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仙游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仙游寺,在周至县城南15公里的黑河畔,这里诸峰耸立,万山拱翠,如锦屏围绕:清溪蜿蜒,山光水色,如人间天上。黑河水在谷间积之为潭,水色黝黑,深不可测,白乐天有“黑潭水绿黑如墨”诗句,故称黑龙潭。潭上石壁峭立,形势险峻。潭水既深且黑,如值雷雨交作,溪光山色,变幻万千,如临仙境,故又称为仙游潭。据说周穆王西征犬戎时路过这里,在黑龙潭边上休息,还奏乐宴饮了三天。由于他迷恋这里的景色,后来还将宠妃盛姬葬于黑龙潭的南岸。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飞升成仙的故事,也是在这里发生的。这些美好的传闻,都与这里犹如人间仙境的自然景色是分不开的。
开皇十八年(558),隋文帝杨坚因喜爱这里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行宫,起名“仙游宫”。这位自幼由尼僧照看,在尼庵内长大的天子,笃信佛教。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他取得了北周政权之后,一反周武帝毁灭佛法的政策,大崇佛教,认为“我兴由佛法”。仁寿元年(601),诏令分送佛舍利于31州,在环境优美,高爽清静的地方建立佛塔,×这些舍利。京城大兴善寺高僧童真奉敕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改仙游宫为仙游寺。过了二百余年,到唐大中年间(847—859),这里有三座佛寺。在黑河南岸的一寺,仍称仙游寺;在北岸存二寺,一称中兴寺,一寺后废毁,已不知其名。宋金以后屡遭战乱,寺亦衰微,至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西域喇嘛桑加巴住持,重修并扩建,改称善缘禅寺。这时,寺院的昔日旧观颇有恢复,殿宇轩昂,香火旺盛,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佛教文化交融会合的寺院。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在此据险屯守,多次击败陕西巡抚孙传庭和洪承畴的围攻,当然,寺院也多遭受兵火的破坏。清康熙二年(1663),对破败的寺院又加重修,并复称仙游寺。此后,乾隆、道光以至民国年间,都屡有修葺。
唐宋两代是仙游寺的极盛时期。因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又距长安不远,所以吸引了大批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来此游览。卢纶、王勃、岑参、李商隐、朱庆馀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白居易在元和元年(806)应制举考试及第,被任命为周至县尉,春风得意,于从政之余,与挚友陈鸿等至仙游寺。由于此地离马嵬坡不远,故论及天宝轶事,遂在这里以绮丽流畅、快心直语,写出了以李隆基与杨玉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长诗《长恨歌》。陈鸿为补充《长恨歌》不能详述其轶闻遗事,又写了《长恨歌传》。这一歌一传,珠联璧合,千古流传,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被人们世代传颂的千古绝唱,如珠玉倾泻般地一气呵成,恐怕与这里人间仙境的自然景色对诗人的陶冶不能说没有关系吧!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嘉祐七年(1062)任凤翔通判时,曾慕名数次来游。当他与挚友章怀游黑龙潭时,却未敢攀登,而章怀履险,并以漆书“苏轼章怀来”五字,群众称为“苏章石壁”。他们尽兴之后,留有佳作多篇。苏轼在游览传为秦王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地方——玉女洞时,留有“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等佳句,引人神往。他还特别喜爱饮用这里甘冽纯净的玉女泉水。为了预防自这里取水至凤翔不被差人所欺,乃用竹书为签,刻之为二,一置寺内,一自收存,作为交接的凭证,人们戏称之“调水符”。他还赋有调水诗:“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弃儒。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溜浥,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竟何及,弃置为长吁。”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剖符调水”的故事。
黑河南岸的仙游寺,今尚有正殿五间,配殿及客寮20余间,隋仁寿年间所她的佛舍利塔尚存,俗称之为“法王塔”。法王塔位于今寺之西北侧,塔平面为正方形,塔身为四角锥体,塔底边长8.7米,高35米,共七级。塔身以青砖砌成,每层叠涩出檐,作斗拱仿木结构。每层南面各有一拱形门洞,建筑风格似为楼阁式砖塔。塔内原有十八罗汉及佛涅槃塑像,木梯可登至顶。法王塔虽饱受风雨剥蚀,又经多次地震,一千四百余年后,仍巍然屹立,可谓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个奇迹。过去传说塔内舍利屡放灵光,灿若明霞,仙游十景中的“宝塔放光”,即指此而言。此外,还有“逼水塔”“通风塔”“普同塔”等和尚墓塔多座,都是明清时的遗物。
黑河北岸的中兴寺,一般称为北寺,原有殿宇20余间,在正殿东南有三间大房,传为宋朝苏东坡读书的地方,门上悬有清道光年间挂的“苏公读书处”木匾额。
唐代诗人岑参描绘的“空山满清光,木树相玲珑”的仙游寺,周围山清水秀,风光宜人,尚有“斜阳晚照”“狮山象岭”“西山登雾”“九峰叠翠”“仙桥古渡”“猫坡警步”和“马融石室”等风景点,都是人们喜游乐道的胜景。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