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上锣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
东雷村地处黄河西岸,自古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隘,有“铁码头”、“看船嘴”之称。旧时,村中的百姓除农耕外,不少人从事驾船摆渡或拉纤摇橹,终年在黄河上劳动生活。为祈福求神、庆贺丰年,每年正月十五皆在村中修的三官庙前闹社火。从正月初五清晨起,锣鼓队便挨门依户在群众院落中大敲大擂,俗称“镇穷鬼”。上锣鼓的表演则是正月十五晚闹社火时的高潮,是最热闹最精彩的活动。当鼓手们围鼓敲击达到高潮时,便悄不自禁地争先上鼓、边击边跳,因而,群众称其为“上锣鼓”。
东雷村分南、北两社,以村中小巷为两社的分界线。表演上锣鼓时,南北二社皆组织锣鼓队,先到对方社界中作挑衅性敲击。先敲击的客社尽情狂敲乱舞一番时,主社的锣鼓队从各自家中冲出,客队锣鼓队立即向本社界内逃遁,主社锣鼓队急追,如能追上客社锣鼓队,便将自己的大鼓摞在客社的大鼓上敲击,以示压倒了对方,取得了胜利。往往在客社逃跑、主社追赶时,会发生争斗,甚至酿成流血事件。这时,有人高声呼喊:“见红了!流血了!”便由两社有威望的长者出面调解,双方一致认为有人流血、见了红,是件大吉大利的事,可以消灾免难、镇妖驱邪。两社立即言和,锣鼓队合在一起表演,共同抒发节日之夜的狂欢心情。如果主社追赶不上客社,主社的锣鼓队便在客社地界的广场上敲击表演,如此往返敲击追赶,直至深夜,筋疲力尽之后方得结束。
表演上锣鼓时,场地四周燃起堆堆篝火,两社群众高擎火把,照得夜晚如同白昼,虽说是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舞者却赤膊袒胸,只穿一条短裤。每个锣鼓手的脸皆涂成红色、粗眉,有的头插野雉尾,有的头戴草帽壳,还有的戴一副用核桃壳制成的眼镜,也有的胸前戴着护胸罩式的饰物。这种装饰打扮甚为奇特,仿佛让人们看到原始先民的某些形象。表演时人数不限,往往是跳累了,立即有人进场替换,反复表演。场内摆一个高65厘米、直径62厘米的大鼓,表演者围鼓站圆圈,有一人击大鼓,一人击小鼓,数人击大铙、大锣,以及执花环、簸箕者和两个戴大头的和尚。表演至高潮时,大锣手们面对大鼓左脚踏于鼓帮上,不停地向顺时针方向跳转。跳转的过程中,时而右脚蹬地纵身蹬住鼓帮,随即向左转身再跳下,如此不停地上鼓跳转,使表演高潮迭起。
上锣鼓的锣鼓点分三段:首段名为[排锣鼓],演奏时间较短,目的在于招引观众,节奏平稳和缓;第二段为[敲锣鼓],俗称“流水鼓”,节奏渐快,气氛热烈;第三段名曰[上锣鼓],又称“刮刮风”,节奏强烈,音韵铿锵、动作幅度增大,锣手们开始争先蹬上鼓表演,周围执花环、簸箕者和大头和尚不停扭动,并大声呼喊、吹哨,放烟火者高擎火把,口含煤油,在场中喷放烟火,使表演进入高潮。
由于上锣鼓的表演形式独特,风格古朴,从其气质、形象、情绪、气氛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看,确有原始氏族社会生活的风貌,以及氏族部落成员围着篝火高欢狂舞,纵情欢乐的痕迹,它的发现是研究陕西民间舞蹈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