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地蹦子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地蹦子”流传广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其中以汉阴县王家河村较为活跃。由于表演时多唱花鼓调,因而民间又称其为“花蚊子”或“打花鼓子”。
地蹦子多于春节和正月十五闹社火(当地又称“玩灯”)时演出,常与龙灯、狮子、彩莲船等组成玩灯队走村串乡,向群众拜年问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亲、盖房、祝寿或给婴儿做满月时,也常请几班地蹦子表演助兴,以增添喜庆气氛。地蹦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多由一丑一旦对歌对舞。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铺张草席即可演出。有时抬张方桌,艺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时就称之为“小场子”。
地蹦子是歌、舞、戏的综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折子戏和小歌舞,如《吴三宝游春》、《站花墙》、《十对花》、《双探妹》、《打石榴》、《绣荷包》等。舞蹈表演多为舞段和组合形式,穿插于演唱的中间或上、下场中,基本动作有“黄龙缠腰”、“犀牛望月”、“三碰头”等。旦角以“小颤步”突出其活泼、欢快的情绪;丑角憨态可掬,双腿屈膝成“马步半蹲”(俗称“扎矮桩”),突出诙谐、风趣的喜剧风格。通过丑与旦之间的嬉戏玩耍,打俏挑逗,表现对爱情和幸福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演出时多以锣鼓开场。伴奏乐器除堂鼓、苏锣、苏钹外,有时还配以马锣、手锣。节奏欢快活泼,音韵清脆和谐,形成一种轻松喜悦,流畅抒情的格调。然后由丑角领着旦角上场跑完圆场步至台中,两人对舞一段组合后造型亮相(俗称“圆台”),接唱花鼓调,并根据词意即兴表演。唱完一段又起锣鼓,两人又对舞跑转。如此舞一段、唱一段,连续反复直至结束。地蹦子又分“文跳”、“武跳”两种。“文跳”动作幅度较小,轻松欢快,活泼潇洒;“武跳”动作幅度大,跳跃性强,并吸收了“二起脚”、“十字腿”等动作,使舞蹈更为奔放。旦角在建国前多由男的扮演,动作皆模拟旧时妇女的忸怩神态;步子要小,迈步脚跟先着地,双膝随之上下闪动,大臂夹紧,小臂随腰胯扭动自然摆动,力求动作幅度小,轻盈优美,以显示窈窕少女婀娜多姿的神态。丑角双脚屈膝扎“矮桩”,上身略前俯,屈肘、仰头、耸肩、不时地挤眼。歪嘴做出各种逗人发笑的丑相,以表现诙谐乐观、坦诚开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地蹦子的表演形式近似汉江下游荆楚一带的花鼓子。根据嘉庆《兴安府志》(兴安,今安康地区)记载:“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之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两广×甚多……来此认地开荒者络绎不绝。”仅据地蹦子盛行的汉阴县王家河村调查,绝大部分住户是清乾隆前后迁来的湖南客户后裔。其中隆族大户祖籍湖南邵阳,何、彭两族祖籍湖南宁乡。根据现有六代师承关系推算,地蹦子很可能于此时由湖南客户带来,并在当地流传了近二百多年。据汉阴县清明寨乡王家河村老艺人何有刚(1909年生)介绍:相传清代有两个逃犯,是兄弟俩,在官府的通缉下不知从何处逃到王家河村。他俩白天出外打短工,夜晚教村民学打花鼓子、唱“小唱戏”。花鼓子即现在的地蹦子,“小唱戏”即民间小戏。据民国《汉阴县志》记:“小唱,亦名二棚子,盖多生旦两角对唱,音乐为四弦琴及简单之锣鼓,淫荡猥亵,当道以有伤风化已禁演矣。”而很多地蹦子艺人,大都会唱二棚子(即当地的七岔、八岔等民间小戏)。说明地蹦子是广泛吸收各种民间小戏后发展而成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