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江门五邑,文化鼎盛,古往今来,人才辈出,熠熠生辉。
陈白沙 (1428—1500)原名陈献章。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江门白沙乡人。陈白沙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被称为“一代大儒”、“嶺南一人”。他受到推荐,被朝廷封授翰林院检讨而返乡,设馆教学,培养人才。他在宋明理学史上是一个承先启后、转变风气的重要人物。他主张“自然为宗,忘己为大,无欲为主”,并以“心即理也”的观点,弘扬自己的理学学说,因而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亦称“江门学派”。他的诗作有二千多篇。他的书法自成一家,贯以自创的“茅龙”笔写字。如今,陈白沙祠、白沙公园、白沙墓、陈白沙父母墓、钓鱼台等成了江门市的历史胜迹。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江门新会茶坑村人。是我国清末变法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近代史上一位名声卓著的政治家、思想家、学术家和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积极进取。他在康有为主办的万木草堂就学四年,接受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1895年春天,他随康有为进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他任《时务报》主笔时,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光绪皇帝宣布变法后,赐梁启超为六品官衔。他逃亡日本后,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回国任司法总长。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他予以公开揭露,与蔡锷策划反袁的护国战争。晚年,他弃政从文,曾任清华研究导师、北京图书馆馆长。他生前著书1400多万字,辑为《饮冰室合集》。
陈少白 (1869年—1934年)广东江门外海镇人。他是追随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元勋之一,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曾被称为中华民国的“国叔”,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之一。于右任称陈少白“中山三友,海外一人”。在革命胜利后,当时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礼聘他为总统府顾问,参与国事。但不久,他辞官归里,甘于平淡。他在家乡整饬乡政,修筑公路,建设市场,办学育才,禁烟禁赌,泽被乡民,群众称颂。他生前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如今,陈少白故居、陈少白墓已成江门市的旅游胜地。
李铁夫 (1869年—1952年)原名玉田。广东鹤山雅瑶陈村人。他是我国第一个到西方学习美术而达到高深造诣的艺术家,曾被孙中山誉为“东亚巨掰”和“我国美术界巨子”。他家境清贫,自幼喜爱绘画,后随堂叔出洋谋生,工作之余,自学绘画,考入惠灵顿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在此期间,他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以卖画所得和作品奖金支援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190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纽约美术大学,并加入“国际绘画学院”、“美国美术学院”。当时,英美的美术权威称赞他作品的色彩在美国首屈一指,他的油彩肖像画为世界所推崇。新中国建立后,他以80岁高龄从香港回到广州,担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华南文联副主席。1983年,当地政府在他的家乡鹤山建造了铁夫画阁,供人瞻仰。
陈坦 (1880年—1971年)字援庵,广东江门堂下镇石头乡人。他在24岁时从事教学工作,结识了革命志士,投身民主革命。他任《时事画报》论文主笔,撰文抨击清政府昏庸腐败;任《鸡鸣录》主笔,宣传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当过大总统秘书长、教育部次长、代理部长,担任过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导师、京师图书馆长。解放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哲学社会部学部委员。这期间,他撰写了很多×史的著作,对历史年代学、史源学、考古学、史科学等也有研究和著述。他毕生著作有三百余万字。因此,毛泽东主席称赞陈坦为“国宝”。新会政府为之修葺一新的陈坦故居,先已成为人们景仰的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