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八仙板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八仙板”流传于蒲城县尧山周围的上王、罕井、翔村、大孔、车党、蔡邓、马湖、孙镇等广大农村,是一种具有民间祭祀性的舞蹈。过去,每逢清明节尧山庙会耍社火时,由周围十一个村社的群众轮流组织表演。因表演者均为八人,以八仙板为道具,击板而舞,故名。群众又称“打八仙”、“打社火”。
尧山,在蒲城县城以北约十五里处,是座千米高的山岭。据《水经注》记载:“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惟此山浮。”故名“尧山”,又称“浮山。”《旧唐书·太宗本记》记述,唐太宗李世民,曾于贞观十四年初冬(公元640年)狩猎于尧山,说明一千三百多年前,尧山附近树木茂盛,野兽出没,是游猎的好地方,又因山岭蜿蜒起伏,如龙飞凤舞,故自唐睿宗李旦开始,相继有五个帝王的陵墓建在尧山左右(其中包括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因而,蒲城县不仅有许多唐代的文物古迹,而且唐代乐舞文化遗存至今在民间艺术中还有一定的影响。
尧山庙会历史悠久,影响较大。据清光绪《蒲城县志》和庙中现存碑石记载,唐懿宗咸通年间(公民860~873年),山上即有庙宇。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敕封“尧山圣母”为“灵应夫人”。金皇统九年六月,在庙宇西北方开山取石时,于石隙中发现古人化石一具,误认是神仙的“躯蜕”,特作柏棺置于崖洞,题名为“仙蜕崖”,并刻碑记载此事(碑文至今仍保留在清乾隆《蒲城县志》中),明熹宗天启年间(1623年),县令王佐申请将其载入礼典,并成立了十一个社,于每年清明节举行庙会,进行隆重的祭神仪式。届时,庙中鼓乐喧天,香烟缭绕,鞭炮轰鸣,山上山下组织各种民间社火表演,其中即有八仙板、高跷、芯子等。
据曾任两届尧山庙会会长的老艺人和润喜(1908年生)回忆,他是从1925年起开始跟前辈艺人学打八仙板的。据他的师承关系推算,八仙板在清道光年间,已在当地广泛流传。
建国后,八仙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相继培养出三批八仙板的骨干。特别是1985年春节,以阎竹青等人为首的八位姑娘学打八仙板后,突破了以往只有男性表演的世俗,使活动更加广泛普及。
八仙板舞者头扎黑长巾,戴绣球头箍,鬓角插用黄表纸折叠成的扇状花,身着对襟黄色衣裤,外套蓝坎肩,扎红绸腰带,每人双手各执一副由四片长约60厘米、宽4.5厘米的桑木组成的八仙板,上端用牛筋穿扎一起。双手执板的下端,在锣鼓的伴奏中一张一合,按着节奏拍击,基本动作以“一炷香”为主,可进可退,可跳可蹲,可两人或四人穿插对打。基本套路有“敬德一条鞭”、“八对面”、“白马分鬃”、“两人抬轿”、“八仙上寿”、“蝎子摆尾”等十种。动作舒展,队列严谨,具有一种古朴庄重的韵味。每年清明节尧山庙会时,作为庙会中一项活动,单独在神像前表演。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表情肃穆,态度虔诚。严谨的队形变化和鲜明的节奏对比使八仙板具有一种独特的地方色彩和表演风格。
八仙板除参加庙会活动外,每逢春节闹社火,也常和其它节目一起组成民间舞队,游乡走村、欢庆佳节。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