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刘罗锅”修过江神庙(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核心提示
3月30日,长沙市考古所专家对石碑进行了鉴定,确认古石碑是目前在橘洲发现最早的历史遗迹。
橘洲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郑伟则表示将重修江神庙,再现古庙当年风采。
更令人惊讶的是,据碑文记载,当年重修江神庙的刘文清大学士极有可能是刘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刘罗锅
”。
□解读碑文
刘墉重修了江神庙?
长沙橘子洲江神庙深埋在土中的两块石碑都被挖出(详情请见本报3月30日A9版),庙碑的秘密更是受到广大市民所关注。
经考古学家解释,一块石碑上写着:“自乾隆辛丑壬寅间抚楚使者大学士刘文清公重修而后迄今垂四十年。”这说明江神庙于乾隆辛丑至壬寅年由大学士刘文清重修,此碑立于刘文清公重修后的40年,这表明至少江神庙存在于乾隆辛丑年之前。“这是我们目前在橘子洲发现的最早的历史遗迹了。”碑上还刻有“春秋惟隔江望祭而已嘉庆二十四年秋×栋承”、“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等”等字样,碑的最后落款为“……五年岁×庚辰夏五月吉日”。
考古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年代推算,大学士刘文清公应是刘墉。而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 十一月,62岁的刘墉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后,到85岁逝世,一直都在京做官,先后做过吏、工、礼、兵四部尚书,在乾隆禅位之前,最高做到协办大学士,死后谥号“文清公”。考古学家解释,根据碑文提及的年份推算,“乾隆辛丑至壬寅年”的大学士应该是刘墉。
那么橘子洲的江神庙是不是乾隆由刘墉陪伴巡幸至湖南时“大兴土木”重修的呢?刘墉和湖南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考古学家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逐步解开谜团。
□暂存遗迹
江神庙后的“保镖树”
当洲上的居民向外人介绍起百搭桥、江神庙的掌故时,总会加上一句:就在白果树那里,站在河对岸也能看到。白果树是洲上的人对银杏树的叫法,两棵有着两百多年树龄的白果树,一雄一雌、一东一西地生长在江神庙后门左右两边,俨然成了江神庙的保镖。
“你可别小看这两棵白果树啊,可是洲上的明星,浑身是宝呢。”今天,记者再次来到橘子洲,提起两棵银杏树,77岁的彭老大爷吧嗒着烟,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来到树下,只见银杏树上挂满了小扇子形状的树叶,翠翠的,新鲜诱人。彭老告诉记者,一到秋季,左边那株雌树便会结满果实,方圆十里的居民都会赶来捡果子回去煮着吃,专治支气管炎、哮喘、咳嗽之类的病,“听说灵着呢。”
彭老大爷的家就在银杏树旁,隔着不到10米的距离,平日里看守银杏树自然而然就成了习惯,他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他出差,白果树因为没人看管,结的果子还没熟就被人连枝丫一起砍下来了,真让人心疼。“不过现在好了,一到结果的时候,大家都自觉出来守护,实行轮班制呢。”
重建江神庙立上这3块碑
目前橘子洲开发建设指挥部和文物局正在进行积极地协商,双方均有意重修江神庙。郑伟表示,如果重修江神庙已经列入橘子洲建设的规划之内,“我们首先要翻阅历史资料,看有没有关于江神庙原貌的记载,如果有就争取修复原貌。另外要征求专家意见,选一个最佳方案。如果要重修江神庙,就一定要建一个最好的。到时候我们希望这3块碑能够立在庙前,实在立不起来,至少要陈列起来,这是历史的见证。”
长沙市美术摄影爱好者罗斯旦看了本报对江神庙的报道后与本报取得联系,提供多张江神庙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老照片,据罗先生介绍,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他就开始在长沙四处寻访古迹,拍照。江神庙曾经做过小学,后来变成一个街道工厂,后来由于不景气,厂子就废弃了,直到最终江神庙变成危房,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被拆除。
记者对照老照片来到江神庙遗址,发现遗址还依稀可辨,占地甚广且地基尚存,在遗址旁边的那两株两百多年的银杏古树如今依旧苍翠葱茏。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人文历史—走进“草根文化街”
- 下一篇:人文历史—“刘罗锅”修过江神庙(二)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