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板凳龙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板凳龙”流传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等地。
板凳龙形式独特,灵活轻便。表演时,先在一条长登的一头扎制个龙头,一头装上龙尾,用红布将凳面裹严。表演者三人:两人各×(左扌右周)龙头下的一条登腿,一人双手×(左扌右周)龙尾下的两条凳腿。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三人将板凳举起在场中进行跑转、翻滚。由于板凳不能弯曲,三个人表演翻滚时,只能连续翻转长凳,依次进行掏花,俗称“龙翻身”。有的地方增添一个引龙者,右手持一个用竹篾扎制的圆球,内缀铜铃,外用红绸包扎,俗称“龙珠”。表演时,引龙人做“虎跳”或“小翻”上场,再引龙出场表演。
板凳龙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时和彩莲船、竹马、鹭鸶与蚌壳,推小车等形式组成社火舞队进行游村转乡,挨门拜年表演。此外,每逢天旱,山区群众常抬着板凳龙进行祭神祈雨,人们将割来的龙须草,加上摘来的竹叶、棕叶,在长凳上绑扎起龙头、龙尾,也称“草龙”。表演者赤背胆胸,高举着板凳龙,在强烈的打击乐声中登山祈雨,向神灵献祭以求风调雨顺。此刻,围观的信男善女还不时向板凳龙和舞龙者身上泼水、呼喊,仿佛龙在水中遨游,在浪中翻滚。锣鼓声、呼喊声、泼水声交织在一起,使表演具有一种奇特、新颖的形式和强烈的气氛与意境。尽管舞龙者和许多观众全身已被水浇透,但每个人却以虔诚的信念盼望老天尽快普降甘露,解除旱象以保丰收。这种祈雨时表演的板凳龙,又称“耍水龙”。
安康市老艺人马成秀(1913~1988)介绍,民间有个关于板凳龙的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少年时代,颇爱耍枪弄棒,习武练功。由于他身高体壮,家里的绣墩连续被他坐坏了几个。为此,他特意请了位木匠给他做了一条又长、又宽、又结实的板凳,凳上蒙着兽皮,凳腿雕饰花纹,看着威武,坐上舒服。赵匡胤十分喜爱这条长凳,坐闷了便将长凳举起来抡耍一阵。“陈桥兵变”的前一天,他的幕僚和部属观看他练武,只见他耍的兴起,顺手将长凳举起来抡转。突然他纵手将长凳抛向高空,众人齐声喝彩。谁知长凳在空中翻转几圈后,突然变成了一条气势恢宏、色彩斑斓的金龙,频频向赵匡胤点头舞爪,拧身直奔苍穹。众人见此情景,认为赵匡胤乃是真龙天子,遂全力辅佐,后来就建立了宋朝,板凳龙也由此产生。
这虽是个传说,但却反映了人们对龙的崇敬,这是远古图腾信仰观念的遗存。
1980年后,在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间艺术的号召下,安康市城关镇的艺人们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将一条长板凳从中间锯开成两段,中间用直径0.5厘米的弹簧连接,龙体更加灵活、多变,使板凳龙有了创新发展,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