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溯源—年年鹃血染宗周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何腾蛟(1592—1649),字云从,贵州黎平县人。明天启三年(1621年)中乡举,任山西榆次教谕官。崇祯九年(1639年)调任河南南阳知县。十一年(1638年)升京都大兴令,复升兵部职方主事,员外郎中,后出任淮徐兵备佥事。十五年(1642年)任湖北郧军门。十六年(1643年)冬,任右佥都御史,代巡抚湖广。南明时期,他坚持抗清斗争。福王时,被加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四州、云南、贵州、广西军务。唐王时,为兵部尚书、定兴伯,曾授为东阁大学士。桂王时,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大保,后又加为太师,进爵为侯,子孙世袭。顺治六年(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正月,驻守衡州(今衡阳)的七省督师腾蛟为调和诸将矛盾,留兴宁伯胡一青守衡州,邀职方主事周公异并率标兵数百人乘轻舸下湘潭调护之,马进忠随率宣威伯杨进喜等千余骑护腾蛟于湘潭。腾蛟到湘潭后,下令禁掠杀,军乃小戢。随后,不顾九十里外长沙清军劲旅,而孤留潭城。
同月十七日,清军在郑亲王济尔哈郎的统率下自安陆渡湘江长沙段,沿途没遇到任何抵抗到道林市,从活捉的横塘兵口中审问得知:何腾蛟和马进忠正在湘潭城内。次日清晨,孔有德派总兵徐勇以轻骑军出其不意地包围了湘潭城。马进忠兵少,不能占,雨当杂下,人马困,沿江惊溃,走宝庆。腾蛟成了无兵之帅。时杨进喜方理发,闻兵溃,大叫起曰:“朝廷不惜高爵养我辈何为?况吾营迎何公至而忍弃之乎!”约发,不乃戴兜牟,挥刀驰马去救腾蛟,凡七出七入,最后出桥,与清兵巷遇,相格斗,手刃数人。矢中其吭,自掷桥下以死。徐勇原是左良玉部将,后曾为腾蛟设十三镇之一董英部总兵。今已随董英降清。腾蛟见其为虎作伥,怒火中烧,骂不绝口,举剑要砍徐勇,徐只好退避。
十九日晓起,营垒皆空,只有十二义士和十八名对他忠心耿耿的随从在左右。腾蛟方巾便服坐堂上,流泪痛心地说:“五年督师,心血呕尽,而结果落得这样地步,难道是天意?”此时,先锋徐勇又率辖下一千劲兵前来,便四面下跪罗拜劝降。前锋营则有正黄旗叶赫总兵的一千铁骑,腾蛟严词斥责,宁死不降。叶赫总兵亲率一百铁骑,冲上欲拎捉腾蛟,其他清兵呼踊齐上。三十名勇士作殊死战,当场战死26名,满兵竟死四百余名,另外四名勇士力尽重创自杀。腾蛟受伤,被成群踊上来的清兵簇拥,关押在城南宣化街(今城正街)西禅寺内。
不多时,满州贵族固山额真佟养和延请腾蛟谈话,劝他归顺清朝。腾蛟膝地而坐,一言不发。清军便又将他家属中所剩四十余口,即继母孙大夫人,正妻徐夫人、次子等(1647年10月,清兵在黎平取腾蛟家属百余口,妻王氏当场投水死,妾赵氏、张氏俱自缢。余押至靖州,后一些陆续遇害。)带来胁迫他投降。腾蛟不动声色地说:“老母耄矣,余无足惜,一惟命。”又强迫他投降,他说:“我国不幸,大臣被掳,我肩负大明三百年纲常的重任,岂能以一身事奉两主?我是个血性男子,百折不回,你们为何还吝惜一剑,不把我杀死?”佟养和见他意志坚决,不可动摇,便退出。
腾蛟居寺中,正襟危坐,谈笑自若,几次请他不去,几次馈送饮食不吃。有一天,寺中一僧将一钵清水献给他喝,他马上用手挥去说:“烦劳大和尚,为我另取一壶江心水,饮了好上路。”僧人立即舀来一钵江心水奉上,腾蛟接过,望南流泪说:“这江水自衡山流来,是桂王那里流来的水啊!这水可以洗涤我的肠胃,死了也好瞑目。”腾蛟饮了江水,绝食七天没有死。佟养和再派人来劝降,他拒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衣带之遗,彼则行之,我则继,吾决矣,勿复多言。” 佟养和叹息道:“真是个硬汉,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了。”又不忍心杀他,便给他一捆丝绳,一面汗巾,由他自裁。当时,微雨初过,他从容慢步,一面以袖拂巾,一面吟七律(绝命诗)一首。此诗表达了他悲亡国的沉痛心情和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以及对祖国人民和三湘父老兄弟的深切怀念。
腾蛟遂自缢于县城南通济门外流水大埠桥边,时正月二十六日,终58岁。其家40余口,同时被残暴的清军杀害。时中外属望腾蛟甚重,方其初陷,朝廷犹冀其脱。南明永历帝痛哭曰:“天不祚朕耶?胡夺何先生之速耶!”辍朝,赠中湘王,溢文烈,赐祭者九,官其长子文瑞佥都御史。
史有载腾蛟死后,被一僧人收尸体掩埋,但仅作标记而不垒土为坟;另有载其部下将士之降清者窃收其骨葬之。几年后,少年时从学于腾蛟,后任辰州道副使、监军湖广的胡天玉拜谒了这时的何腾蛟墓,并写下《拜何文烈公墓》诗一首;“别来惟幄几经秋,痛哭今朝拜古丘。门客三千凭自散,雄师十万落谁收。哀猿叫月三更苦,枯叶鸣风五夜愁,只有孤忠在天地,长随湘水共悠悠。”史还有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掩埋腾蛟的和尚将此事告知腾蛟侄孙,移葬县城上十八总唐兴湾(今窑湾)陶侃衣冠冢右侧后,又载康熙七年(1668年),腾蛟亲属来湖南寻骨归葬,地方官又不允,后得长沙人魏朝荣(崇祯十七年〈1644〉应召入腾蛟幕,曾被腾蛟称有“先见之明”,时隐居田野)为之申辩。再载,康熙十四年(1675年)为旌表腾蛟忠君气节,谥“忠诚”,建祠腾蛟故居(黎平城内神鱼井旁),名“何忠诚公祠”。次年,腾蛟堂侄(其堂兄起蛟子)获旨将遗骨迁回故里。安葬于城西西佛崖。
腾蛟墓,面临福禄江,背靠人行道,靠近城垣脚下。其墓坐向西稍偏北。四周用条方形石块砌筑,高约1.2米,直径约5米。解放前,墓后有守墓人住宅,墓前有祭祠。面向福禄江处有长约80米的石栏杆一道,并建阁楼一座。墓周围均有石墙封固,有题联曰:“大埠桥边,万古芳名同日月;西佛崖上,一杯黄土壮山河。”
从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的200多年间,腾蛟墓历经多次维修,墓丘及享堂、精舍保存完好。1927年,陆军上校湘西周日痒刻“浩气常存”于墓地西佛崖壁上。20世纪50年代,原来建筑逐步拆除,但墓丘尚存。“文化大革命”中坟以“灭儒”被破坏。1980年,文物部门在墓地掘出墓碑、墓志和墓表等珍贵文物。1982年,腾蛟墓被列为贵州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腾蛟故居“何忠诚公祠”也仍在,但有一半现被黎平县第一中学食堂占用。
腾蛟就义四百多年了,湘潭人民十分追念这位历史名人。他在湘潭的衣冠冢,建于他亲属将之遗骸归葬黎平时,便于1921年重建。1928年国民党陆军中将王捷俊在其墓前30米外凿建建国路,便在路边凿岩而形成的摩崖上题“江山胜迹”,由时湖南名人朱德裳书写,1944年日军攻占湘潭时,一路由长沙经宁乡、砂子岭至陶公山,把两墓误为掩体,扫射了一些机枪眼。50年代,陶侃墓庐被占被毁,陶何两冢的附设物均遭毁,“文化大革命”中,有造反派用汽车装载炸药,前来炸墓,被人民公安持枪列队制止,此事由墓庐周围居民亲眼所见,但各有关史、志不见记载。民间还有陶、何两冢的各类神奇轶事,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阐述了。总之,一个为民族气节而献身的人,是永远活在这个民族心中的。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湖湘溯源—华人重阳炎帝陵祭祖
- 下一篇:湖湘溯源—烟寺晚钟悠悠窑湾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