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十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历史总是那样惊人的相似。20世纪上半叶,在岳麓书院的院址上,调整和由其演变而来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成为1926年组建的湖南大学最直接的前身。湖南大学由此开始了从一所工科大学发展壮大、逐步走向综合的历史进程,并因师资力量较强且教学质量为全国省立大学之冠而跻身国立大学之列。20世纪下半叶,湖南大学由综合性大学调整为单科性的工科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湖南工学院,成为1959年复名的湖南大学最直接的前身。从此,湖南大学又回到它的起点——湖南高等实业学堂路科,在这个路科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的规范要求,按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办学理念逐步补充完善湖南大学。又经过将近50年的奋斗,成功地实现了新一轮走向综合、成为国立——教育部直属、“985”工程大学的办学目标。虽然历史的轨迹是如此的相似,但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1959年复名后的湖南大学,在历史循环递进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恢复了1926年组建而成的湖南大学的办学格局,而是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目前,湖南大学是一所理、工、文、经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向国内一流迈进。这是全体湖南大学的师生员工几十年奋斗的结果,更是历届领导善于谋划、努力实施、坚持不懈的结果。其中,复名后的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朱凡、第四任校长成文山、第六任校长俞汝勤的贡献更为突出。
朱凡的功绩在于:一是坚持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工学院为湖南大学建校基础的方案,使教育部原以湖南师范学院作基础来办湖南大学的计划搁置;为解决新恢复的湖南大学校舍问题,通过省委决定,将湖南师范学院从湖南大学原址迁往岳麓山二里半,要求湖南师范学院为支援湖南大学恢复,赠送图书7470册、动植物标本5914件。二是调配和培训师资。1958年夏,国家从全国各著名高校中分配给湖大98名大学毕业生,他本人,并派戴彦、涂西畴等到各大学认真挑选。这批毕业生到校后,将他们分别派到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进修提高。从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中挑选85名分别送到北京大学等高校寄读。同时,还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二、三年级成绩优秀学生中挑选63名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进修有关专业。三是把湖南大学列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部属重点大学。1958年在我国历史上称“大跃进”时代,在湖南大学的发展历史上,也的确如此。同年5月,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由城市建设部下放给湖南省领导,6月5日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工学院,1959年7月18日,湖南大学正式复名。四年以后,又把湖南大学列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部属重点大学。这样的速度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所有这些为复名后的湖南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文山的功绩在于:一是及时抓注了在1980年代湖南省省级领导大换班、一批老湖南大学的地下党员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一良机,向湖南省委提出组建湖南综合性大学的设想,建议湖南省以湖南大学为中心建设综合性大学,得到了省有关领导的支持。从此,一个综合性的湖南大学兰图在湖南大学的领导层形成。他建议,在办好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全校应尽快扩展到15 个系35个专业。这一办学指导思想后来一直推动着湖南大学的日常工作,并逐步得到贯彻实施。二是引入“岳麓书院”品牌,提升湖南大学品位。他在任期间于1986年校庆之时,曾印制过一本简述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办学历史的小册子,那便是湖南大学校史的最初蓝本,反响较好。他离任后仍念念不忘岳麓书院,在1993年成立湖南大学人文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时,他自告奋勇任院长。“岳麓书院”的品牌和千年学府的宣传,使湖南大学的社会声誉大大提高,吸引了广大中学生报考湖南大学和中央领导参观湖南大学。三是制定《“七五”规划纲要》。它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规定了办学层次和规模,成为全校工作的指南和依据,为后任者提供了湖南大学发展的蓝本。
俞汝勤的功绩在于:一是在他的任期内,湖南大学获准国家“211工程”立项,并作了大量的铺垫,为继任者创造了与中南大学同时进入“985”工程和试办研究生院的历史。二是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岳麓书院。例如,1989年6月,在访美学术报告会上,他首先便放出了有千年历史的岳麓书院的幻灯片,介绍湖南大学的千年校庆纪念活动,宣传中国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使那些出席报告会的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肃然起敬。又如,1994年至1995年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里召开多次国际学术会议。这些国际学术会议的主会场安排在纪念“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岳麓书院文庙大成殿举行,目的是为了营造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会场环境和气氛。使许多卓有成就的外国专家学者身临其境,心中不禁对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产生敬意。三是要求和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将学术论文拿到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以占据中国人在学术论坛上应有的位置。他还给理科博士研究生定下规矩:必须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后,才能准予答辩。由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他的任期内,SCI论文及其引用频次翻了两翻。发表SCI论文,从每年20来篇到每年80来篇,引用频次从每年28篇/47次到每年 108篇/220次。从而取得了在“2006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第698名、在“2006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大陆大学中第21名的好成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