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的韵味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几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陈建功和我骑自行车沿看东皇城根这条热闹的小街往北走,要选一条胡同,为我们合写的京味小说《皇城根》“定位”。每逢散步或骑车钻进小胡同,不论哪条胡同,我都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今入略微不百,路牌卜、 "厂城根",哈,这简一是笑话,北京的城墙有紫的,灰的,哪儿来黄色的城呢?只有皇城!对啦,甭说中外游客,就是北京的许多年轻人,也不知道皇城在哪儿,还以为就是紫禁城呢。历史上,不,也许不该说是历史,本世纪内北京还有四重城: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拆啦,虽说拆有拆的道理,却令酷爱北京的吴哈、梁思成们痛心疾首。如今只剩厂皇城根这地名,还被忌讳"皇"字的人改写为"黄",莫非这里小是六白年常都?……唉,我这北京人逛北京,爱家乡,对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也会如数家珍的呀。

  我们找到了翠花胡同,止合心意 ·故事就应该发生在这样的胡同里 那位从未出场,却令一代名医金一趟神魂颠倒、抱憾终身的姑娘就叫翠花。这是我们心里的胡同啊。白的东口是繁华喧嚣的士府井商业街,洋气的华侨大厦,民航大楼;在四口又抬头可见故宫冷峻的角楼和凝重的紫墙。这新旧反差极大的两片天地之间,二百米氏的小胡同里居住着地道的北京老百姓,小说里的主人公,他们顽强地保存着北京人的脾气秉性。

  人说,甲日又洋气和日又传统的建筑物都仕北乐。"然不光是房子,还有观念、文学、艺术、民风……说到底,还是人。北京人得天独厚,生活在全国的文化中心。有趣的是,大部分北京人又住在小胡同里,创造和维系着深厚的胡同文化。前辈作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龙须沟》植根于胡同文化,今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北京城,我]要写《皇城根》,同样得益十胡同文化。

  小胡同、四合院是这种文化的载体。我们把小说的环境"定位"在胡同里,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北京人特讲仁义。我们把翠花胡同史名为仁德胡同,让老中医金一趟住在这里,他有祖传的"再造金丹",给宋庆龄、郭沫右、江盲看过病,只须来一趟,药到病除,所以许多大人物慕名而来,接应不暇。但他每星期都抽下出一天来给街坊邻居看病,遇到穷苦人还免费义诊。不是说在商品大潮冲击下就认钱不认人了吗?不,仁德胡同还保留着一片净土,这种温薯的、助人为乐的邻里关系,还在北京众多的小胡同里顽强地保存着"风萧萧今易水寒,壮士一去合不复还!"这样的燕赵悲歌,在两千多年以后《四世同堂》的小胡同里不是还能听得见吗?在勇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祁老太爷等平民百姓身上,都能看到北京人这种不畏强暴的正义感。

  然而,北京城的确在飞速地变化着。我们的小说应该是一面镜子,瞧,靠自家人支撑的"金一趟诊所"也分化了:金秀委曲求全,还苫撑着,谁叫她是长女呢?义子兼女婿的张全义却有了外遇。小女儿金枝向往外面的世界,成了家教和家规的叛逆。最后固守在金府的大概只剩下金一趟本人和那位比金家人还姓金的五十年义仆杨妈。《皇城根》这本小说和同名电视剧,也许仅仅是个象征,记述着北京人大踏步前进当中的艰难痛苦,就像生我养我的小胡同、四合院正在被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无情取代一样 北京的小胡同是与巍峨的天安门,金碧辉煌的故宫,上百所高等学府和上百个大使馆交织在一起的。"有名的胡同三干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您不论从哪条胡同里,要请出几位书画家、名角、票友、学者、教授,或者部长、将军,都不困难。这里乃藏龙卧虎之地。当然,胡同里的小人物更多。好在北京人特宽厚,不论职位高低皆可称爷。"小小年纪的贾宝玉是宝二爷,老妓女赛金花是赛二爷,二道贩子是倒爷,蹬平板三轮的是板爷,暴发户是款爷,和尚道士是陀爷,耍嘴皮子的是倪爷,连那背插小旗儿的泥塑玩具也是兔儿爷。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这么多老少爷们儿,远的不说,自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谁家没有悲欢离合?哪条胡同里没有五车故事?在我们写小说的文人心目中,这些故事既然发生在北京,就必然与国家兴衰、民族荣辱紧密相联,要是写得好,它应该是北京韵味浓郁的作品。

  我不知道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北京还能保留多少小胡同?但我相信,这种胡同文化和它浓郁的京华韵味,将长期保存在文学艺术和人们的心里。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