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近代,张姓人群主要分布在中国腹地黄河、长江流域,此不详述。现将张姓在边远地区的分布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在位于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两省,就居住人口而言,张姓是属人口较多的姓氏。浙江的嵊县、宁海、余姚、江山等地,张姓人居住较为密集,族众人多,影响较大。福建的福州、厦门以及长汀、宁化的客家民系中,张姓人较多。
五岭以南广东省的张姓民众,多为唐宋时代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迁去的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有韶关、南雄、蕉岭、梅州、大埔、兴宁等地。
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姓张。“土司张姓”就是白族、彝族、哈尼族中的张氏,主要分布在保山、祥云、洱源、大理、元阳、北胜、开远、南华、腾冲等地。
东北三省的张姓人群大多是从内地迁去的汉族人,也有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张姓在辽宁分布较为密集。沈阳、辽阳、岫岩、绥县、锦县、兴城、朝阳、锦州、肇源等地,是张姓居住较集中的地区。
在我国台湾岛的台北、彰化、嘉义和高雄等地,有很多张姓居民。从清初到20世纪中叶,不少张姓人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迁居台湾。因此,张姓成为台湾的大姓之一。依1995年估计,台湾地区张姓人口有1455000人,台湾向来有“无张不成乡”的谚语。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不少张姓居民。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苗族、彝族、瑶族、黎族、壮族、侗族、高山族、阿昌族、藏族、土家族、布朗族中,都有张姓人群。
旅居国外的张姓人士,以东南亚地区为最多。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地,都有不少张姓侨民。其迁徙年代有的已经很久远。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封建宗法制度的残余基本被扫除。宗族组织在我国大陆已不复存在,小家族成为社会的细胞。近年来,在河南、山西、福建、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成立了张姓研究会,开展张姓源流和张姓名人的研究活动,有些地方又重新续修张姓家谱。一些海外华侨也回国寻根问祖。在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仍有不少张姓宗亲会、联谊会存在,并开展一些活动。在台湾地区的7市18县中,除边远的台东县及连江县马祖两地外,均有宗亲会组织。他们以一县市为单位,张廖简联宗,仅张廖、张简联宗,或各姓单独,或跨县市,不拘形式,规模不等。1994年3月13日台湾省张廖简宗亲会正式成立。宗亲会又横向组成青年会、妇女会、烹饪会、插花会、茶艺会、上风舞会、各种乐器研习会、各种体育会、国术会等等,开展活动。
我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依据 1982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张姓人口有7800多万人,是当代中国的第三大姓。
张姓起源
关于“张”字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
张姓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周鸟)、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前589)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走翟)、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 (1408)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西河胡张××”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
时期(720—962),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黎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其由来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县)洋琳洞黎人张红须,道光九年(1829)领导当地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侗族张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并与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来的。其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系的由来不很清楚。原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等区。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县)有部分侗族张氏迁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台湾。清代有张李成,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湾淡水大败法国侵略军。
阿昌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纳西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区。由来也不明。
僳傈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僳傈族聚居地。
蒙古族张氏。蒙古族张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来,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派则不明由来。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张把腰,于成化年间领导农民起义于石城堡。
朝鲜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在清代初年,他们大多编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统正黄旗辽阳人张偏图、都统正蓝旗易州人张雅图、甘肃巡抚镶黄旗人张文兴、山西巡抚正白旗辽阳人张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张良弼,他本是正白旗仓衣旗鼓人,世居沈阳。在攻克辽东时,因功由鼓人升为佐领。后围攻锦州,击败明朝大将洪承畴,授予二等轻车都尉。其子张时荐,袭父职,后来加爵至三等男。
满族张氏。满族张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来。今岫岩县哈达乡张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其先祖是长白山二道沟的镶红旗人。
回族张氏。回族张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罗德氏改姓而来
的。其他支派的由来则不很清楚。张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阳回民中,以姓马、张、苏、海、蔡者为多。民和县回族大姓依次排列为马、冶、刘、杨、白、张、陈,他们是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从甘肃水阜河十二庄迁来的。今拉萨市的回族张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从四川来的。
彝族张氏。彝族张姓人有一支是南诏王蒙氏之后,详见本章第一节。在四川德昌县麻泉公社有一支张姓,其先祖为会东土司张氏,是彝族人,但后来逐渐汉化,最终成为汉族人。
苗族张氏。苗族张氏有一支是宋代由江西迁居湘西的大章、小章兄弟二人后裔改姓并与苗人通婚而来的。
土家族张氏。土家族张氏有一支由宋代大章、小章兄弟后裔改姓而来。在今湖南龙山县境有一个历元、明、清三代的张姓土司世家。兄弟二人,大哥叫张金隆,是白岩洞长官,弟弟叫张义保,任上溪土知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弟弟出继才满一岁的儿子张友谅给哥哥。明洪武九年(1376)友谅袭任白岩洞长官司职事,而土溪知州一职因义保于洪武三年病故而一直空缺。这种情况下,经宣慰使彭添保出面,让友谅归宗,承袭知州,而伯父白岩洞长官之缺则请族人洞民总管张那律升补。这两个土司家族世代相传,直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时止。子孙繁多,习俗渐异,渐渐分演成土家、汉、苗族。
乌丸族张氏。乌丸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古老民族。东汉末年,中山国(侯国)丞相张纯与一个叫做共的乌丸族“大人”(首领)联盟,反对汉王朝,自号天安定王,成为北方诸郡乌桓元帅。从此以后,张姓成为乌丸的贵族之姓,有好些乌丸人就改姓张氏。后来曹操平定乌丸,将其部落迁往内地。今南皮县张氏,大都是这时迁来的。
三、他姓改姓
前凉王张天锡未称王前就与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刘肃相友善,并依靠他们谋杀权臣张邕,谋杀侄子前凉王张玄靓,自立为王。为酬其功,赐二人姓张氏,视为自己的儿子,并依诸子之例,以“大”为字,改梁、刘二人姓名为张大奕、张大诚。
辽阳(今辽宁辽阳)渤海族人高霸,生活在辽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张。其子张祐、孙张匡,都眼务于辽代,官至节度使,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张匡有两个儿子,长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军节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贞,历任金代静江军、镇西军、兴平军节度使,东京路都转运使等,金世宗时官至户部尚书。他为官以厚道、正直著名,史称“厚而刚毅,人畏惮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荫补军正。正隆二年(1157)中进士。因其妹嫁给金世宗为元妃,所以升迁较快,先后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但为官不能“正谏”力争,以不违抗上命为原则,所以政绩不大。
玄素的同辈人,即高 (张)霸的曾孙张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声名显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辅年间,就以出谋划策而被任命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天眷二年 (1139)参与制订内外礼仪程式,迁礼部尚书。海陵王即位,为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天德三年(1151),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宫。贞元六年(1153),金迁都扩建后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则因功拜为平章政事,寻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又主持营建汴京(河南开封)城。六年(1161),海陵王南下进攻南宋,他留治尚书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权,主持军需后勤工作,支持前线作战。世宗即位,拜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大定三年(1163)逝世,谥号文康。张浩有五个儿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张汝霖(卜1190)能继承父业。汝霖,字仲泽,少年时就聪慧好学,深得父亲喜欢。张浩称赞他是张家的千里驹。贞元二年 (1154)赐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运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师,拜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世宗临终前,与太尉徒单克宁等同受命为顾命大臣,迎立章宗完颜憬(王景)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 1月)逝世,改封莘国公,谥号文襄。
在今湖南永顺、保靖、花垣县境内,有很多张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来。相传宋代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边,当上了屯长,他们就不再东返,而在此定居落业了。子孙繁衍,人丁渐旺,出于老兄门下的叫大章,出于老弟门下的叫小章。再后来,可能因为章、张读音相同,或许是垦荒拓地离不开弓矢,抑或是为了鼓励大家的军武奋猛之气,他们就由章而改姓为张了,并且不断分支迁徙,散居于永顺、保靖、永绥(今花垣)各县,尤其集中于平扒、丫家、茶洞、老旺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区在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前,还是土司辖地,是土、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这支由章改张的人,和土居的少数民族通婚、杂居,人乡随俗,渐渐地他们就被同化了。所谓“在土村为土民,在苗寨为苗人” (清·严如煜《苗防备览》卷9)。不仅姓氏改了,连族别也变了。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这支张氏后裔人数不断增加,于是就向湘西周边地区扩张迁徙,今天的湘鄂川贵四省边境地区甚至云南、广西都分布着大章、小章的子孙。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聂台的人,因为和人结怨,为逃避仇家追杀,就改姓张,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其后人张辽最有名。张辽(169—222),字文远。虽然是他姓改归张氏(在古代有关姓氏学著作中,称这种现象叫“私冒”。也就是冒名顶替),但他却得张姓真传的军武之气,成为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据文献记载,在曹操与陈兰、梅成的天柱山战斗中,张辽率兵冒死攻人纵深二十余里、两面高峻险狭的山谷,全歼陈、梅之军。又有一次,张辽屯兵合肥,被东吴孙权率军包围。为了突围,他亲率八百敢死队员,趁夜硬闯吴军布下的陷井,高喊自己的名字,一路直杀到孙权帐前,刺死吴军十多名护卫将领后,又冲出重围,将落进陷井中的人“拔出”。其武猛之威,震慑吴军。曹操“大壮”,拜为东征将军。
其后屡立战功,封晋阳侯。公元222年,病死军中,谥号刚侯。儿子张虎、孙子张统先后嗣袭晋阳侯爵。张辽的哥哥张汛也因战功封为列侯。
天庆五年(1115),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手下一个名叫张家奴的将军,领兵攻克高州(今内蒙古赤峰市)。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中黑山军首领张燕,本姓褚,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人,张牛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后,他聚众万余人响应,不久合并张牛角领导的起义军。张牛角死后,他被推为首领,遂改姓张,以矫捷而被称为“飞燕”。曾与常山、赵郡、上党、中山、河内的各路起义军联合,号为“黑山军”,坚持斗争。后降东汉政府,被任命为平难中郎将,参与军阀混战,所部逐渐脱离,乃归曹操,任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食邑500户。其子张方、孙张融先后嗣承侯爵,成为曹魏时期的一个贵族世家。
得姓地望
关于张氏的得姓地点,目前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河北清河,二是河南濮阳,三是山西太原或永济。
张氏的得姓地望,以及得姓始祖挥的活动地区,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能从挥的父亲玄嚣说起。《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意思是说玄嚣降生在江水,封邑在青阳。江水在古代江国境内,就是今天的河南息县。但玄嚣的降生地与挥的活动地域关系不大,玄嚣的封邑青阳大约是挥成长、活动的地方。
“清”和“青”两字古代通用。古代又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因此,人们认为,青阳,就是清水的北面。
古代的清水有两个源头:一是今河南省获嘉县北黑山,一是今山西省高平县。后者就是古代的丹水,它向南穿过太行山,东流入吴泽陂,然后注入发源于获嘉县北黑山的清水。再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淇县、内黄县,然后进入河北省的魏县、清河县、沧州市,至天津入海。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改道,南注黎阳 (今河南浚县北),清水就由此流入黄河。三国时曹操开白沟遏淇水北流,就走的是清水故道。由于年长日久,受黄河改道的影响,致使河道淤塞,或某段河道改名,于是清水隐没无闻。
被人们称为张姓的两个起源地的河北清河和河南濮阳,都属古代清水流域。只不过清河在下游,濮阳在上游。
张氏得姓于河北清河的说法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张浚等人纂修的《张氏统宗谱》。这部谱书的《得姓郡望》篇说:“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予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意思是说尹城国(后来的清河郡)的清阳县是挥造弓矢、封弓正、祀弧星的地方,也是张氏得姓的地方。但是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河北清河是“帝后所都”,黄帝、颛顼、帝喾等都没有在这一地区活动,挥也不大可能在这一地区生活。但是清河张氏从郡望角度说,确实是张氏中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支。
河南濮阳古称帝丘,是传说中的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活动的主要地区。濮阳是颛顼的都城所在地。颛顼死后就埋葬在这里。颛顼的族子帝喾埋葬在“顿丘城南台阴中”,即今天的河南清丰县境内。
濮阳不仅是颛顼和帝喾活动的中心区域,而且还是夏王相建都之地,又是商先公相土的东土。这一地区位于新石器时代华夏部族的仰韶文化与东夷部族的北辛文化的结合部。前些年在濮阳西水坡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蚌壳堆塑龙虎,被人们称为“中华第一龙”。近年来在这里又发现有众多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先商文化遗存。
挥是弓箭的发明者,他的部族又以制造弓箭为业。因而挥生活的地区一定有制造弓箭的材料。我国最原始的弓箭有“桑弧蓬矢”,就是用桑木做弓,蓬梗做箭,但更多的是用竹作箭。后来又用骨头制成箭头,称“骨镞”。濮阳古代有“桑间濮上”的地名。濮阳西边的(庸阝)(y。。g,国名,在今河南新乡西北)地也多桑树,因此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庸阝)风》中有《桑中》和《定之方中》两首诗歌,说“期我于桑中”,又说“说于桑田”。这虽然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情况,但也可以证明古代帝丘、朝歌一带桑树很多。《诗经》的《卫风》中有《淇奥》、《竹竿》等诗篇,说这里“绿竹猗(yi,美盛貌)猗”、“绿竹青青”。濮阳一带既有柔韧的桑树,又有坚硬的竹竿,为制造弓箭提供了材料。
张姓改他姓
在张氏大家族中,先后有一些人离开长弓徽记的军武之列,而改归到吐罗氏、宇文氏、完颜氏、东方氏及李,奚,汪等姓的旗下,也有人两情难忘,扯起了新的旗号张姓改李姓。第一个改姓李的是农民起义军首领张昌。张昌(?— 304)出身于西晋义阳(今河南省新野)蛮人张氏家庭。起义前在平氏县(河南桐柏县)当杂役小吏,被人卑称为“小臣”。他从小立有大志,好论兵法攻战,武力过人,不甘卑贱。永康元年(300),李特在四川领导流民起义,他即暗中联络数千人,准备起义,但以条件未成熟而暂时没有起事。太安二年(303)西荆州太守强行征兵人川打仗,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此时以张昌为首的数千流民就到获得丰收的江夏(湖北安陆)一带“就食”,了解到民心厌晋的情况后,即于五月在安陆县石岩山宣布起义。他改名李辰,以与四川的李特形成东西呼应之势。占领江夏后,他拥立山都旧吏丘沉为天子,改名刘尼,以恢复汉室号召天下。李辰自任相国,下辖百官,以掌军政大权。江钙(今武汉)之间“一时焱起,坚牙旗,鸣鼓角”,都响应起义。很快义军壮大到13万人,占领荆、豫、江、徐、扬五州,所谓“跨带五州,树立牧守”,建立了稳固的统治,随后又南下长沙、湘东、零陵。为镇压起义,西晋政府派司马陶侃率五路军队围攻。在强敌进攻下,起义军虽英勇“苦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李辰逃到下隽山(湖北通城县境),准备待机再起。次年秋天,不幸被官兵发现被俘,遂恢复姓名,以“张昌”之名而英勇就义。姓氏的变易,在张昌这里是一种斗争的策略,它伴着血与火,带着悲怆,更表现出“长弓”徽号子民所特有的武猛和威风。
以上张昌为响应李特起义,出于策略而改姓李的,历史上还有一些张姓人随养父而改姓李的,唐代末年的张存信、张嗣本就是这样。张存信(862—902),本名张污落,回鹘人。因投于大将沙陀族人李克用门下,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信。克用义子还有李存进、李存贤、李存牢、李嗣本、李嗣恩、李嗣凉等人,他们原来的姓氏分别是孙、王、符、张、骆、邈传烈氏,和李存信一样,他们在镇压黄巢起义中为李克用立有战功。后来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政权,这些人又为后唐开国元勋。同光四年(926)存勖被部将所杀,沙陀族的邈佶烈氏李嗣源被推为皇帝。嗣源怕当年同为克用义子的各位义兄义弟威胁自己的皇位,于是就下诏要他们复原姓而不复本名。但历史文献中,张污落多记作李存信,也有记为张存信的。张嗣本则不知原名叫什么。这里的姓氏的变化,则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权势与利益。
另外还有被李姓王朝赐姓为李的。除前述张忠志赐姓名为李宝臣之外,尚有郓州人张从楚,以战功被后唐庄宗李存勖赐姓名为李绍昭,官至武信军节度使
张姓改姓东方氏。东方朔(前154一前93)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宦,文学家,常以正道讽谏武帝,得不到重用,故其名气大而官位不高,历官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长于诗赋,代表作为散文《答客难》。东方氏的始祖,却是张氏后裔。据文献记载,其父张夷,字少平,世居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父病家贫,母亲田氏怀他其间,父亲不幸逝世。失亲之痛,又使贫困中的田氏病倒了,生下孩子仅三天,她也就无奈地离开了人世。这个失去父亲的可怜的婴儿,在黑夜中无力地大哭,被邻居家发现而收养,这时东方刚刚发出光亮,因此就姓东方氏。关于东方朔的得姓,还有好些说法,有一说认为这个张家的孩子出生时,天刚亮,故改张氏为东方氏。也有的书如《洞冥记》说,张夷死后,田氏梦见太白星而怀孕。守寡怀孕,田氏感到羞愧,怕人家因此而不和她来往,就跑到代郡的东方里,到五月朔日(初一)天亮时生下孩子,因而改姓东方,取名朔。
张氏改姓灌。秦汉之际,有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张孟,尝充任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受到赏识推荐,官至二千石。为报其恩,故改姓灌。灌孟在平定吴王刘濞等发动的七国叛乱时,战死军中,其子灌夫为报杀父之仇,奋猛作战,拜为中将郎。历任代王丞相、淮阳郡太守、太仆、燕王丞相等。性格豪爽刚直,不阿权贵,礼敬贫贱。得罪丞相田蚧,被其诬陷杀害。其子恬嗣,元朔中因罪贬为平民,由张氏改姓而来的这一支灌氏得以传世繁衍。
张氏改姓叱罗氏。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张羡因功受赐改姓叱罗氏,历北周,至其子(日巨火)复姓张。
张氏改姓宇文氏。南北朝时期,北魏临邑(今属山东)人张崇,官高平县令。其子张轨,年幼好学,“志识开朗”,尝游学洛阳,与孙树仁为莫逆之交。永安中(528—529)人关投贺拔岳,任记室参军。岳死,宇文泰被推为主帅,又受到宇文氏信任,历官郎中、中书舍人,封寿张子爵,出任河北郡守,有“循吏之美”。魏帝元年(555)拜车骑大将军,次年赐姓宇文氏,以表彰其功。恭帝二年(555),卒于陇右长史任上,时年55岁。有儿子名肃,后复姓张氏。
张氏改姓完颜氏。完颜氏是金朝国姓,按照金代制度,凡赐国姓者有三等,一等是率兵一千而败敌三千者,主将“缌麻”(高、曾、祖、父四代)以上都可追赐。二等则是领一千兵败敌二千者,主将“大功”(叔伯、堂兄弟等二代)以上都可追赐。三等则是一千败一千者,则只赐主将本人。因此,在金代凡赐姓完颜氏者,即是一种荣耀。元光元年(1222),金朝屡受元兵侵扰,中都东路经略使高阳公张甫,率兵抗元,力保雄州、霸州及高阳、信安、文安、大成、保定、静海、宝坻、武清、安次等县,赐姓完颜氏,进宫金紫光禄大夫。 同时赐国姓的还有元帅左监军张进。在此之前,张开也曾被赐姓完颜氏。张开(?—1232),景州人。至宁末,拥兵自守,屡立战功祐贞 四年(1216)率所部收复河间府及沧献二州十二县,诏赐姓完颜氏,官观州刺史,率兵保卫南京。兴定元年(1217),官同知彰德府,三年(1219)任潞州招抚使,孟州、太原防御使。四年封上党公。正公年间潞州失守,部众溃散。天兴元年想收拾溃兵再起,被人杀死。
张姓改姓女奚烈氏。金咸平府人张资禄,随金兵攻南宋泰和县有功,始任易县尉,迁潞县主簿,贞祐间,历任德州同知,泰州同知、通远军节度使,兴定元年(1217)改任西宁州刺史,因功赐姓女奚烈氏。后来被元兵俘虏,守节不降而死。
张氏改姓朱。这主要是明代皇帝因功赐国姓。正德十二年 (1517)前军右都督张洪与其他都督江彬、许泰等被赐予国姓,称朱洪。
张廖氏:表现人间真情的符号。在历史上,还有张姓之后加另一个姓氏,形成一个新的复姓的,张廖氏就是这样的。元末,有一个穷秀才叫张教书,入赘到福建诏安县富陂乡(今官陂乡后塘村)廖姓人家做女婿。张先生孝顺生父,也敬重岳父,因此既不能随俗让自己的子孙不姓张而伤生父之心,也不能姓张而伤了岳丈之情,两情难却之时,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立下遗训,令子孙改姓张廖氏。传至11世,始有一支随郑成功迁到台湾,再传至17世,今天海峡两岸已有二千余人。内有张廖氏十七世孙张廖富源,带着《张廖民族谱》东渡扶桑,到日本发展。
张姓迁徙史
张姓起源于“青阳”,也就是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清河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流经今河南省的新乡、濮阳,河北省的清河、沧州等地,从天津入海。清河上游的濮阳一带为“颛顼之墟”(上古帝王颛顼建都之地),可能是张姓的起源地。西周后期有个叫“张仲”的人,曾经辅佐周宣王。他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张姓先民。到了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是张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区。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张姓先民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更广阔的中原地区建立家园。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期,也是张姓先民的辉煌时代。他们辛勤劳作,顽强战斗,显示了自己的武勇和智慧,建立了丰功伟绩。在黄河乃至长江流域,出现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张姓望族。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民众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张姓先民的足迹不但遍布于大江南北,而且还到达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张姓人群的踪影。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张姓先民在祖国大陆的分布更加广泛。他们不仅开始到达台湾、海南等我国沿海岛屿,而且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他们就从三晋走向诸侯各国。到了秦汉时代,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祸福旦夕的政治风云等等这些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因素,推动着张姓先民们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更需要繁荣昌盛、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自己去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因此,如前所述,到西汉木年张氏家族从古冀州分迁到全国很多州县郡国,并形成了好些名门望族。
秦汉时期
张姓向西南地区的×最早见于公元前316年,秦国惠文王派张若为蜀国守,组织秦民万家入川今云南、四川的白族张姓,相传是战国时期从陇西迁来的,估计就是张若组织的×。此后代有张姓移人,并且主要是从关中、陇西地区而来。隋唐以前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关中地区,每逢战乱或宫廷政变等大的变故,京畿地区的张姓显贵就往往随朝廷走蜀道避难西南。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的唐国子监祭酒张磷就是在广明元年(880)因避农民起义军随僖宗南迁成都的。张姓从外地进入西南的第一站一般是今四川地区(明清也有从贵州、云南进入的),然后向云、贵、藏各地迁徙。《元史·地理志》在谈到会川路永昌州(会川路辖地在今滇川边境地区,路治在今四川会理县,永昌州治所元代在今四川境,明代起在今云南境)的沿革时说,至南诏时期,“蒙氏改会川府,置五(贝佥),徙张、王、李、赵、杨、周、段、何、苏、龚、等十二姓于此。”明代播州(今遵义)七大姓中就有张氏,其排名为田、张、袁、卢、谭、罗、吴。
两汉之际,张姓家族迁徙的出发点大体来讲是中原大地(包括河东、河内等)和关中地区。中原是由张姓祖居的古冀州辐射而形成的,关中长期以来则是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较多显赫的张氏大族。家庭的迁徙受到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时候带着选择,有时则是盲动,更有出于无奈被迫的缘故,因此其行动是千变万化的。但综合考察其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张姓迁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而言之,总的趋向是以中原和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辐射到全国各地。小而言之,具体到某个州县也是这样,先是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大的迁徙行动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数时候是无奈的、被动的。
西汉木年王莽当政建立新朝之时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逐渐南下。西汉木年,王莽当权,时元始元年(1)九月十三日,一祖带领男妇族人众多,过扬子江,分往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托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 (即今韶关)、汀州(即今福建长汀)、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 (在今福建),一祖人湖州(在今浙江),一祖人演州(在今越南演州府)。各成桑梓,四海散处。后世子孙皆是亲生骨肉,不可弃也”。
张姓向西北的大迁徙,开始于东汉末年。其时天下大乱,中原、关中等地很多张姓人家西进到张理建立的汉中地方政权的辖地避难。这批人中,有一些又追随降归曹魏政权的张鲁。更大一次迁徙是“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政权,多数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而且政权更替频繁,征战仇杀不断,因此,中原、关中等地的张姓先民和其他人一样,除了南下之外,就是西向到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避难。在前凉辖地形成了很多的张姓“大族”。仅《晋书·张轨传》中提到的张姓大臣将领就有31人,其中“凉州大族”晋昌张氏张镇、张越兄弟大有取代张轨之势。
高昌、楼兰一些张氏大族的出现也与上述的迁徙有关。如《张礼臣墓表》说:“苻坚肆虐,挺扰五凉,避难西奔,奄居右地。”又《张雄及其妻麴氏墓表》云:“跗萼散于前庭,波澜流于右地,国家遂久,擗代不归,故为高昌人焉。”
魏晋南北朝时期
自公元4世纪初叶水嘉之乱爆发后,西晋政权很快灭亡,国家再度处于长期的分裂之中。张姓先民活动的中心中原和关中地区,在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时间内,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他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极度的摧残。为了求生,他们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背井离乡大量南迁,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流徙。如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人张韪在东晋初年就被迫离弃居留六世的家园,带着妻儿随晋元帝南迁到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安家落业。而他哥哥的后裔,在战乱中苦苦地撑持着,又坚持了三代,到其曾孙辈张安之手上,已是东晋与南北朝之际了。长安实在忍受不了这长期的战祸之苦,也只得率族人南迁襄阳(今湖北襄樊)。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张姓大世家和其他汉族世家一样,为了逃避落后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往往带领族人成百成千地集体南迁。为了×他们,东晋和宋、齐、梁、陈等南方政权都照他们原籍的州县郡名设置州郡县来管理他们,这就是与这次×大潮相伴而生的著名的侨州郡县制。
楼兰(今×罗布泊)张氏也大多是魏晋时期屯垦军卒的后裔。楼兰文书景元四年(263)载有兼将张禄,秦始三年(267)有水曹督田椽张雕、功曹张龟。秦始四年(268)则有铃下张丰,客曹吏张抚、张钧等。他们是由于中原战乱而不能东返,只得留居当地的。其子孙至今还繁衍于西北大地。
隋唐五代时期
与唐代同时的渤海国有很多张姓贵族。五代初年渤海国为契丹所逼,向我国东北边境方向逃遁,有些张姓先民也就随之从渤海湾地区北上关东。到代替契丹而起的辽金时代,东北地区渤海族张氏就成为大姓,以至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都要改姓张。这个时期张姓名人很多,辽代有朝阳人张孝杰、沈州(今沈阳)人张琳;金代有由高姓改姓而来的辽阳人张汝霖、张汝弼兄弟,他们是名振一时的文武人吏,金代末年还有锦州人张鲸、张臻兄弟割地称雄等。明清时有好些契丹、女真、满族人改姓为张,他们跟随马队征战而流徙东北各地。
今东北地区的张姓还有一些是内地主要是山东、河北各地闯关东的人的后裔。闯关东的人多半是因饥荒战乱而逃荒避难的人,他们或拖家带口,寻觅生存之地,或与当地土著人通婚,其创业立家更为艰难。
宋元时期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后来蒙古族南下。其间全国经历了三次大×,北方人口向巴蜀、两淮、东南、岭南地区流移,张姓情况也如此,这从我们下文叙述的情况中可以看出,而张姓族谱中这类记载就更多了。
在南移的大潮中,南方地区还伴有张姓东移或西移的行动,如南宋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好些名门望族往往东移以迁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抗金名相四川绵竹人张浚就东迁湖南宁乡,经过数代发展,成为大族。元初、明初、清初,都有东南向西南的×行动,江西向湖南的×,至今还留有湘赣“老表”的说法。
海外张氏
越南张氏。越南有抗法民族英雄张定(?—1864)。1860年法国殖民军侵入越南南部,当时任副“管奇”的张定于1861年在鹅贡等地组织军队抵抗,得到广大人民的响应。次年,越南阮氏王朝将其调任他职,企图瓦解起义。起义军民坚决挽留,并公推他为平西大元帅,领导抗法斗争。1864年张定牺牲,其子张权在越柬边境继续指挥抗法军作战,直到1870年止。
朝鲜张氏。汉武帝时,朝鲜王张洛归附汉朝,元封三年(前108)封为几侯(《汉书·功臣表》)。这是我国文献中有关朝鲜张氏的最早记载。2000年后,朝鲜李朝时有画家张承业(1845—1899)。承业号吾园,自幼父母双亡,生活穷苦,曾沦为人家奴仆。努力苦学,终于成名,是朝鲜李朝极有影响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擅画山水、人物、花卉、动物,尤长于折枝花卉。笔法洗炼有力,色彩清新明朗,主势生动豪放,富有民族特点,在朝鲜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世佳作较多,代表作有《梅》、《螃蟹》。
美国张氏。张天德,美国费城中华文化社区中心理事长。张立刚博士,台湾人,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托玛斯·奥森研究中心量子结构部经理。张云樵,美国航空与太空署宇宙航空高级总工程师。张福林,1950年出生于哥斯达黎加,祖父张文廷,于1905年从广东迁居哥斯达黎加,后又迁居美国,张福林于1986年1月12日以哥伦比亚号太空船宇航员升空。张展成,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总会计师。张道行,江苏张家港市人,美国林肯大学校长。张光直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著作等身。张春树,美国密苏里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觉明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遗传生物学家,称“避孕药之父”,1959年在兔子身上完成了“体外受精”试验。张月桂,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行政官员。张雯,女,1967年由香港迁居美国,任美国《环球嘹望》电视系列节目主持人和总编辑,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研究员。张融,女,水彩画家,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1987年获美国联合艺术家协会年度艺术比赛绘画组第一名,1984年任全美水彩画协会会长。朱莉亚·张·布洛克,女,生于中国,1951年随父母亲移居香港再转迁美国,后来与不动产代理人、大商业家斯图尔特·布洛克结婚,现任美国驻尼泊尔大使。张伟湛,美国纽约布朗士科学学校高中学生,获美国1991年度科学奖大赛第九名。迈克尔·张,美国华裔网球健将,母贝蒂·张,父乔姓,居加利福尼亚州普拉林森合。张香桐教授,原上海脑研究所所长,1980年被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全国卫生研究所福格提国际中心聘任为国际学者。
印度尼西亚张氏。张度渊,云南人,苏门答腊华侨资本家。张维居,清末、爪哇岛《民报》创办人。
文莱张氏。张民,漳州人,迁居文莱,为文莱发展工农商业立下大功。文莱王封为拿督勋衔。
泰国张氏。张青,广东人,于清雍正年间迁居暹罗务商。充任暹罗国王的贸易使者,出使清朝。
菲律宾张氏。张德慈教授,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稻米研究所所长,水稻专家,著有《中国早期稻作历史》。张素玉,女,菲律宾马尼拉迪大学文学院中国研究计划学者。
英国张氏。张心沧,英国剑桥大学汉文系教授。
法国张氏。张宗清,法国巴黎保安运输公司负责人。张玉良 (1899—1977),著名女画家,迁居巴黎,对油画、水彩画、版画、浮雕、雕塑艺术,件件精通,是个独创风格的艺术家。在美、日、比、德、希腊、瑞士举办画展,获得极高的评价。
澳大利亚张氏。张任谦,奥大利亚心外科专家,澳大利亚反贪污特别专员。张光裕教授,奥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科学院院士。
巴拿马张氏。巴拿马华人,以广东花县及客家人最多。张志诚,巴拿马工商部次长。
张姓家谱介绍
概述
家乘(sheng),即家族的史书;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修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
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 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张姓家谱的分布
现在图书馆收藏和目录书著录的张姓谱书有100多种。《中国家谱目录》一书收录张姓家谱114种,计949册。
这些张姓谱书如果按地区分,以江苏省最多,达25种;其次是湖南省,有18种;再次是山西和浙江两省,各有12种。此外,湖北省有8种,山东省有6种,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种,广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有2种,河南省有1种。不分地区的有4种。如果从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张氏的家谱最多,达十余种;其次是湘谭张氏,有6种。定阳、南张、姚江、余姚、中湘、湘乡等地张氏,各有3种;浙江、安丘、南皮张氏,各有2种;其他地区张姓支派,多为 1种。
张姓家谱的种类
这些张姓谱书的名称各异,有家谱、宗谱、族谱、世谱、世系谱、会通谱、房谱、支谱、草谱、通谱、谱书、纪略、家乘、世系、先芬录等。名称中往往还包含具体郡望、门派或者先祖号谥,以及郡、县、乡名,以与别的谱书相区别。有的名称中还加有“续修”、“三修”、“四修”等字样。
张姓家谱的内容
张姓的各种家乘、谱牒尽管文字繁简不一,记述范围有别,但内容却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序言、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和家族文献等。其中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谱书中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既要注重上下垂直关系,使源流承递清楚。又要注重左右横向关系,详列人物事迹。张姓谱书往往首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然后再详述各支各派的人物事迹。世系不仅要记载本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还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宗派和辈分。
茂陵(今陕西兴平)张氏宗族的《宗规》中就有“族派字目”。这个宗族共分10个支派,取南宋大儒朱熹“忠孝持家远,诗书命世长”10个字,让各支派分占一字。再以这一字为首,联成五言四句,作为派语。如“忠”字一支的派语是:“忠勤襄国事,正直立人纲。龙虎风云会,修齐诩世良。”这一支派的第一代取名要用上“忠”字,第二代取名要用上“勤”字,第三代取名要用上“襄”字,依此类推。这样,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支派哪一辈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