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嗣如居士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俞嗣如(1892—1978) 原名契如,别名慰曾。祖籍江苏丹徒,后迁居陕西省西安市。
1909年,俞嗣如考入陕西法政学堂,从此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立志推翻清王朝。1911年10月,参加陕西辛亥革命,先后担任革命军兵马都督府参谋处文牍员、陕西军政处司法筹备处科员和咸宁县草滩分县知事等职。后因张凤翙受骗进京,陆建章奉命督陕,陕西辛亥革命夭折,俞嗣如愤而复入陕西法政专门学校(原陕西法政学堂),毕业后,出任该校学监。
1916年6月,在陕军支持下,陈树藩逐陆主陕。俞嗣如再次步入仕途,历任陕西省警务处兼省会警察厅科员、陕西省长官公署总务科科员和米脂县知事等职。他为官廉正,关心民瘼,与当时的一般贪官污吏相比,可谓鹤立鸡群的佼佼者。
吴佩孚执掌北京政权后,下令闫相文、冯玉祥部入陕驱逐段系陈树藩部,1921年7月,陈兵败退入汉中,俞嗣如也由陕北返回西安闲居。10月5日,在王友直等人的支持帮助下,俞嗣如自筹资金,创办《新秦日报》并出任社长,同时兼任西安报界公会会长。从这时起至1925年5月,他领导这家民办报纸,坚持宣传民意,刷新陕政的宗旨,大胆揭露陕西省省长刘镇华等人种植鸦片、剪除异己、盗卖文物等罪行,虽屡受迫害而不改初衷,受到了进步人士和民众的支持与好评。
1925年5月,刘治洲主陕后,俞嗣如应邀重返政界,先任陕西省长官公署参议,继任咸阳县知事。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后,他积极协助二虎坚守西安,历尽艰辛。围解后,冯玉祥再次主持陕政,俞嗣如遂只身南游,寓居《新秦日报》上海办事处。
宦海浮沉,三起三落;坚守西安七个多月,军民死伤饿死五万之多。个人的坎坷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一心向佛。1927年春,俞嗣如在上海皈依印光法师,从此,成为一个虔诚的佛×。
同年秋,居士由沪返陕,开始在西安进行各种佛事活动。翌年三月,陕西省佛教学会改选职员,居士当选副会长。自后,居士一直在陕西佛界供职,先后担任陕西佛教会常委、常务理事,陕西佛教青年会董事长等职。
民国个八年(1929)后,鉴于陕西连续五年遭受旱涝等灾害,城乡经济破产,民众痛苦不堪,居士遂大力从事慈善事业。居士曾与张子宜等人在长安县太乙宫创设孤儿院,救济教养长安、户县、蓝田等县无家无依的少年儿童。居士还在西安钟楼附近设立安乐茶号,并于长安县杜曲设立该号分号,向僧伽和贫民施舍各种素食。
居士宣传佛化不遗余力,除在省佛教会,省佛教青年会定期组织宣讲佛典外,还在《新秦日报》增设佛光周刊,每周一期,宣传佛理,报道全国佛界新闻。居士注重发展佛×,1934年1月陕西佛教青年会成立时,仅有成员300多人,但是,在居士的努力下,是年底,该会会员便激增至一千多人。居士十分重视佛事活动,不仅按时参加卧龙寺的各项佛事活动,而且在家中设立佛堂,日夜按时诵经念佛。
抗战爆发后,居士将主要精力用于主办《新秦日报》。居士不仅在该报宣传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而且还代印中共在重庆创办的《新华日报》,并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提供油印机等印刷用品。国民党当局闻知深为不满,下令没收了该报社的部分机器设备,并派陈义等特务为该报编辑,监视居士联共抗日活动。1943年秋,国民党当局买通报社隔壁上海钢笔大王周宪章,有意制造汽油灯失事事件,一把火几乎烧光了整个报社。居士毫不气馁,惨淡经营,迅速出版发行了四开版的《新秦晚报》。1944年4月,该报刊登了胡宗南部与西安警备司令部火并的丑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冲突双方及国民党省党部恼羞成怒,一齐向报社施加压力,致使该报一度停刊。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加紧迫害和经费拮据等因,居士不得不决定关闭报社。继续推行慈善事业。此后,居士曾在西安钟楼附近创办安乐饭庄,为过路僧伽和灾民提供紫食,另外居士还经常向孤儿院施衣施食。
新中国成立后,居士自觉与共产党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居士先后担任过西安市政协委员、市佛协理事等职。在发动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宣传佛化和发展佛×以及积极参与修复兴善寺殿宇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59年,居士和其他市政协委员出外参观三门峡水库、武汉长江大桥和工厂,思想发生较大变化。返回西安后,居士写了《佛×应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改造思想跟党走》的心得体会,在市政协宣读后引起强烈反响,60年代,居士向市政府提出过修建西安环城公园等提案,获得了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好评。
1978年10月,居士因病在建国路十道巷4号家中逝世,省市政协、人大、统战部、佛教会送了花圈挽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人发来了唁电。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西安附近的佛教造像遗迹
- 下一篇:西安(古长安)佛教六宗的产生与发展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