蓬勃魅力。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