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老腔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名“拍板腔”,以拍板节音而得名。后来,为与清乾隆时期出现的碗碗腔(被称“时腔”)相区别,便称拍板腔为“老腔”。老腔早期仅流行于华阴和潼关两县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扩大到华县、渭南、蒲城以至河南西峡、陕县和宁夏等地。长期为皮影形式演出,1958年发展为舞台戏曲剧种。

据老腔世家宗师张泉生口述,老腔最初形成于华阴县泉店村。该村处于黄、洛、渭三水交汇处。明末清初,当地流行着一种一人唱多人帮腔,并以木板拍击节音的“说书”。清乾隆初年,该村张梦儿以此为基础,发展为老腔皮影,人称“梦儿的老腔影子”。张泉生家现藏有乾隆十年(1745)抄本《空城计》和十三年抄本《马王成圣》,就是老腔早期演出的脚本。老腔作为张家族戏,一直活动在潼关与华阴交界处的村庄和黄河码头。乾隆时期(1736—1795),有泉店村张梦儿领头的箱子;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有张坤儿领头的箱子和张怀英领头的箱子;中华民国初年,有张小六领头的箱子;民国二十年代中期,有张五堂领头的箱子;民国三十年代,有张玉印领头的箱子;另外,还有张奉君、张志英、王振中等领头的箱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以皮影演出。1949年底,以张泉生为首成立了华阴县老腔皮影革新社,扩大了演员阵容,兼容时腔、老腔两种声腔,以皮影、木偶两种形式演出,从组织机构、人员构成、演出剧种上都突破了族戏范围。1958年,华阴孟塬大队文工队司石头、吕自省,创作出老腔现代戏《深翻地》,并由该队首次于舞台演出,参加了渭南地区群众文艺会演大会,获得演出奖。1959年,华阴县专业剧团邀集老腔艺人张泉生、任浪鱼等,以老腔传统剧《借赵云》为蓝本,改革音乐唱腔,配备文武场面,分设须生、红生、净行脚色,进行舞台试排,一举成功。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采用秦腔发声技巧,着重对原有[慢板]、[流水板]进行了改造,并揉进了秦腔和眉户的铜器扎子(锣钹经),增加了二胡、笛子和大提琴等乐器,丰富了音乐色彩,使唱腔更加高昂、浑厚,富于韵味。1960年,此剧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获得剧种奖。后又排演了老腔传统剧目《盘河战》,保留了影人的一些动作特征,并吸收其他剧种某些表演程式,使艺术上更加完善。从此,老腔便有了皮影和人演两种演出形式,活动地域也扩大到邻近各县。1954至1980年期间,由于三门峡水库工程开始,原住库区的老腔艺人和老腔爱好者,随迁居将老腔带到陕北、宁夏等地。

老腔长期为家族戏,有许多清规戒律,如:除非至亲,一般人不准入班;既已入班,不准再搭其他班社;剧本绝不外传等等。这种封闭保守的管理规制,影响了老腔艺术的发展和出新,也限制了它的流播范围。直到建国以后,随着老腔舞台演出形式的出现,这种状况才得到改变。

已挖掘的老腔剧目有七十八本,其中反映古代军事征战、宫廷斗争的戏占层多数,有五十余本,主要有《临潼斗宝》、《伐冀州》、《征南》、《征北》、《征西》、《马踏五营》、《火烧连营》等,民间故事戏较少,仅有二十多本,有《挖蔓菁》、《王迷眼办亲》等。另外,还有一些打台子节目,如《收羌白》、《耍社》等。剧本虽然语言比较粗糙,但结构宏大,较多有征战杀伐的武打场面。词格除七字、十字上下对偶句外,还有不少长短句式,最突出的是常常出现有第三人称的唱词,残留着说唱艺术的痕迹。

老腔以武工戏见长,跌打、撕杀、乘车、跨马等动作,极其泼辣、矫健,颇有生动迷人的艺术魅力。不适于扮演旦角戏,比起生、旦并重的剧种,确是一个不足。

老腔戏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结构,比较简单,板路有[慢板]、[紧板]、[流水板]、[飞板]等。帮腔为曳船号子调,主奏乐器用月琴(用牛皮弦),板胡亦为重要乐器之一。伴奏音乐多为重叠乐句,不用唢呐,而用拍板增强伴奏效果。拍板又名檀板,通用枣木,发音响亮,常与堂鼓、暴鼓、大锣相配,最能突现老腔高亢激昂的音乐特色。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