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手指间流淌的艺术王又凯的泥人之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捏泥人在陕西人眼里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要把泥人捏出新意,捏出风格,恐怕未必能够轻易做到。近日在西安美院展出的王又凯的泥塑作品,却令人开了眼界。
  
从兴趣到挚爱

  王又凯的作品带有浓郁、粗犷的西北风格,不仅形象各异,而且除了“黄河系列”作品外,其余皆无雷同。生活所见,随手拈来,皆能成塑,大胆夸张,突出重点,要紧的地方根本无章可循。可谓独树一格。无怪乎西安美院院长杨晓阳以“又凯弄泥塑时间很短,他并未有过专业训练,但出手不凡,全凭感觉,全凭兴趣,可以说是全凭‘天分’二字,人有才,没办法”来评价他。

  王又凯是陕西人,从小即对艺术有偏好。后因家庭原因,在文革中备受磨难,在甘肃、×期间与当地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因此对农村生活烂熟于心,后又辗转各地,干过很多行当,生活的磨砺为他今日的创作积累和培养了激情,每每出手不凡且妙思泉涌。

  他的泥塑创作出于很偶然的原因,如他自己所说“我捏泥人既非师从,也非专业,而是偶得胶泥,信手做了几件作品,竟颇得好评。因此,激起我儿时在黄河边上玩耍泥巴的美好记忆,从此一发不可收。”自从着手捏泥人以来,王又凯开始广泛接触各种民间艺术,如剪纸、布艺、面花等,吸取百家所长,为己所用。此外,国画中的一些抽象画法,也被他运用到泥塑中,以期在“似像非像”之间,突出作品的艺术感觉。

  创作源自生活

  王又凯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全凭自己在实践中摸索。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的作品没有学院式的那种千篇一律的感觉。想象驰骋之间,一件件作品也随之诞生。看着眼前这些形态各异而又诙谐成趣的作品,你不得不佩服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他的作品皆缘于对于生活中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如作品《吼起来》是他一次在乡下乘车的过程中,遇到前方有路障,满车的人都只有在一旁干等。而旁边一老汉踏着自行车悠然而过,边骑车还边得意地吼着秦腔,这种情景落到王又凯的眼里,就产生了一个很好的构思:他让七个男男女女一起张嘴大吼,这其中不仅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襁褓中的孩子,每个人都是张大了嘴,一脸陶醉的表情。为了将作品夸张到更为极致的地步,他还让这所有人骑到一头驴上,甚至连毛驴也是大张着嘴,似乎在高唱着什么。关中人爱吼秦腔,陕北人爱吼信天游,老陕的特色就通过这件作品中显露无疑。

  这些泥塑都是仅凭普通胶泥捏制而成,而且从不上色,不烧制,以期表现出一种黄土地人的质朴本色。由于泥土本身的可塑性极强,你无法预知一捏之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所以他七年来所创作出的1000多件作品,极少雷同,每一件都带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王又凯还很注意用同样的泥塑造出不同的感觉,比如用干的泥表现人的皱纹或衣服的纹路,用湿一些的去改造成头发或胡须的效果。还有,他的一些作品表面非常光滑,让人感觉是涂了一层釉,而实际上不过是经过多次的手指涂抹而达成的效果。这是他在观察建筑工人干活时所获得的启发。这种启发性创造也表现在捏造的手法上。他在初期捏泥塑时,泥塑会很容易“塌”掉。于是他向别人学习了一种“盘泥法”的塑造方式:把胶泥像盘麻绳一样一圈圈地盘起来,这样就结实多了。可这种方法却使得他的创作很受限制,经过长期摸索,他又自创了“空捏法”,即把作品捏成空心的,这样可以从里外两个方向来塑造,更容易塑造出作品的“精、气、神”,从而使作品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勇攀艺术高峰

  从没办过个人作品展的王又凯,怎么也想不到,他随意顺手捏出的这些“泥耍货”竟有这样大的反响。他说,他一直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对待泥塑的,可这次展览上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热情肯定与中肯建议所形成的“压力”,却让他无法再淡然处之了,他决心在展览结束后深入到陕西各地去采风,重新到生活中去学习,创作出更多更美更为人们所喜爱的作品来。期待这位“后起之秀”在艺术之路上再攀高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