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也许是最后一场雪(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一路走来,路北的天兴居、华清池、便宜坊几家老字号已经人去楼空。在路南,我无望地在一栋栋已然残缺不全的建筑间搜寻,期望可以找出那个被称为“黑猴儿百货”的老字号,未果。记得我爸曾经给我讲过,当年一提起鲜鱼口的“黑猴儿百货”,老北京人无不知晓。尽管我无缘得见,却仍然可以想象到它当年的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在路北鲜鱼口街1号临街的外墙上.红底白字写着“鲜鱼口街”的胡同牌子仍挂在那里。同时可以看到东侧墙上挂着的“长巷四条”的牌子。这样的景象,也许即将成为历中。这也意味着,那条由鲜鱼口街和西兴隆街做脊柱,由长巷、草厂等若干狭长胡同做鱼骨而穿起的、弧线优美的“大鱼”即将成为历史。
街角,又一次看到鲜鱼口11号的那栋古朴的八角二层小楼,尽管只剩下一副木头架子.落满了雪,却仍旧顽强地立在那里。而整条街上,被挡在路两旁蓝色铁板后边的、这样的老建筑几乎每一步都可以见到。这也可以说是整个鲜鱼口街作为一条保留至今、原貌仍较为完好的北京老商业街的特色之一。
继续往东走,自然就进入了西兴隆街。街上人也不多,但兴许是拆迁令颁下的时间相对鲜鱼口较晚的缘故,街两侧的老房子似乎还是昨天的模样。还是在231号院的门牌边上,挂着被尘土染得有些模糊的“西兴隆街”胡同牌。然而,走过几步,路边赫然出现的已经被挑了屋顶、捅破院墙的房子无情地告诉我们,这条古老的街巷,行将消失。
这时候,迎面不远处走过来几个手拉手,系着红领巾、戴着小黄帽的小姑娘,大概是吃过午饭—起去上学吧。看着她们—路蹦蹦跳跳,想着她们在胡同里的童年也许就要戛然而止了吧。
经过197号院门口,门楼上挂着的大红灯笼分外显眼。—位大爷从院里走出来,在门口的报摊前边买报纸,边与卖报的师傅攀谈着。见我举起相机,对准门楼,他抖了两下手中的报纸说,这几天来拍照的人还真不少,快拍吧,姑娘,剩得不多喽。我按下快门,报摊、卖报师傅、大爷,还有他家院门口的那红红的大灯笼,—起定格在相机里。希望还会有机会,可以把这张照片送到他的手中。
继续行走,我可以感到自己的双脚变得愈发沉重。仿佛就在昨天,在盛夏的西兴隆街上,我们还在与这里的居民们攀谈;时值隆冬,白雪皑皑,却已是物不再,人亦非。记得2005年夏天,86号那栋有着精美砖雕的西式小楼的窗台前摆着的那两盆鲜艳的串儿红,以青砖灰瓦做背景,衬着红艳艳的花儿和绿油油的叶子,如此古朴却又生机勃勃的画面,让我永生难忘。当发现我将镜头对准这几盆花时,—位中年男子走上前说,这花儿是我妈种的,平时也不怎么管它,但每年一到这时候都开得好着呢,大概是接地气吧。每忆起这条老街,这景象就如同—个符号—般跃然而出,伴随而来的是对于2005年盛夏,那条仍完整的、弥漫着古老气息的西兴隆街的所有回忆。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前门,也许是最后一场雪(一)
- 下一篇:前门,也许是最后一场雪(三)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