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西安皮影的剧本与唱腔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西安皮影演出的剧本均由皮影戏班世代相袭,一脉相传,并由艺人们在自己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加以改编完善。西安皮影碗碗腔传统剧目有手抄本二百四五十本,一般影班皆备有抄录的剧本,唱时可随看随唱。剧本大致为言情之戏,曲词音调温文尔雅。清乾隆时西安渭南举人李芳桂以编皮影剧本为志,他根据皮影戏一人唱的特点,编写的剧本不仅情节生动曲折,唱词文字精妙,岔子话(帮腔)幽默,而且采取三不齐唱句,四五六七十言不等,剧情进展缓急跌宕,唱白相间,板调多变。特别是他编的《紫霞宫》、《万福莲》、《节义楼》、《白玉钿》、《火焰驹》、《白衣庵》、《春秋配》、《金碗钗》、《十王庙》、《蛟龙驹》等十大本戏,今流传于世,深为演唱者和群众所喜爱。
从嘉庆到同治的八十年间,继李芳桂之后,西安一带为碗碗腔皮影戏编写剧本的文人,还有崔向余、张元中、郭安康、李荫堂等人。近代辛庄乡的吉子正改编的《兵火拉伞》,城关大街的刘云锋编写的《莹绣钏》,杏林镇张宇振编写的《珊瑚传》,以及孙炳灵编写的《两口顶嘴》、《退嫁妆》等剧本,多用当地方言、地名,则更具有西安地方风情特色,备人们誉为佳作。
皮影戏剧本都是手抄本,能流传下来的明清世代的剧本,如今都弥足珍贵,亦成为希世藏品。它对於皮影剧本的发展和文学研究,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西安皮影的唱腔主要分为碗碗腔和老腔皮影两种。
碗碗腔皮影--主要流行於中国西安华山北麓及渭北平原一带。碗碗腔皮影戏的名称,是由於乐器中有碗碗(形如可铜钟)为主要节拍乐器,故称为碗碗腔。碗碗腔艺人们对老腔原有说唱形式的表演唱腔进行改革,其曲词由昆曲演。经过艺人的革新创造,使碗碗腔皮影戏的声腔曲调由粗犷单调的说书形式转向细腻缠绵的曲调,把“北曲”的武夫鼓怒、马上杀伐之声和“南曲”的柔媚婉转,以及民间表演唱的娓娓动听的清音融合为一体。碗碗腔皮影戏的特点是:花脸戏(净角)吐字重,杀声如雷,震裂金石;生旦戏启可轻圆,柔情如水,转腔疾徐绵细,如清丝随风上下起伏,一曲三折,攫心回肠,在月琴与铜碗击节奏乐器的伴奏下,典雅飘逸,悠悠扬扬,知音者闻声,神魂俱醉。
在碗碗腔皮影戏流行地区,人们品评艺人们的水平高低优劣,是看这位艺人能不能演唱李芳桂的“十大本”。碗碗腔皮影戏在近代有成就的艺人中,首推参苗子、齐喜、王蔓、一杆旗、朱哼等人。农民都知道;“齐喜、王蔓、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这句顺口溜。在表演挑签方面有顺儿、栓儿等,他们分别对於武打厮杀、文场身段的表演,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近代演唱家还有谢法龙,大荔县人,是著名的渭北碗碗腔皮影戏老艺人,他的拿手戏如《金碗钗》、《水月庵》、《女巡按》等,很受人们赞赏。
老腔皮影戏流行於陕西潼关、华阴、华县一带,这中古老的皮影唱腔,当地人称之为“老腔灯影”。因为老腔皮影戏是碗碗腔皮影戏的前身,故把碗碗腔称为“时腔新调”。该腔历史悠久,盛行於明清世代,它的主要节拍乐器虽然有梆子,当戏演到高潮时,则以木块猛击木板而和之,所以老腔皮影戏也叫“拍板灯影”。其演唱方法颇具特色,唱腔以字定调,用喉音(即净音)及本腔演唱,无哨子音(即拖腔),声调比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其声韵稍逊,不及时腔婉转宜人,当地人称之为“满台吼”。所演剧目多是三国、列国故事,无才子佳人戏,至尽仍保留著原有风貌。现在老腔皮影戏在西安仅留三个班社,其演出人员年事均高。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