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问古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山东梁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水浒传》一书行世,更使梁山蜚声中外,名扬天下。随着“水浒”文化学术研究与探讨的深入发展,梁山逐渐引起世人关注。对梁山的历史文化,作者初步作以下三方面的考证。
梁山之名的由来
梁山本名“良山”,可见于汉代以前的典籍。《史记·梁孝王世家》有孝王“北猎良山”的记载。这里的“良山”,即今天的“梁山”。“良山”改称“梁山”始于汉代,说法有二,可引地方史志为佐证。
其一,因梁孝王游猎而赐。梁孝王刘武是西汉文帝之子,初分封为淮阳王,后徙为梁王。刘武游猎良山,暴病而亡,葬于良山之阳,遂易名“梁山”。汉景帝为之树碑,即旧志中的“帝子遗碑”,为寿张八景之一。《大清一统志》载:“梁山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而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云:“梁山,州(东平州)西南五十里,接寿张县界。本名良山,汉梁孝王尝游猎于此,因改为梁山。”
其二,因光武帝避叔讳而易。西汉设寿良县,东汉光武帝叔父名刘良,为避其讳,光武帝改寿良县为寿张县,良山亦易名“梁山”。“良山”易名,《汉书》与《后汉书》及《山东通志》均有记载,以《山东通志·山川》记述较为确切。其云:“梁山考县本名寿良,因光武帝避叔讳改名寿张,则山(良山)之改良为梁以此。”
“梁山”易名的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以后者说法可资征信。先秦时期,有古邑因近良山而得名良邑,在良山不远处还有寿邑,亦称“寿聚”。《山东通志·古迹》云:“寿良在县东南境,一为良邑,梁山本名良山,邑以山得名;一为寿邑,战国时秦伐齐取刚、寿是也。”西汉设有寿良县,可推想由寿邑和良邑合并而置。考梁山,西汉属寿良县,东汉属寿张县。唐代以后,随着寿张县北移和区域变动,梁山虽几易其主,但多在寿张县内。至元代以后,梁山成为寿张、汶上、郓城三县的分野。梁山西北属寿张,东南属汶上,其南怀抱的独孤山(独山)则属郓城。1947年,梁山归属昆山县。1949年9月,昆山县改称梁山县至今。
梁山堪称佛教圣地
梁山藏奇纳胜,灵光四射,历史上曾是鲜为人知的佛教圣地。
隋唐时期,佛、道二教盛行,地处偏僻、环境幽雅的梁山也成为僧徒设坛传教、道士修身养性之处。环梁山寺院林立,教徒云集。在众多的寺院中,以莲台寺和法兴寺擅名。莲台寺坐北朝南,围以石壁女墙(呈凹凸形的矮墙),主体建筑为一殿两院。大殿莲台石佛,雕刻精细,技法娴熟,“色如古铜,扣之有声。”莲台寺高僧名师荟萃,善男信女求仙拜佛者蜂拥而至,经年不衰。法兴寺楼阁参差,建筑宏阔,晨钟暮鼓,香火兴盛。寺院僧徒多尚武练拳,自成门派,时与嵩山少林齐名。明代抗倭英雄西竺禅师,系法兴寺主持。他武功高强,精忠报国,率僧兵三千赴东南沿海抗倭。明正德年间,曾三次被武宗召用。他不慕权位荣华,功成名就隐居法兴寺,死后葬于梁山,其墓碑墓塔尚存。莲台寺和法兴寺旧有“莲台春色”、“法兴夕照”等胜景,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游览朝觐。如唐朝大诗人李白、高适等都到过梁山,并留下不少“美其幽雅、畅厥情怀”的诗词。宋代以后,来梁山观光揽胜的更不乏名士。宋代的苏轼、元代的陆友、明代的刘基、清代的王士祯等多次来梁山。烟波浩淼、芦苇丛生、别具江南水乡风貌的水泊梁山,令他们诗兴大发,写景抒怀于笔下。如苏辙《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菰浦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袁桷《梁山泊》:“嫩草丰茸间软蒲,一川晴绿映春芜。”刘基《题梁山泊分赃台》:“饮泉清节今寥落,何但梁山独擅名。”钱达道《登莲台》:“乘月来登最上巅,法台高处耸金莲,虎崖百丈偏生猛,龙象千秋色尚鲜。露邑翠盘仙掌动,香消红粉镜光圆。尘机扰扰何年息,醉向山僧一问禅。”
梁山是《水浒传》的渊源所在
金圣叹说:“天下文章,无出《水浒》右者。”《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奇书之一,它的成书与梁山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梁山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又是济水、汶水汇聚之地,古称“泽国”。黄河多次迁徙改道与决口泛流,使梁山水面渐大,至宋代形成“方圆八百里梁山泊。”正是山高水阔,形成易守难攻的天然壁垒。清代曹玉珂在《过梁山记》中称梁山“险不在山而在水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梁山成为藏龙卧虎、绿林好汉出没之地。《宋史》记载:“梁山泊素多盗贼”。其实,在梁山泊栖身居守过的绝非宋江一例,仅宋代不下十余起,影响较大的还有黄麻胡等。像明代的李青山、清代的周魁轩,乃至民国时期的冯天臣等农民起义,都曾在梁山设营扎寨,称雄一时。“只身叶舟栖芦荡,风雨霜雪荡水乡。官捐逼得鱼虾尽,泪浸水泊骨撒岗。”统治者横征暴敛,置民于倒悬,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他们凭借水泊天险,啸聚山林,与统治者进行不屈的抗争,演出一幕幕生动的历史活剧,留下众多的行迹、遗址和传奇故事。古往今来,历代统治者都视其为洪水猛兽,把草莽英雄作为心头大患,进行血腥镇压和诛剿,还在梁山“勒石山巅,垂为厉禁。期于窟穴肃清,萑苻屏迹。”对梁山的古建筑肆意毁坏,以绝其迹。但水浒英雄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传说,却在民间不胫而走,乡里妇孺几无不知,誉满人口而历代不衰。此外,水浒故事还多被编入地方戏。元杂剧活动中心之一的东平府,与梁山仅一水之隔。著名剧作家高文秀、康进之、李致远等多次来梁山收集有关轶闻传说,创作了《黑旋风双献功》、《折担儿武松打虎》和《都孔目风雨还牢》等优秀剧目。对水浒故事与水浒戏,世人喜闻乐道,熟知于心。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写道:“乡愚闻之,慕其英勇,与世道人心,大有所害。御史胡定奏请毁板,并禁演剧,部议准行,而外间概不遵奉。虽公卿大臣家,案上翻阅、席间演唱如故也。”官僚阶层如此,民间更甚。人们对水浒人物的钦慕与崇拜之情、怀古之感可见。水浒故事与水浒戏,无疑给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创作灵感。没有丰富生动的水浒故事,卓立千古的不朽之作《水浒传》的成书是不可想像的。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开封兴盛话汴水
- 下一篇:永靖峡谷群传递的文化信息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