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名人—张百熙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清末大臣,教育家。

清长沙县人。字埜秋(也作冶秋)。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少时读书于城南书院,习诗甚勤。同治十三年(187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时王先谦官京师,因与从游,学识更进。光绪七年(1881),督山东学政。十四年,充四川乡试正考官。次年,由潘祖荫荐举,命值南书房,再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张百熙屡陈兵事,严劾李鸿章阳为战备,阴实主和。与侍讲学士陆宝忠互论国事,“以为欲挽艰危,非亟召亲贤不可”。拟请起用恭亲王奕訢。又和陆宝忠等联名参劾枢臣孙毓汶力主议和及签订和约行为。

光绪二十三年,张百熙督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二十四年,屡上疏论变法,又奏荐康有为应经济特科试,奏保康有为使才。及至戊戌政变发生,有人奏劾,遂因“荐举康有为”获罪,被革职留任。后开复原官。二十六年任满,赴西安谒见慈禧太后、光绪帝,陈述时事意见,慷慨激昂。命任礼部左侍郎,再擢左都御史。

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慈禧太后在西安下诏宣布“变法”,张百熙疏陈大计,请改官制,理财政,变科举,办学堂,设报馆。未几,迁工部尚书,复先后调任刑部、吏部尚书,兼充管学大臣,主持京师大学堂。当时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习,他认为丁氏甚不适合,遂退聘,改由吴汝纶继任。二十九年,清政府增派荣庆为管学大臣,他会同创立医学馆及译学馆、实业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各省派官费生自此始。

张百熙重视办理京师大学堂,常多处乞募款项,以充经费,对学生多有奖掖,一时颇出人。后历任户部、邮传部尚书等职。邮传部新立,他欲任用京师大学堂学生,该部侍郎唐绍仪则主张多用广东同乡富商,相争不下,被劾传旨申饬。但他培育爱惜人才,延接士人,在清末也属少见。光绪三十三年。(1907)卒。赠太子少保,谥文达。有《退思轩诗集》。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