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千年守望朱张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个周末,在返回河西的途中,因为害怕面对公交拥挤不堪的人堆,我决定择水路而行,于是跳上一叶小舟渡到对岸沿江风光带。中午的阳光直射在舟头,舟身在江水里一摇一晃的,倒也有些情调。

  船绕过橘子洲头,在牌楼口处的一个地方泊下。趴在江边的栏杆上往下看,江水带点浑黄,但仍然感觉深不可测。这就是有名的朱张渡。一千多年前,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到潭州(今长沙)造访岳麓书院主持张,著名的“朱张会讲”即此展开。两位大儒在岳麓山设坛辨论,首开会谈之风,引来远近学子云集于此,三天三夜,“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前来求学的士子们住满了客栈,羽扇纶巾,街头巷尾,高谈阔论。除了在岳麓书院讲学外,朱熹又无法推却一江之隔的城南书院的邀请,只得经常横渡湘江,张陪同他来来去去,后人为了纪念当年“渡人讲学”的教学美德和两位鸿儒的思辩精神,故将当时涉江而过的渡口称为“朱张渡”。两位先生的一段佳话,竟如此深入地铭刻在这片山水之间。

  站在并非白色的沙滩上,春风微佛,我仿佛看见两个一袭青衣的年轻人站在渡口激烈地讨论什么,争辩什么。一个语重心长地宣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另一个心领神会地点头,眉目间流露着潜心治学的真诚。他思衬片刻,也激情飞扬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年纪稍长者接着吟出垂古的思句来表达他们的情谊:忆昔秋风里,寻朋湘水旁。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联床。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朱熹是一位一辈子都想做教师的大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之高,可以用伟大诗人辛弃疾称赞他的一句话来概括:“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在这位文化大师眼中,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事业比教授知识更重要,因此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崇山之间的一座座书院,捕捉从那里传播出来的种种信息。其实他要官衔有官衔,要地位有地位,完全可以选择不当老师的。血脉里有东西在奔突,我想生在朱熹时代的学子是幸福的,不仅可以从大师身上学到学术上的知识,还可以感受崇高人格铸成的过程。时隔几个朝代后,渡口上的身影换了另两个人,一个是林则徐,一个是左宗堂,他们的会合又一次成为千古流传的典故。接着是毛泽东和罗章龙,两个重量级人物会见的意义也无须多言。然而现在呢,谁和谁在这里相见?被改造的旖旎风光和休闲地带,恐怕只适合人们茶余饭后休息娱乐,沁心养脾。大胆地想,在这里相见的,也许有湖大的教授和学生吧。

  河边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长期生活在这一带,他亲眼见证了朱张渡的全变化。小时侯,沿这条路的江边有灵官渡、朱张渡等渡口,其中朱张渡最出名。那时没桥,过河都要坐船,唯一的一艘大渡船可坐二三十人。船是公家的,所以不要钱,不过还有私人筏子,那是有钱人家的,有的大筏子还可装重货。如果有急事的话,坐私人筏子过一渡是七八分钱至一毛二分钱的样子(那时一毛二分钱相当于现在十几块钱)。1972年建成湘江一桥后,就可坐公车过河了,车费是八分钱。不急的话,还可从桥上走过去。而今,坐船渡河的都是些租船游览湘江风光的。不由感慨“风雨城南几十年,摩挲残碣思依然。即今遥望朱张渡,犹是秋高月在天。”

  当然,比起很多历史上曾叱咤风云、而今却被人遗弃甚至损坏的名胜,朱张渡还算幸运,还不至于美人迟暮,起码只是以另外一种与历史背离、为现代人容易接受的形态存在。有人反对把朱熹和张的雕像立在朱张渡风光带,而主张应把这两位理学大家送回他们的“曹营”岳麓书院以免“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不赞同这样的看法,书院只是湖湘文化的集中地和突出代表,“文化”这个东西不光只是静态地存在,更需要交流,只有流通中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步,获得长足发展。而朱张渡正是湖湘文化交流的起点和重要纽带,它把先进的思想和人格从书院带到整个三湘大地。所以,这看似平凡的渡口不仅仅是渡人达货的口岸,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湖湘文化的映照,它见证了长沙这座古城从旧社会的兵戎战乱一直走向现今繁华盛世的艰辛历程。没有它,两位教育家兼学术大师的思想得不到交流和碰撞,众多学子无法从他们争论中捕捉生生不息的辩思,繁衍灿烂不朽的文化。

  不论如何,我想朱张渡注定不会寂寞,因为湘江对岸正是当年“朱张会讲”所在地——千年学府湖南大学。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