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湖湘学派三大师思想摘要(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张栻是胡宏的学生,也是将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张栻继承本师胡宏'性'的学说,但又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入了'心'的内容,这就形成他有别于诸家,也可以这样说张拭是倾向于陆九渊,但又与他不同的,这个我后面说。朱熹在《答罗参议四》中说:'钦夫尝收问安,警益甚多,大抵衡山之学是就日用处操存辩察,本末一致,尤易见功。某近觉知如此,非面未易究也。'(《朱文公文集》)着是说明湖湘之学注重日用间辩察良心操行,扩充操存。张栻对朱熹也说湖南学派的特色主要是'先察时后涵养',从这一点上出发张栻继承了胡宏有关性为其最高范畴的思想,把性作为万物生成的根源,他说'有是性则具是形以生。'认为有了性才产生事物的形体及事物本身。'赋是形以生者,盖以其具是性也。'(《南轩文集》)把事物的性与事物本身割裂开来,性被抽象为本体而派生事物。他又说:'论性之本则一而已矣,而其流行发见人物之所禀,有万之不同焉。……原其性之本一,而察其流行之各异。知其流行之各异,而本之一者初未尝不完也,而后可与论性矣。'(同上)他认为性是唯一的,而事物是万,事物与性的关系是万与一的关系,万物的具体形态不同不是因为性的不同,而是因为性的流动不同而引起的,这些都是性的具体形态而已,是其变化的一种反映。
张栻和胡宏认为的人性善恶不同,他认为性本善,他说:'仁义者,性之所有。……人之为仁义,乃其性之本然。'(同上)他认为仁义道德是性的基本内容,性既有物性也有人性,因为性是善的,所以人本来也是善的。他说:'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而存乎人,所谓仁也。人惟蔽于有己而不能以推夫其所以为人之道,故学必贵于求仁也。'他强调性为什么是善的,这与天地之性是善的有联系,人为什么会为恶,主要是他的性善的一方面被人欲所蒙蔽了,要通过学来,使性回归到原来的状态。他也承认人也有恶的,这个恶也是性之所为,先前说性为善,为什么又这样说哪?张栻认为这是由于由性而产生的气不同而产生的,生成恶的气,是因为它所禀的性有偏,从第一性上讲还是善的。张栻还认为,从本原上讲,性的渊源纯粹,至善而无恶。他说'原人之生,天命之性,纯粹至善而无恶之可萌者也。'那么,恶人何处来呢?他以血气和人的身体来说明恶的来源。指出:'人之有不善,皆其血气之所为,非性故也。''人之有不善,何也?盖有是身。'认为性中无恶,恶源于血气和人身。按张栻的逻辑,要消灭恶,就要消灭人的身体,事实上人的身体是不可能消灭的,那么恶的产生就是自然的了。
张栻哲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心”的说法,他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他说:'心也者,贯万事统万理而为万物之主宰者也。''天地变化草木蕃,亦吾心体之本然者也。'他认为,天地万物的生灭、繁衍都是心本固有的内容,心是主宰天地万物的,万事万物,只是心的显现,离开了心,万事万物就不会存在。朱熹也将这个,但是他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谈的,张栻则是从本题论意义上谈的。这样他就与本师胡宏的哲学有了区别,而且也不同于朱熹的,而更接近于陆九渊了。他也认为:“心本虚,理则实。应事物,无辙迹。来不迎,去不留,彼万变,我日休。”所谓心本虚,指心是虚灵之体,然而主体认知之心能够'应事物'。事之来,心则应。事物作为客体,心作为主体,心应事物,即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张栻认为,主体对客体的体认是没有痕迹的,客观事物万变不休,而主体之心则来不迎,去不留。这种见解符合思维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于客观的认知活动的情况。他也承认心有认识事物的功能,这一点与胡宏朱熹无异,他不仅这样认为,而且还认为新不仅能认识事物,而且还能是认识事物之理。这样就回归到他认为的心可以主宰万物的主张上了。
张栻等人在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理学学者,但影响全国的大家没有几个,到明末清初,湖南又出现了一位理学大家,就是王夫之。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