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池胡同十五号杨昌济先生故居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北京东城区鼓楼后身豆腐池胡同十五号,有一两进院落的小型民居建筑,院子南北长不足三十米,东西宽仅十二米。院子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前院有南北房各三间,靠东墙有一棵枣树;后院有北房四间,房屋形式全是北京最普通的硬山合瓦顶小房。
1918年6月,杨昌济(怀中)先生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全家从湖南迁京,便住在这里,当时院门上挂有“板仓杨寓”的铜制门牌,显示房主人是上流社会的书香门第。里院北房住家属,外院北房是杨先生和女儿开慧的住房,南房为两明一暗,两明间为会客室,靠门道的一间作为临时来客人住宿用。
杨昌济先生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1913-1918)的伦理学教师,是一位进步学者,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最敬佩的老师,他对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影响也最大。当时他对年轻的毛泽东和蔡和森非常器重,他常对人讲,“毛、蔡将来必然是中国的栋梁”。
杨昌济先生来北京后,曾写信给毛泽东,要他也到北京来深造。1918年8月19日下午,毛泽东为了领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来到北京,他和蔡和森二人就暂住在南房靠院门的单间里。不久,由于来京的新民学会的会员们居住分散,不便展开活动,便在当时北京大学附近的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现改吉安左巷八号)租了三间房,会员们才得集居在一处。
以后毛泽东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助理员时,还常常拜访和求教于杨昌济先生,他和邓中夏等进步同学,每逢星期天,必到豆腐池杨寓共谈新思潮和国际国内大事。李大钊同志有时也参加他们的星期讨论会,杨开慧也经常旁听,从此她和毛泽东建立了真挚的感情,走上革命的道路。
杨昌济在1920年1月17日病逝,终年四十九岁。临终前还写信给友人章士钊,称赞毛、蔡二人的学行。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子。”此语足见杨先生对人才的远见卓识。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仓南胡同5号段祺瑞故居
- 下一篇:郝寿臣故居(奋章胡同53号四合院)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