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根据历来姓氏学者的考证,谷姓主要源于黄帝后裔,具体情况如下:
一、以封地为姓,源于春秋时期。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其后遂以封地为姓,形成郤氏。《鼠璞》曰:“郤姓省文为谷氏。”《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郤氏本春秋时晋之宗室,则此当系出姬姓。”显然是黄帝后裔。
二、出自嬴姓,源于上古的颛顼帝高阳氏颛顼的后裔伯益。由于他善驯鸟兽而被虞舜赐姓为赢姓,传到秦非子之时,又被封于秦谷,所以秦非子的后代子孙就有以祖传的赢氏为姓,有的则“以地为姓”而姓了谷。《姓氏考略》一书考证得很清楚:“谷朗碑,其先出颛顼,益为虞舜,赐姓赢氏,至于非子,封于秦谷,因而氏焉,望出上谷。”由此可见,谷姓人是最为地道的黄帝子孙,家世背景光彩得很。他们的始祖颛顼,正是黄帝的曾孙。
三、少数民族改姓。春秋时期楚昭王时,左尹谷宛的后代。唐朝时有谷那氏改谷姓。北魏时鲜卑族中的谷会氏有的改为谷姓。
发源于山西、陕西的谷姓,很早便播迁到其他地方连位于长江南岸的湖南和江、浙一带,也从汉代末年开始,就已经有了不少的谷姓人家。汉朝有大司马谷永;汉灵帝中平年间,湖南耒阳出过一位大孝子谷朗,后来还曾高官至九真太守,扬名显亲;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座前也有一位备受爱信的都亭侯谷利,以秉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而见称,后来以功而被拜为都亭侯,显达异常;稍后的晋代,湖南桂阳还出过一位博涉经史的名士谷俭,以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倍受后人敬仰。唐朝有太原主簿谷倚、马燧大将谷秀、谏议大夫谷那律、右金吾卫将军谷崇仪。宋朝有登科的谷大向、谷大方,又有谷大忠、谷春。到了清代,谷姓的表现仍然出类拔萃,尤其他们书香传家,出了不少有成就的学者文士。像顺治年间官拜浙江提学命事的谷应泰,就以文章经史知名,他所著的《明史记事本末》,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另外,乾隆年间的谷际歧,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学者,主张“学以自守为本,有用为宗”,倍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当代有中共党政要员谷牧,等等。
谷姓郡望:上谷郡(今河北省西北部)。
谷姓堂号:恩威堂(汉代大中大夫谷朗,征讨交南时,恩威并用,很快平定了叛乱,他拜为九真太守。九真:在今安南河内一带)。
谷姓适用楹联:德播登封芳名千古(明代良吏谷庸的事典);功封广武勇略一时(北朝名将谷褒的事典)。祖孙个个皆名宦(唐代谏议大夫谷那律及其孙秘书正字谷倚、押孙幽州大将谷崇义、玄孙清江郡王从谷从政等,世为名宦);兄弟双双俱画家(清代谷士桓、谷士芳,皆画家,善画仕)。名高列于三杰(唐代太原主簿谷倚,以文词著名,与富嘉谟、吴少微并称“北京三杰”);学富号称九经(唐代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谷那律,淹通群书,尤谙经学,是当时学问渊深的学者和经学家,有“九经书库”之誉)。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谷姓后裔分布于陕、甘、冀、豫、鲁等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