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羊角鼓舞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羊角鼓舞”流传于汉中地区的宁强、略阳等县,是秦巴山区端公(巫师)跳神仪式中的一种祭祀舞蹈。
端公跳神,又称“跳坛”,分文、武两种,文坛以唱为主,武坛以舞为主。过去多在乡民需要向神还愿、驱鬼治病或祭奠亡灵之时举办,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视祭祀的内容及主家的条件而定。跳坛虽屑祭祀仪式,但包含多种表演形式,名为娱神,实际也起着娱人的作用。尤其是在有钱人家老人死后三年的忌辰,或寿诞之时,或者做生意获利之后,邀请端公向神还愿,此类跳坛兼有喜庆的意思,更是载歌载舞,热闹非常,无异是一次综合性民间艺术的表演。其中包括舞蹈、歌唱、民间小戏,以及木壳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往往可以连续进行三至五天,通宵达旦地表演,清修《佛坪厅志》载:“见说端公颇不端,淫辞竞唱耍跳坛,巫风久染三巴俗,厉禁还须仗好官。”这首诗证明,端公跳坛除了祭祀、还有反映民间生活情趣的“淫辞”,即民间艺术的演唱,确是古已有之。羊角鼓就是跳坛中表演的舞蹈形式之一。
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羊角鼓舞的起源传说:天宫的牛王神为了除邪扶正,搭救庶民,下凡帮人耕作。玉帝得知勃然大怒,命他立即返回天宫。群众不舍,牵衣拽肘不忍牛王离去。牛王神于是拔下一只牛角,交给百姓说:“今后若遇灾祸,只要吹响号角,我立即就宋。”又拔下舌头作令牌,割下一片牛皮作鼓,取下鼻环做鼓柄上的响环,解下脖铃做腰铃,一件一件交给群众。从此,当地群众便以敲鼓、摇铃、吹角号,表示对牛王神的祈求和祭祀。民间便兴起了羊角鼓,并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传统的羊角鼓舞形式比较原始,风格比较古朴,具有古老的巫舞色彩,为研究我国,民间巫舞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1949年建国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的普及,山区群众已很少请端公跳坛祭神,但羊角鼓舞却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流传下来并有了新的发展。面记录的宁强“羊角鼓”,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表演形式;而略阳的“羊皮鼓”,则反映了发展后的新风貌。形纸花,头勒红布带,上坠小铜铃四五个。表演时以双人一组对舞为主,可组成三四组,反复接跳,以保证舞者在激烈的表演过程中,有充沛的体力。羊角鼓的动作古朴粗犷,情绪热烈奔放。舞者在同进同退的击鼓表演过程中,突出扭腰摆胯的动律特点。并伴以阵阵呼号,时而屈膝前进,时而弯腰后退,如同在阵阵鼓声的助威下,冲向敌人进行拼搏。舞至高潮,两人也可拉手对转,或背靠背的旋转,也可上凳击鼓,也可双手各提一鼓不停绕转。鼓点越敲越快,动作越做越激烈。特别是呈“弓步”姿态时,臀部向一侧连续摆晃,颇具有原始先民们舞蹈的一些痕迹和情趣。其中除了反映征战拼杀的气氛外,也有些是表现动物之间做爱的动作,如“蛾谈情”、“鸳鸯交颈”、“鸭子围蛋”等,使舞蹈者表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率真的特色。
羊角鼓以击鼓为主,击法多样,节奏流畅,强弱分明,并不时抖动鼓柄,使鼓柄下的小铁环发出“嚓嚓”声响,配合腰铃的叮当之声,浑厚的鼓声中,混合着清脆、悦耳的金属声响,更丰富了鼓声的气氛变化。场外另有由大锣和羊皮鼓组成的伴奏乐队。过去还有一面大锣,由两人抬着在旁敲击伴奏,其音响虽说单一,但这种伴奏形式相当古老,别具风韵。有时,在击鼓舞蹈中伴以即兴歌唱,演唱的曲调多是当地的山歌和小调,一般只唱四句、八句,主要是向神灵祈祷或向主家祝贺吉利一类的内容。唱时,只是原地扭动、并随着演唱旋律和节奏轻敲鼓面,发出和谐的伴奏声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