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双人轿车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双人轿车”原称“车车灯”、“推车舞”,流传于安康地区旬阳县蜀河镇。每年春节和正月十五玩灯时,常与“彩莲船”、“挑花篮”等组成社火舞队,游村转乡进行表演。
蜀河镇位于旬阳县城东面,地处汉江与蜀河(古称清水)的交汇处,三面环水,背靠巴山,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是陕、豫、鄂三省交界的水旱码头,素有“小汉口”之称。一条汉江沟通了秦巴山区与湖北的交往,使这里的劳动生产、民风世俗、生活习惯,甚至语言、文化等带有楚文化的传统特色。相传双人轿车就是从鄂西沿汉江西上传入蜀河镇的。据老艺人李天福(1912年生)介绍,他曾听父辈说过,清光绪年间,湖北客商曾由当地的武昌会馆出头组织过车车灯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年)有一位从湖北黄安县来蜀河镇×的客商(外号人称“黑鼻子”),曾于春节玩过“推小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当地驻军也曾于春节表演过推车舞。当时镇上的李天福、张治安、邹连俊、熊大禄等几位年轻人,看了推车舞后颇感新鲜,便在原有单人坐车的基础上,改进为两个姑娘坐车的形式,并吸收当地的民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双人轿车。
双人轿车由四人表演。一人扮推车老汉,头戴草帽圈,脸画白眼窝,身穿对襟彩服,扮成丑角。另有两人扮坐车姑娘、她们身穿彩服,腰系围裙,披云肩,手执花伞。另一人扮拉车丑婆,头戴黑平绒帽,脑后梳纂上插红花,身穿大襟宽边绸衫,一手握蒲扇,一手拉纤。表演时,在欢快的打击乐声中,老汉双手握车把,连续扭腰摆胯表现推车赶路的艰辛,丑旦弯腰俯身拉车前进。两位姑娘闪腰晃肩、左摇右摆表现坐车上坡、下坡、过桥,一路颠簸的神情。四位表演者配合默契、协调一致、相互照应,形成整体,如同一辆真车在行驶。表演中吸收当地流传的花鼓调进行演唱,更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双人轿车形式活泼,表演生动,演员可根据场地大小和观众的反映随心所欲地即兴发挥,尽情表演。在挨门挨户向群众拜年时,表演者可即兴编唱一些贺词赞语,向大家拜年问好,进一步沟通与观众的情绪交流。有时表演至高潮,往往形成了演员在场中唱,观众在场外和的场面,使秦巴山乡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热闹欢乐的节日景象。
双人轿车以打击乐伴奏,主要是烘托情绪气氛;演唱花鼓调时,打击乐只进行间奏,演奏的速度,全由推车老汉与拉车丑婆的表演节奏决定。轿车的道具制作考究,用木条制成车架后,车周四围用白布遮挡,围布上沿簇拥着艳丽夺目的纸花。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