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明、清揭阳揭阳学宫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明、清 揭阳 揭阳学宫

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宋淳祐六年(1246年)知州军事陈圭重修。景炎三年(1278年)毁于兵燹。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崇祯四年(1631年),经多次修葺。清康熙五年(1666年)起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历经重修、通修并调整东、西路布局。清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夏献铭首捐500余金为倡令,举邑合力募捐大举改建,并将明伦堂更名为崇圣祠。至光绪七年除尊经阁未能修复外,改建告竣。

现学宫占地面积15392平方米,建筑面积5526平方米,中路为照壁、石栏杆、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大成殿、东斋、西斋、崇圣祠等。东路有尊经阁、奎光阁、砚东轩、射圃;西路有文昌祠、文昌阁、节孝祠、享祠、西斋训导署、大堂等,除文昌阁外,均已废或改作他用。

大成殿面阔、进深各五间,36根花岗石柱,抬梁式构架,副阶周匝。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坡度平缓舒展。上檐坡面前后各增加两条重脊,上檐形成歇山顶十三脊的独特风格。花岗石台基前面正中铺设斜面御道,两侧各设7级台阶。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入揭阳,周恩来同志两次在崇圣祠居住和办公。民国十六年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在大成殿成立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红色政权。(见第四章第一节之一《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条)

1987年冬,学宫进行大规模修缮。于1993年底修缮竣工。对大成殿和崇圣祠、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进行全部揭顶,部分落架的修缮。大成殿内恢复孔子和四配的塑像、龛座及十二哲牌位、历代皇帝御书匾额等。

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