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燎干”古传习新考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燎干”,是盛行于我国北方许多农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但源于何时,原始的讲究出于何意,后来的演变有什么内涵和外延,却是众说纷纭,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研究和考证它,挖掘并整理它,有益于更加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利于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这一传统习俗的积极意义,激励我们不断的开拓进取。
“燎干”又称“炼干”和“跳平火”。在我国北方多数农村,每年的正月三十日,家家门前都要柴火高垒,待到傍晚时分,各家先后点燃门前的柴火,顿时烈焰腾空,照得全村通明。这时,男女青年,你来我往,从火堆上纷纷跳过,真是龙腾虎跃、生动活泼。老年人和小孩子们,则在一旁围观,喝彩鼓励,其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尉为壮观。
整个“燎干”活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以所堆放的柴火燃尽为止,一般约十至二十分钟。别看这一活动时间不长,但从开始准备到最后结束,还有着不少的名堂哩。这些名堂,各地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至今白水,长安等地此俗仍然传袭。白水县以洛河以北的仓颉庙所在地史官乡和杜康沟西北的大杨乡尤为典型。正月三十这天午饭过后,妇女和孩童们的任务是清扫家室院落,将春节期间燃落于房前屋后大门口的鞭炮纸屑扫至于家门口,将大门两侧的春联逐一揭下,置于门口的垃圾堆上。青年人的任务是饭后去采集柴火。柴火一般取之于房前屋后或村外的蒿草,或秋季作物的禾秆。他们将采集来的柴火捆成数小捆,或者捆成一大捆,背回并堆放在自家门口清扫出的垃圾上,这时准备工作方才宣告就绪。黄昏后的点火仪式,亦有讲究。讲究之一是点燃柴火前全家人都要簇拥在大门口,将春节期间所剩余的鞭炮全部在柴堆前鸣放完;讲究之二是放完鞭炮后才能点燃柴火,但点燃“燎干”之火却与往日燃烧柴火不同,必须是从柴堆的最上方点火,让柴火从上往下逐渐地燃烧;讲究之三是待火势初起时,年长的家庭主妇要端一个碗,碗里是米面水和抹布絮絮拌成的糊状物,主妇将这碗糊状物泼于火中,并口中念叨着:“米干面干,抹布串串”之类词语。至此,点火仪式完毕,燎干正式开始。跳干火中,青年人大多毫不迟疑,身手敏捷,一跃而过,但也不乏有怯火的小伙子,每遇到此种情况,青年们就将这个胆怯者连架带推,迫使他没有后退逃跑之路,胆怯者只好奋力一博,从火头上跳过去。在跳干火的过程中,也不乏一试身手的女子,每每这时,喝彩声更是不绝于耳,老汉老婆们乐得手舞足蹈,言称女娃子跳干火,是吉利的好兆头。柴火燃烧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朝某个方向倒坍下去,听老人们说,干火倒向那个方向,就预示着今年那个方向要五谷丰收。
“燎干”究竟源于何时,虽无可考,但这一民俗事象,最初出于先民们对火的崇拜是不容置疑的。火的发明与使用,的确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次飞跃。使用火是人与其它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之一。火使人类告别了洪荒野味、生食冷餐的原始生活而步人文明世界。从刀耕火种、篝火而餐、以火取暖、以火驱赶和恐吓其它猛兽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先民们对火充满了一种敬仰和神往之情。神奇的火,在先民们的心中布下了神秘的色彩,因此人们既热爱它,离不开它,又畏惧它,躲避着它。人们认为,火是一种怪物,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经它一燃烧,一切就化为灰烬,去了另一个世界。所以人们便通过焚香烧纸,给去了阴曹地府天国天界的亲人们送物送钱、送上一份牵挂。人们坚信火的威力和能量是正确的,蒸气机带来的工业革命,火箭升空使人类从此进入了航天的时代,就是有力的证明。
正如认识来自实践,“燎干”这一习俗的最初模式,来自于原始社会人们群体狩猎生活。当人们从原始共产主义过渡到私有制状态下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便模仿过去集体狩猎之后于傍晚燃起篝火,欢庆收获这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驱走那些邪恶。欢娱和驱邪,正是燎干最初的本义,无论社会如何变迁,这一本体意义始终基本不变,延袭至今。
火,美丽又诱人,壮观又动人,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古老的“燎干”习俗,是人类最原始的欢娱形式之一,在这一形式的基础上,人们进而演化升华,形成了每逢盛大节日都要燃放鞭炮,点燃圣火,施放焰火的庆典方式。“爆竹”一词也许就是人们在“燎干”过程中听到竹节、禾杆的燃烧声音中产生的。
火,主体色调红色,格外热烈。但燃烧时,发出的光彩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人们从火产生的颜色中,借鉴“燎干”的欢娱情景,发现五彩缤纷的色彩能使人激奋,于是就发明了彩旗。每逢庆典,必挂无疑。
火,又有冶炼之意。“烈火中永生”、“烈火金刚”、“血与火的洗礼”等说法,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炼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和“火眼金晴”的传说,就体现了“火”的洗礼和再造之意。“燎干”之意,就饱含着“洗礼”和“再生”的内蕴。通过“燎干”,人们企望烧掉过去的“晦气”,凡是经过“火燎”之人,就意味着吉祥平安,重新去做人,重新去生活。从这一点上看,“燎干”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一年一度的起跑线。
火,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险阻。人们常常用“水火无情”、“上刀山,下火海”、“火焰山”等等来形容它。因此,火又是一种艰难困苦的象征。只有勇敢的人们,才能征服它,掌握它,运用它。因此,“燎干”中的飞跃火堆,就是人们向大自然宣战的宣告。于是继“燎干”之后,人们又创造出“摩托飞越火焰山”的杂技表演项目,发明出了“跨栏赛跑”、“跳跃鞍马”等体育竞赛项目。
由此可见,人们创造了“燎干”习俗,“燎于”又启迪人们继而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当我们今天踩着西部大开发的鼓点,走进二十一世纪,在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西北黄土高原上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时,古老而又神秘的“燎干”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一、“燎干”的群众文化娱乐功能仍在
虽然如今农村彩电、图书、篮球活动、自乐班等群众文体活动也随处可见,但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仍然不够丰富多彩,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而“燎干”活动,集文化、体育娱乐功能于一身,融亲情、乡情天伦之乐于一体,无须花钱投资,操作简便易行,因而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燎干”是北方人春节生活的一个圆满而皆大欢喜的“句号”,是农村家庭的“春节闭幕式联欢晚会”。自古以来,我国北方就有“冬闲”一说,冬季至春节期间,其实就是农民群众自己给自己放“寒假”,即“冬休”。除此之外,老百姓都要终年忙活不停。至于春节的时间概念,大体上分为筹备阶级和过节阶段。筹备阶段,一般是从腊月初五“喝五豆”开始,经腊月初八“吃喇叭面”;“五豆”的“登场”,“喇叭”的“广播”,告诉人们新春将临,接下来便是腊月二十三,“敬灶神、大扫除”,“是骡子是马歇一天”;再往下便是“腊月二十四,神鬼不管事”。春节的过节阶段,大体是除夕守夜吃长寿面,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初五过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跳干火”。因此农村有“正月里来是新春”、“不出正月是新年”、“不出正月正,亲戚走不完”等等说法由此可见,借用“燎干”,家家门口“放焰火”,举行“春节闭幕式”,为春节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让人们从春节的沉醉中清醒清醒,投入春耕生产,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燎干”的清除卫生和消除隐患作用很好
“燎干”之前,将过年期间的鞭炮纸屑、春联纸贴等,,进行一次彻底扫除,确是一种很好的卫生活动,有利于防止春季多发病,有利于人们干净利落地投入新的一年的学习生产活动。过去人们常说的“正月二十三是鬼节”,“干”就下来了,这个“干”,实际指一种疾疫,意指一些不干不净的春季病来临了。只有经过“燎干”,才能让人们变“不于不净”为“干干净净”。同时,利用燎干,烧掉院落的郊外的干草干蒿,有益于村容村貌,有利于新草萌生,既防止小孩纵火烧荒,又保护生态环境。在“燎干”中将剩余的烟花爆竹,废旧灯笼一并处理掉,清理了家庭中的不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好习惯,即使不“燎干”的家庭,也可从中体会其中的有利之处,以资借鉴。
三、“燎干”是农村家庭进行春耕的“春训会”和“动员会”
现如今,每逢重大活动,都要开一个“动员会”,单位上过罢春节收假后,都要举行“春训会”,让干部职工收心归位,投入新的一年的工作。“燎干”,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动员会”和“春训会”的含义。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华秋实,春种秋收”,农村尤其如此。“燎干”,标志着春节结束,让那些燃烧着的火焰,燃烧起人们的生产热情和生活希望。用“火烧火燎”的形式,以只争朝夕,一鼓作气的精神状态投入新的一年的生产劳动中去。在这“燃眉之急”的“燎干”鞭策下,任何一位有血性、有志向的人,还能在家闲坐得住吗?这一“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确是无法计算的。
四、“燎干”在当前对于培养人们的开拓进取和顽强拼搏精神,非常有益
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是当代衡量一个现代人的重要标尺。“燎干”做为我国民间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既具有北方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现北方人民勇敢剽悍性格,又富有一定的竞技色彩,它使农村后生们经受考验,不怕困难,对培养青年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抚今追昔,我们谈古说今。“燎于”这一古老习俗,如今城里人和一些农村人未必继续效仿,但其中的民族精神之气,仍然乃至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发扬广大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民间文化—陕西民间舞蹈综述
- 下一篇:民间文化—陈炉民间陶瓷的艺术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