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端公戏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源于古代设坛祀神仪式,因主庆者为端公佬,故称“端公戏”。盛行于南郑、城固、西乡、紫阳、汉阴、安康、旬阳县境,流行于留坝、宁陕、宁强、凤县、镇安及陕西、四川交界处的山区和兵陵地带。

初为设坛祭祀形式,巫师以歌舞祀神驱鬼。巫师多为男性,民间习称巫师为端公。他们装旦扮丑,跳吟表演,故有“跳端公”之说。端公头戴木面具,两额侧部各插一个或两个摺叠黄表,腰扎麻带,脚穿草鞋。一手摇曳铜铃击节,伴踏跳步;一手执裹有色纸条的坛棒,指神示人。端公在坛上边跳边吟,吟之不足则唱,唱调为“神歌调”(又叫“坛歌调”),由包头(端公)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帮腔落尾伴以小锣、小鼓。

据汉阴王家河,家传七代的大筒子艺人何玉庆口述,约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表演,以端公为主,人员扩大到三至七人,一般是先跳坛,接着续演端公小戏。由地摊苇席上端公一人的踏跳表演,发展为用四张或八张方桌,并为桌台进行表演的戏曲形式。所用乐器,以大筒子为主,配以二弦和三弦伴奏。并设戏箱开脸子,出现了小生、小旦、小丑等行当。唱调上除了神歌调外,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唱腔板路,即[二流板]、[一字板]、[四平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余老四反秦》、《王祥卧冰》、《悍妇打鬼》等,这时期的演出,除了端公、端婆跳坛和演出一些小戏仍戴面具外,其他人物均以粉妆演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端公戏出现了半职业性班社,俗称散班子。在南郑、西乡、留坝等县,先后成立起白家班、黄家班、聂家班、袁家班、龙家班等。其班主多为端公佬,人员一般在十人以上。演出的剧目有《闹东京》、《刘海砍柴》、《害岳父》、《赶年》、《袁老八讨子》、《催粮》等。

同治十年至中华民国初年(1871—1920),端公戏出现了更大的发展,除了上述各县乡村有端公戏活动外,西乡县的黄山、大河、高川、白龙等地,端公戏最为活跃,一年四季均有演出活动。半职业性端公戏班,有熊家班、程家班、杨家班、何家班、陈家班、董家班、谭家班等。每班人员扩大到二、三十人。老艺人有熊保善、郭兴汉、郑民宏、程代班、杨登民、吴芳秀、何东更、何庭贵、赵光恩、常芝兰、刘光渊、杨桂芳、陈天信、黄道方、谭明生等。活动地域也扩大到甘肃西河、天水,四川广元、南江、城江等地。这时的戏班大部分能演小戏和折戏,个别戏班还能演出大本戏。演出的小戏有《让亲》、《打更》、《审缸》、《抢亲》、《送节》、《让课》、《送布》、《送金妹》、《送友》、《赶双子》等;折戏有《柳二姐赶会》、《金哥闹书房》、《二姐娃害病》、《七仙配》、《正德王访贤》、《借纸》等;本戏有《湘子渡妻》、《刘海砍樵》、《接妹》、《郭暧拜寿》、《花田错》、《破洪州》、《花亭会》、《蓝桥会》等。这时的脚色行当已突破了“三小”格局,出现了须生、净脚等行当。唱板也有所丰富,相继创造出[诗头子]、[慢二流]、[快二流]、[对口二流]、[赶板]、[蹲思调]、[老少配调]等。弦索上增加了板胡、四股弦,管乐上增加了笛子,打击乐上增加了云板、手鼓、暴鼓、马锣、海锣等。舞台由桌台变为搭低台(不能超过大戏舞台)。一般的堂会、富户的红白喜事,均可承应作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破除封建迷信,跳坛活动废止,以端公为主的半职业性班子解体。端公戏只在少数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尚有演出。1959年,西乡县城关镇成立了东风文工团,至1965年解散,先后排演的传统端公戏二十二个。1959年,创作排演出《双献料》、《拔秧苗》等现代戏,参加了1960年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演出。1960年,编演的《养猪场上》,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会演大会。同年,编演的《打麦场上》,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演出,获得剧本创作奖和演出奖。安康、汉中的一些二簧、秦腔、歌舞等专业剧团亦多在各地演出中,间或穿插演出一些新编端公现代剧,如《巧遇》、《闲不住》、《讨债》、《好媳妇》、《赶工》、《争上阵》等。其中本戏《吹鼓手招亲》(见图)、《戏班子断案》等,以唱端公调和筒子调为主,并融进了陕南民歌调、山歌调,歌舞并重。《吹鼓手招亲》1959年晋京作过汇报演出,《戏班子断案》1979年参加了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均受到戏曲界的好评。1979年以来,端公戏在安康、汉中一些农村业余剧团,仍有间断演出活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