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侨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潮汕华侨的心理特征表现在:
一、勤劳拼搏、团结互助的成功信念。富饶狭窄的多灾多难的潮汕本土,年复一年孕育着一批又一批的破产者。自明代中后期开始,他们为求生存,潮汕饥民开始大量向南海逃去。他们的南逃,充满着血泪与冒险。到了那边,他们开始了未知来日的拼搏,受雇开垦草莽丛林,种植甘蜜、胡椒、橡胶。自身的生存和奉养亲人的责任感,迫使他们勤劳拼搏冒险和开拓,"过番若是赚无食,死作番鬼恨唔消。"潮侨之成功者,毋不惧有勤劳拼搏与冒险开拓之精神。潮侨之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团结互助。这一点,潮人有许多信条,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打虎要有好兄弟",还有"在家靠父兄,出门靠朋友 "等等。从清代初年直至当代,凡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宗乡组织,这就是团结互助的组织形式。团结互助,已经成为海内潮人的习性。团结互助,是务实精神的体现,也是美德,是凝聚力。它同勤劳拼搏、勇于开拓结合在一起,撑起潮人成功的信念。这就是"潮人精神"的最本质的特征。
二、爱国爱乡、敬祖奉亲的故土观念。奉养亲人、叶落归根以至光祖耀宗,是华侨乡情的具体体现。"赚有钱银多少寄",奉养亲人,这是最平常的;若有小积蓄,就寄回买田置屋,小置家产,换得了乡人的赞美;若有大积蓄,回乡建大屋祠堂、广置家业,海内外联号做生意,赈灾救难,修桥铺路,崇文兴学,则是光祖耀宗、泽及乡根。有的人在生不归家,逝世后,尸身回归故里,也是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华侨漂泊异国,饱受外人歧视欺压的人更加热爱祖国家乡。他们急切盼望祖国昌盛富强,家乡兴旺发达。祖国家乡的命运,也是他们的命运。近百余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地参与和支持祖国的革命斗争、反侵略战争和经济建设,有巨大的贡献。从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大批华侨表现出无比的爱国和革命热情,作出重大贡献,甚至牺牲了无数性命。汕头以及潮汕各县市经济和文教的繁荣发展,均离不开华侨的投资与支持。但随着祖国的强大、家乡的繁荣,这些已成为外国人的乡亲回家寻根问祖、投资祖国者却越来越多,这是故土观念在新时空下焕发出来豪光。
三、乡音最悦耳、乡俗最亲切的文化情结。潮汕方言是闽方言的一个语支,这个方言区的语音与以中原为代表的汉语有好大的距离,这在国内是妨碍交流的,但正因为如此,是这个区域的人群在外地一闻乡音就更有亲切感,"自家人"的认同感油然而生。这是凝聚力的因素。保留在方言里的许多俗语,就像传家宝一样在潮侨中传播,代代相承。潮州音乐,潮曲、潮州歌谣、歌册,都是动情的乡音,时至今日,流传不衰。有潮侨聚居地方,大多数组织有潮剧、潮乐、锣鼓、旗标、英歌舞队等文娱团体。这些潮侨的文艺团队参加当地国的文化旅行,成为该国多元文化的一支。潮汕华侨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当地国民,许多喜庆节日,如:元宵观灯、清明扫墓、端午吃棕、中元节施孤、冬节祭祖、除夕围炉,潮侨坚持不变。婚丧喜庆等礼仪旧风俗,随着时代文明的进程,海内外均有较多变化,主要是简化或与当地风俗融合。以泰国为例,如婚礼,有钱人家社会地位文化背景也教高的潮侨,其婚礼也教大型趋新。
四、家乡水最甜、家乡菜最香的饮食习惯各地人群都有饮食习惯,这是传统的养成。颇有特色和优长的潮汕饮食物品和饮食方式代代相传,有的成为癖好。潮汕滨海,气候温和,四季常青,粮食以米麦薯豆为主产,常年百数十种果蔬、百数十种海鲜水产轮番上市,可谓物产丰富多样。物产的多样,决定了食品的多样。潮人善烹调,潮州菜成了名菜。潮汕小食,潮汕工夫茶,都是著名于世的饮食品种和特色饮食方式。传统养成了潮人在饮食方面的优越感,海内外潮人都觉得家乡水最甜,家乡菜最香。酸咸腌菜、萝卜干、乌榄、橄榄菜,都是农家腌制的俗物。常年以此送饭,养成习惯不觉有奇,一朝离它又忘不了。所以,这些俗物长期成为出口商品,主要是供应潮汕华侨之需要。油炸豆干、牛肉丸、鱼丸粉汤、各类馃品,也是平常之物,却很可口,很有特色。因此在有潮侨地方就有这些食品,也引起外人的喜爱。所以潮州菜馆在海内外独树一帜,成为一个菜系,而且价格不贵。一些食物限于侨居地的出产,在当地不能经营,难得一见。潮侨回乡,就要一饱口福,如蚝粥、麻叶粥之类。护国菜在潮汕筵席上是名菜,其实用番薯叶等作原料,都是俗物,经妙手巧制成为碧玉汤,味道好极了。在外的人十分骄傲地向人讲述它的传说故事,更让人忘不了。至若浓浓的工夫茶,精巧的冲泡工夫,儒雅的品茶方式,使潮人养成一种雅好甚至成癖。潮侨也将它传带往海外,一个红陶小壶慢冲慢滴,寄托着无限乡思,真是家乡风味最牵情。潮侨的饮食虽然受到当地的影响而大同于侨居地,但如上述某些很有特色和优长的食品与饮食方式却仍然被顽强地保留或改造,这些也是构成潮侨文化特点的一种体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