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清番禺留耕堂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清 番禺 留耕堂

位于番禺市沙湾镇北村。是何姓的宗祠,因牌坊上原有“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对联,故又称留耕堂。始建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重建,正统五年(1440年)扩建。清康熙二十七年(1664年)奉诏拆毁,二十七年、三十九年重建。

祠坐北向南,前后五进,左右三路。主要建筑有头门、仪门(牌坊)、拜廊、聚贤堂、留耕堂,两侧建有廊庑。左右路为衬祠和钟、鼓楼。头门外尚存旗杆夹石及水塘。中路占地面积3434.25平方米。

头门为硬山顶,面宽五间23.25米、进深两间9.73米,前后设垫台。前廊施6根八角形砂岩石柱和6根圆木柱,前檐额枋上施驼峰和三跳如意斗栱,全部梁架刻有花草、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

仪门为三间四柱三楼,歇山顶,砖、木、石构筑牌坊。(参见第三章第四节之二《诗书世泽牌坊》条)

拜廊与象贤堂勾连搭。拜廊前筑一宽24.78米、深18.3米、高1.13米的红砂岩石月台,月台正面均雕有老龙教子、牡丹宝贵等图案。拜廊面宽五间24.78米,深三间,卷棚顶,后檐柱即象贤堂前檐柱。

象贤堂硬山顶,正脊灰塑龙船瓦脊。面宽五间,深三间,九架用四柱,牡蛎壳山墙承重,梁架、额枋遍雕花草等纹饰。当中悬挂“大宗伯”横匾,是广东行省中书参知事郑允成书。

后寝为留耕堂,原“留耕堂”牌匾是陈白沙书;面宽五间24.78米、深三间14.6米,十三架前出六架卷廊。明间后设一金漆木雕花神龛,两廊的檐柱柱础,保留了明红砂岩复仰莲柱础。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