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安塞民间艺术的守望者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过去,在陕北的安塞县,会剪纸的巧手婆姨多得数不清。63岁的李秀芳就是其中之一。一把剪刀一张纸,在她的手里却能剪出“花”来:海底的龙、天上的凤、水里的鱼、枝上的雀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情态各具。单是一个双喜字,在她的剪下就能变幻出好多种。李秀芳是陕西第一个出国的剪纸民间艺术家。
尽管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使老人看上去有些疲倦,但提起剪纸,她又是满脸的自信与执着,随手拿起一片红纸,剪子上下飞舞一番,一会儿功夫,一幅戏水鸳鸯图就跃然于纸上了。
作为老一辈民间艺人的代表人物,李秀芳担心的是,剪纸这个过去陕西农村妇女几乎人人都会的技艺,正渐渐成为一门少数人掌握和从事的艺术。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屑拿剪刀。面对这门已经流传几千年的古老艺术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老人显得尴尬又无奈。
今年26岁的樊晓梅则可以算得上是安塞民间艺术在年轻人中的优秀传承者。她从小跟着母亲张芝兰学剪纸,在17岁时失去了她深爱着的母亲。为了避免早早嫁人的命运,她只身来到西安,凭着一手剪纸技艺在西安一呆就是八九年。1998年6月25日,在西安古城墙上,在东道主特意安排下,樊晓梅给来华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现场剪了一只考虎,还送给这位美国总统一套12生肖剪纸。后来她去过日本、也去过加拿大。记者联系采访时,她又准备去台湾。提起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年人一脸茫然:“现在安塞当地年轻人结婚都穿婚纱了,谁还去贴剪纸?”
为安塞民间艺术的抢救整理做了大量工作的陈山桥,可以称得上民间艺术真正的守望者。他1975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安塞县文化馆担任群众美术辅导工作,一门心思扑在民间文化的抢救、发掘与整理上。就是后来调到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工作后,他仍然关注安塞民间艺术的前途与命运。
他告诉记者,安塞民间艺术其实真正抢救和保护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很快使安塞成为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比较有名的艺术之乡。到了九十年代以后,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就少了,那么多民间艺人没人管了,八十年代费那么大精力普查出来的东西留下的不多了。可以这么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失传,它里边很大一个成分是技艺的失传,因此,抢救民间艺术必须要尽快抢救它的技艺,然后把这些技艺传承给年轻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