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长征穿越70载的敬礼(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整整70年了。70年的时间风尘,足以把人们的许多记忆荡涤得无影无踪。
但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那次艰苦卓绝的远征,那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滚滚大渡河、铮铮铁索桥、战士们爬雪山时磨秃了齿的“脚马子”……长征,一如融会千百年风霜雪雨荣辱悲喜的金沙江,始终在亿万中国人心中或急或缓地流淌。
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沧桑,长征已成为积淀在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奇,并在继承中获得永生。
传承理想信念
是什么支撑那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将两万五千里充满千难万险的漫漫征程,化为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从城市和乡村,不断有不同年龄的人沿着红军的足迹上路,叩问往昔风雨。
“我从小听妈妈说,想活命就莫进日干乔。自古到今朝,看到有的鸟儿进去了,到如今,还没有见风儿送出一片羽毛。”这是一首川北草原民谣。当年,红军就是在这样的歌声中进入草地的。
若尔盖县班佑乡红光大队的张丽桂老人,是当年流散该地的32名红军中唯一健在的,如今已经完全藏化,竟连一句汉语都不会说了。
这片被美国人称为“鲜花织成的魔毡”的松潘草地究竟掩埋了多少勇士忠魂?
亲历者的回忆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在草地的日子里,夜晚太冷,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背休息的战友。红一军团有一个班,在宿营地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像熟睡了似的——但再也没有人醒过来!
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一位女红军生产不几天,不忍心让战友抬着她们母子走,竟偷偷地将自己的亲骨肉丢进了水里。当时随军的廖承志一直想作一幅画,纪念这个悲壮的场面。可每当他拿起画笔,泪水就模糊了视线,终生未遂心愿。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走出草地后,“我觉得仿佛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翻越党岭山是整个红军“在最寒冷的季节、爬得最高、路程最远”的一次爬雪山经历。沿途常见条状的雪堆,稍不留神就被绊一跟头,下面便是冻僵的尸体。兵站部长吴先恩发现一个简陋的坟茔,居然露出一只胳膊,拳头紧握。跑上去掰开手一看,里面是一张党证和一块白洋,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
是什么支撑红军官兵从死神的威胁下一次次夺路而出?过草地的先头团政委杨成武回忆说:“是信念——对事业、对革命、对北上抗日路线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可以告慰英灵的是,这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21世纪的今天,成为共和国未来接班人的誓词。
2006年9月30日,全国百城市中学生18岁成人宣誓仪式在北京举行,1000多名适龄中学生面向沿长征路线传递回来的国旗庄严宣誓:
“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新中国最有朝气的一代,向70年前的先辈们作出庄重的承诺。
发展时代精神
红军万里长征所体现的英雄气概,使世界上一切进步人士和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之敬佩。
“炮火连天响,战号频吹,胜利在召唤……”这首红军在长征途中高唱的战歌,激励着指战员们迎接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斗。
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时,在抢渡鸭池河渡口后给追兵留下标语:“远看一条索,近看鸭池河。敌人拼命堵,老子硬要过......你在对岸站岗哨,我在这里洗个脚。”
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支“唱着歌的队伍”在长征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以苦为乐,革命的精神和斗志始终不减,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始终不变。
研究长征的学者这样评价:“两万五千里征程所展示的意志和力量,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路标。”
长征之后,历史翻开了一页又一页。长征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继承和发扬,形成新的时代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
让我们撷取2003年抗击非典中的几个片断:在疫情最先发生的广东,第一个倒下的传染病科主任医师邓练贤是共产党员,第一个倒下的护士长叶欣是共产党员,第一个倒下的救护车司机范信德是共产党员……
在这个不寻常的战场,人们听到最多的话,也是最熟悉的话是:“我是党员,我先上!”
河北易县东阳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堂,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始终冲锋在前。一天,他在召开会议时,突然晕倒在办公桌边,主持会议的领导哽咽着说:“老书记病倒了,我们党员能不能顶上去?”在场的23名党员吼出了一个声音:“能!”
74岁的老军医姜素椿,在救治非典患者被感染后,坚持在病床上指导医疗工作,并大胆地让医院为他注射非典康复者的血清,用自己的身体开创治疗的途径……
所有这些撼人心魄的感动和震动,总能从70年前的那次远征中找到渊源。
继续新的征程
2006年10月8日上午,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闻名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5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见证下,举行“接过长征旗,走好航天路”升授旗仪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
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以来,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已经成功发射近百次,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名牌”。
升旗结束后,院长吴燕生从老红军李中权手中接过一面有232名老红军签名的红旗,他说:“航天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如此,红军在长征中那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作风一直激励着民族复兴的整个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历程就是一部长征史。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人文历史—毛泽东与张国焘的交锋(二)
- 下一篇:人文历史—长征穿越70载的敬礼(二)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