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八仙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八仙鼓”流传于渭南地区的大荔、蒲城、富平、白水等县,其中以渭南市田市镇的表演最为驰名。
八仙鼓多为八人表演。表演者头扎三角英雄巾,额扎英雄花,身穿对襟彩服,腹前各系一个直径40厘米,高20厘米的红色小圆鼓,边击边舞。建国后,一些地方为增强表演的气氛和广场效果,常组织少年儿童进行集体表演,突破原有八人表演的局限。八仙鼓在社火活动中,常与高跷、芯子、旱船、大头和尚等节目组成综合性舞队,跟随在社火队尾表演。表演分为行进和场地两种形式。行进时,鼓手排成两路纵队,边击鼓,边前进。场地表演时,多由鼓头(即八人中技艺最高者,排在队首)带领成一路纵队进行表演。基本的队形变化包括“分花”、“插花”、“辫花”、“蜕花”、“对花”、“背花”等,动作以双槌击鼓为主,做到边跳边击、边击边转。节奏铿锵,动作粗犷。常用的动作有“行进击鼓”、“跨跳击鼓”、“弓步击鼓”等。两人对击对舞时又多用“对鼓”、“背鼓”等形式。鼓点节奏单一,分为“三槌”、“七槌”两种打法。表演时,除舞者边击边跳外,一旁还有大锣、大铙伴奏,以烘托气氛。
八仙鼓属民间鼓舞形式,多和古代军旅操练习武有关。据考现今的渭南市田市镇,原是我国春秋战国孟尝君田文的封地。建国前,该镇东城门上还刻有“古孟尝门”的匾额((1958年城门楼拆除,匾额毁坏)。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田市镇有四大景,即:“东门外葫芦溪曲曲湾湾,西门外苇子壕花果连天,甫门外的斗力台天下稀罕,北门外照人壁珍宝一般。”南门外的斗力台指的是当时田文为门客所设的练兵习武之处。相传,每次习武操练,必擂鼓助威,此种击鼓活动后流传于民间,逐渐形成了当今八仙鼓形式。当地还传说我国宋朝末年,元兵挥师南下侵占了陕西,田市镇有位名叫红娃的青年被虏,在兵营里学得八仙鼓和其他杂耍技艺,逃回家乡后,便将八仙鼓带回在当地普及。至今,表演时舞者头扎红色三角巾,据说是为了纪念红娃所扎的。据老艺人乔树成介绍:八仙鼓在当地流传已二百余年。据传清嘉庆时,田市镇弯刘村有权氏兄弟二人,在镇上经商,弟弟人称“二叔”,自幼喜爱拳术,又擅于打八仙鼓,舞姿威武、形象刚健。后把击鼓技艺传给了镇上喜爱闹社火的乔代保、乔友金等人。清光绪年间,他俩又传给乔东成、乔玉林等人,1930年乔玉林又传给儿子乔继龙,乔继龙又传给侄子乔树成。建国后,乔树成于1956年、1959年两次参加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荣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至1986年,曾连续三年组织大型八仙鼓舞队,于春节期间在渭南市街头和广场表演,使这一传统、古朴的民间鼓舞,在群众中进一步得到普及。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