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海亭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袖海亭是黄埔岛西边临海的一座小亭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遗迹。建这个亭子还有一段传闻。当年陈炯明叛变了孙中山,跑打观音山总统府。孙中山只身逃脱,经历一番周折,逃到停靠在黄埔岛西边的永丰舰上,避开了陈炯明的追捕。
陈炯明加害孙中山,使黄埔岛人民非常气愤,他们得知孙中山脱险来到永丰舰上,就自发组织起来,慰问孙中山,保护孙中山。长洲镇的老百姓负责为孙筹款筹粮,岛上水师学堂的一群青年学生派代表上永丰舰,申请加入国民党,要求孙中山当他们的入党介绍人。孙中山正是落难时候,黄埔岛人民这样对待他,使他非常感动,他不但当了这群青年学生的入党介绍人,并决定了以黄埔岛为根基,重振国民革命。
陈炯明对孙中山的逃脱不甘心。他穷追不放,一方面出二十万大洋“花红”①取孙山的人头;一方面策划陆海军将领叛变孙中山,一时使孙中山身边只剩下几只小军舰了。
一天,陈炯明命令鱼珠镇的蟹山炮台突然向永丰舰发炮,一时,炮火冲天,炮弹在江岸、江边、江面爆炸,岸上的一间清代鱼雷局大楼也被轰烂了。在这危急关头,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本营的永丰舰不能不开走了。
永丰舰是日本人制造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军舰。这样从点然木炭,烧开锅炉到发动机器,起锚开走需要个把钟头才能做到。在这期问蟹山的炮轰得很凶,永丰舰的周围都不断落下炮弹。谁知,这些炮弹象长了眼似的,偏偏就不落在舰上,使永丰舰安然地驶离轰击区。
黄埔岛的百姓看到炮击永丰舰都为孙中山流冷汗,后来看见永丰舰驶离危险区,孙中山平安无事才放下心来。事后,老百姓认为孙中山又一次大难不死,是有神助的,神灵助他转危为安,好去救国救民。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这次大难脱险,人们在当时永丰舰停靠的岸上,建了一座亭子,叫袖海亭。
(口述人:黎启义)
注:①花红一一悬尝布告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